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核聚变等离子体推进器点火成功 (第2/2页)
画面正是核聚变点火测试的视频。
郑成龙开口道:“按照正常情况,即使我们可控核聚变搞成功了,那最终的能量获取方式也不过是烧开水,你这种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真的是天马行空。”
这一次他带着任务来的,上面计划在京都建设一座大型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这不郑成龙专门跑了过来,还好上次见过面,不然就挺尴尬的。
“不过我们计划在后期建设的聚变发电站设计方案时,还要麻烦小凡你帮忙把把关,毕竟事关重大,大家都没经验,担心出乱子。”
“郑老您放心,小子义不容辞。”这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就谢谢你了,以后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一定义不容辞。”郑成龙心里美滋滋,这样的话他们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增加。而且安全系数将大大增加。
“郑老客气了。”
“该我了该我了!都别和我抢”航空航天负责人张志高迫不及待的说
“老张,看你那样子,没人和你抢,这不在晚辈跟前闹笑话呢么。”众人调侃道
“你们懂什么,你们所负责的领域,国家几乎都走在前沿,但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一直都是跟着别人学习,虽然这几年有所突破,但是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我们也能遥遥领先别人,让别人追在我们后面吃灰,现在看到了希望,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张老,你别激动,现在样机已经成功了,批量装机是迟早的的事,以后别人来参观时您也可以趾高气昂的说:这么简单,你们都不会,还号称自己科技第一,您也会听到别人说,张先生,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吗?您也会看到,别人踮着脚,努力的参观我们的设备。”杨凡说道。
杨凡每每想起刘将军的那张照片心里都不是滋味,或许他老人家当时就在想,我们国家海军什么时候才能这么强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航母?
遗憾的是就在我们第一艘航母下水的前一年,刘将军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可能到死都没有瞑目。
众人都有些唏嘘,老一辈科研人员为了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真是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白眼!
“小凡,你说的对,马上就该我们扬眉吐气了,这一次要让全世界见识华夏的崛起。”
“不过话说回来,小凡你的这个设计真是惊艳到我了,20吨的装置,在不全功率推动下竟然能产生150吨的推力。”
“虽然发动机推重比不大只有7.5,都不如F119的12,甚至都不如我国的Sw-10的10,但是假设把它装在30吨的飞机上,整体推重比可以达到3,远远的超过了目前最先进的F22的1.4。”
“当然这只是以样品作为参考,后期我们肯定主要优化推重比!这方面我们专业,交给我们就行,只是如果中间遇到什么问题,还要麻烦小凡你。”张志高拍着胸脯激动的说
“张老,您客气了,以这个样品为主,我当时设计的是,聚变装置最大程度反应,等离子体加速室3级加速,最终推力大概有400吨。”说着杨凡将装有自己设计方案的u盘递给了张志高
张志高接过u盘,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了,已经很厉害了,竟然还没完全展示。
“当时我只是进行了1级和2级加速测试,一来,毕竟是个样品,二来人多口杂,太惊艳了也不好。”杨凡解释道!
“对于航空发动机我最终的设想是:总重量缩减到2吨左右,推力在一级加速下要达到20吨以上,2级加速下要达到40以上吨,3级加速下要达到80吨以上。
“同时在发电量这块,不仅要能满足航天器正常用电,还要满足等离子加速室在三级加速下的用电量,甚至要有结余。”
“那这样岂不是说,我们的发动机推重比达了惊人的40,如果装两台,按照一台战斗机20吨算,我们机体的整体推重比就是约6.6左右,(整体推重比计算中还有其他参数参考,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这可超出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倍。”张志高勉强从新震惊种反应过来。
“对,这只是正常飞行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牺牲发动机寿命来再次突破至更强的推力。”
“预计推力可以提升至原来的1.5倍,但只能持续10分钟,10分钟后发动机就解体了。”
“够了够了,80吨的推力完全够了,哪里还用的上牺牲发动机寿命呢,”钱鹏飞激动的无与伦比。
“这些我已经在给张老的设计图纸上完成了,不过落实就只能辛苦你们自己了,到时候要是不行的话你们再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