第69章 天策 (第2/2页)
1.晨练不宜过早。夏天昼长夜短,天亮得早,不少老年人天一亮就起床出门锻炼。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不宜进行室外运动。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早晨人体失水较多、血液较黏稠,再加上天热,体内的水分蒸发较多,过早晨练容易引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因此,晨练不宜太早,黄昏时锻炼身体较好,建议在黄昏时间段进行有氧运动。
2.避开高温时段。应避免在中午或下午锻炼,因这时暑热湿盛,容易引起中暑或其他意外。
3.选择阴凉的地方。锻炼的地点应选择在有树的阴凉地带,不宜在日光照射下锻炼,更不宜赤膊露体锻炼。
4.锻炼前做准备运动。锻炼前应先活动一下躯体,扭扭腰、抬抬腿、放松肌肉、活动关节,以提高运动的兴奋性,防止因骤然锻炼而引发意外损伤。
5.及时补充水分。锻炼时,人体出汗多,水分消耗大,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盐分。锻炼前,最好适量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有利于清热解暑。
三、防护方面
1.注意防暑降温。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用凉水拖地,可保持空气湿度,还可使室内降温。如室内有空调装置,温度不可降得过低,以免温差过大引起“空调病”。老年人因抗高温能力差,白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家里要常备防暑药物,如十滴水、风油精等。
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久而久之,人体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喝水跟吃饭一样,需要定时定量,且最好少量多次。
太渴时千万不要大量快速喝水。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血液迅速稀释,增加心脏负担,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水含在嘴里,分多次咽下,充分滋润口腔,以有效缓解口渴。
用餐前不宜喝水太多。因为在进餐前喝很多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会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早晨起床时先喝杯温开水。起床时即使没有口渴的感觉,但经过一晚上的睡眠,机体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也会消耗一定的水分。起床先喝杯温开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润肠通便,有助于新陈代谢,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人体每天的补水量是根据人体每天的排出量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通过汗液、尿液、粪便等途径排出约2500ml的水,在运动量增加、天气炎热、进行体力劳动等情况下排出的水分会增加,所以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500ml的水。
哪些人群应重点补水?一是老年人。他们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所以常处于缺水状态;消化道分泌少,容易便秘;血液的黏稠度大,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二是儿童。他们运动量大,对水的需求多。三是婴儿。他们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同等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需要补充的水量高于成年人。婴儿虽然以液体食物为主,但建议在两次喂奶之间适量补水。
“在家闲着没事就来摘花,我一天能摘6公斤湿花,收入60元左右。”伏道镇南阳村村民邵春梅一边说一边动作麻利地采摘金银花。据了解,除了在花期帮忙采摘,在金银花生长期间,附近村民还通过除草、施肥、剪枝等增收,每年最多能赚1万余元。
“我种金银花5年了,共种了30多亩,一年摘3茬,每亩金银花产量约2000斤,按目前市场行情算,毛收入在14万元左右。金银花还是青花蕾时价格最高,开花后,价格就降低了。适时采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西官庄村金银花种植户赵小武说。
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赵小武在种植了3年的金银花植株旁套种起了花生。为提升金银花附加值,赵小武还购买了两台烘干机。他将新采摘的湿花一层一层均匀摊好,放入烘干机内,烘干出来的金银花色泽自然,花形饱满,很好地保留了金银花的药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西官庄村紧紧围绕“五星”支部“产业兴旺星”创建目标,依托“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基地”模式,有效将农村闲置土地整合起来,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吸纳村民参与金银花种植,不仅避免了土地荒废,增加了农户收入,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带动村民劳动增收致富。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20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如是说。今天,在洛阳腹地的伊洛平原上,沿洛河一线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分别为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称为五都荟洛。
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也称殷商。《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的记载,也就是说,商人的始祖契(音同谢)为帝喾之子,由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大禹治水时,契因佐理有功被封在商邑(今商丘一带),后来几经迁徙,商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夏朝末年,他在伊尹的辅佐下攻打夏桀,灭夏后在夏都二里头附近建立了商的第一座都城,就是偃师商城。西汉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称“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作宫邑于下洛之阳”;东汉时,班固也在《汉书》中记载,偃师为“尸乡,殷汤所都”。
成汤是商王朝的开国君主,又称商汤。他在位十三年后去世,在洛阳留下了桑林祷雨等典故。今偃师区山化镇蔺窑村北有汤王陵,相传为商汤墓所在地。
《左传》中称“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即商王朝存在了约600年。其间都城多次迁徙,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都是商王朝留下的遗迹,也为人们讲述着商王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