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七回 迎佛骨懿宗驾崩 登皇位儿童称帝

第七回 迎佛骨懿宗驾崩 登皇位儿童称帝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唐懿宗李漼(李温)又特别好佛,常请高僧到宫中讲经,也常驾临京城内外各大佛寺。他还下令拨款,到处兴建佛寺,印刷佛经,赏赐黄金给佛像塑造金身,给僧侣和寺院赏赐巨额钱财和大量土地。

三十年前,唐武宗大力灭佛,全国拆毁寺庙四千多座,废道场四万多所,得良田数亿亩。二十六万僧尼还俗,十五万奴婢获得自由,国家经济为之一振。

后来唐宣宗继位,佛教有所恢复。如今,在唐懿宗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完全复兴,已经恢复唐武宗灭佛前的盛况。

唐懿宗李漼(李温),甚至还要做五十多年来没人做过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迎佛骨”。

所谓佛骨,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手指骨的舍利子,乃是佛教宝物,古时来自天竺,供奉在扶风法门寺地宫内。

唐朝历史上,有好几位皇帝都曾迎过佛骨,就是从法门寺地宫里面把佛骨请出来,敲锣打鼓地迎接到京城长安,在皇宫和京城各大寺院轮流供奉,接受众生朝拜,热闹一番后,再敲锣打鼓地送回法门寺。每次来回折腾,最短的也要一年多,长的要好几年,花费无数,劳民伤财,耽误正事。

唐朝的皇帝,包括武则天,共有六次迎佛骨。

第一次,公元659年,唐高宗迎佛骨,结果呢,高宗皇帝从此以后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头疼,最后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第二次,公元704年,女皇武则天迎佛骨,结果呢,武则天第二年就驾崩了。

第三次,公元761年,唐肃宗迎佛骨,也是第二年就驾崩了。

第四次,公元790年,唐德宗迎佛骨。他是唯一一位迎佛骨后还能平安的皇帝,但是德宗皇帝在位二十六年,前明后暗,自从迎佛骨后,就变得昏庸无道,藩镇不服调遣,天下陷入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第五次,公元819年,也就是五十四年前,唐宪宗迎佛骨,结果当年就得病驾崩了。唐宪宗,就是懿宗皇帝的爷爷。

第六次,公元873年,也就是今年,唐懿宗迎佛骨。

群臣听说皇上又要第六次迎佛骨,多半都来劝阻,大家历举迎佛骨的种种危害。

首先,就是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每次还要大量赏赐寺庙、僧人,费用太大了,这个是最主要的。

其次,还耽误正事啊,一来一去,春夏之交,最短也得一年功夫,善男信女赶来参加,经常会误了农时,耽误农业生产,城里人也耽误正事,工匠耽误做工,商贩耽误经商,年轻人耽误学习。

而且,你皇家带了个坏头,鼓励大家信佛,大家都出家当和尚去了,谁给你缴税呢?那时,寺庙是不用给官府缴税的。而且有人算过账,平均一个和尚,要十户人家来供养。而当时全国才一千多万户。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就是这个原因。

甚至,有人说佛骨不吉利,毕竟佛骨应该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在法门寺也只能供奉在地宫里面,地下,放在那里面才安全。迎佛骨,你要把它请出来,肯定没有好事。

还有人举例说,上一次,陛下您的爷爷,宪宗皇帝迎佛骨,当时大文豪韩愈,就曾经劝谏宪宗皇帝,写下一篇着名的文章。里面说,梁武帝信佛,非常虔诚,甚至出家当过和尚,最后却被活活饿死,看来并没有得到佛的保佑。

如此等等,大臣们列出各种理由来劝谏。然而,唐懿宗李漼(李温)都不肯听。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正月,唐懿宗派遣使者赴扶风法门寺,奉迎佛骨。迎佛骨时,自法门寺到京城长安,两百多里路,这一路上车水马龙,锣鼓喧天,不分昼夜。

佛骨将要经过的道路,都用上等细腻黄土,拌上米汤、香灰重新铺过,夯得非常平整,不起尘土。沿途到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树上、房屋上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灯笼和彩绸,并有官府驿站免费提供饮食给往来使者。

迎请佛骨的仪仗队,都由御林军担任,好像阅兵一般,个个都穿着崭新的军装,甲胄鲜明,兵马刀仗齐全。

又派德高望重的文武大臣领衔护卫,名扬海内的得道高僧诵经祈福,一路上旌旗蔽日,鼓乐鼎沸,香烟缭绕,梵音绕梁,供奉奢靡。

全国各地信佛的善男信女闻风赶来,沿途虔诚地顶礼膜拜。很多人三步一跪,五步一叩,一路陪伴佛骨到京城。

长安城内各大街道,富贵人家争相用绸缎扎起大小彩楼,举办无遮大会,互相祈福,斗奢比富。真是比过年还喜庆,喜庆里还多了一分虔诚庄严。

过了四个月,佛骨才终于迎到京师。禁军仪仗队开路,绵延数十里,佛教音乐伴奏,鼓乐声震天动地。白天,彩旗飘飘;夜晚,灯火辉煌。仪式盛大,甚至超过了祭天大典。

富人家夹道搭建彩楼,并举办无遮会,所有人不分贵贱集合在一起祈福,互相斗财炫富,看谁最浪费、最奢侈!

唐懿宗李漼(李温)亲自到安福门城门楼上迎接,此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立即跑步下楼,第一个来到佛骨前,双手合掌,举到额头,再跪下叩首膜拜,悲痛哭泣,脸上挂着泪珠,十分恭敬,无比虔诚。

唐懿宗李漼(李温)拜完后,妃嫔、皇子皇孙、文武百官依次叩拜,然后将佛骨迎入宫中佛堂,喃喃诵经声中,供养了三天三夜,期间一直由高僧不停诵经祈福。

然后,唐懿宗李漼(李温)给寺庙、和尚、尼姑布施了大量钱财。又下令寻访,所有曾经参加过五十四年前宪宗皇帝那次迎佛骨的老人,参加宴会,赏赐他们金银绸缎。

最后颁诏大赦天下。

三天后又将佛骨迎入京城各大寺庙轮流供奉。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相孝敬,献上大量的金银财物。

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寺院瞻仰佛骨,甚至有很多信徒头顶燃香、断臂截指,以示虔诚之心。

这次迎佛骨,比起唐宪宗时那一次,规格更高,规模更加宏大。

然而,这样的无道昏君,佛祖有灵,又岂会保佑他?就在佛骨迎入京城不久,当年七月,唐懿宗李漼(李温)突然患病,急召御医救治,服药无效,几天后就已病危。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十九日,李漼驾崩,年仅四十一岁,在位十四年,年号咸通。

群臣议定庙号为唐懿宗,谥号恭惠帝。他是唐朝最后一位得到善终的皇帝。

先前,众大臣劝谏唐懿宗李漼(李温)不要迎佛骨时,他曾说过:“朕只要能亲眼见到佛骨,就是马上死了,也死而无憾。”

现在果然应验了。后人有诗叹曰:

骄奢淫逸唐懿宗,声色犬马游城东。瑶池宴罢归来醉,几疑君王在月宫。宠坏驸马韦保衡,不学无术做相公。十六陵下万骑动,又迎佛骨入禁中。

却说唐懿宗李漼(李温)在世时,并没有立下皇后,也没有立下太子。

李漼(李温)有八个儿子,都已经封了王位,老大为魏王佾,老二为凉王侹,老三为蜀王佶,老四为威王偘,老五为普王俨,老六为吉王保,老七为寿王杰,老八为睦王倚。

唐懿宗在世时,既然未立皇后,那么这八个儿子就不分嫡庶。根据无嫡立长的惯例,论将起来,长子魏王佾理所当然应该继任为帝。唐懿宗就是以长子的身份当上皇帝的。

然而,当时掌握禁军兵权的两个宦官,左神策军中尉刘行深、右神策军中尉韩文约,觉得按常理立长子魏王为帝,似乎是顺理成章,却显不出特别的拥戴功劳,新君也不会特别感谢自己。

而如果立个年纪小的,本来没希望当上皇帝的,容易显出功劳,必定对自己感激涕零。而且刘、韩二人觉得,立个年龄小的当皇帝也容易控制,有利于宦官专权。

这唐懿宗第五子、普王李俨,年仅十二,最像他爸爸,胸无大志,不喜读书,爱好玩乐,像是个容易忽悠的顽主。

而且他的生母王贵妃,八年前就已经过世了。而且她出身一般,其家族没有一个人在朝中任职,对宦官掌权没有任何威胁,这不是最理想的傀儡吗?

于是二人私自作主,将十二岁的普王李俨,改名李儇(音宣),簇拥到唐懿宗李漼(李温)灵前,立为新君,这就是唐朝第十三代、第十八位皇帝,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李俨)继位,追尊生母王贵妃为皇太后,又打破宦官不得封将军、王公的祖制,加封两位掌权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国公,作为回报。

唐懿宗晚年时最后的四位宰相,如韦保衡、刘邺、赵隐等三人,统统都是无能之辈,只知道贪赃枉法,玩弄权术,排斥忠良,根本不关心皇位继位这个大问题。另一位宰相王铎,原来是韦保衡的恩师,在唐懿宗去世前,刚刚被韦保衡进献谗言罢免,贬职到了外地,一个月后懿宗皇帝就死了。

唐懿宗在位时,有头脑的大臣屈指可数,如刘瞻、萧遘等都已经被韦保衡排挤出京城,贬到外地,这些人连懿宗皇帝驾崩都根本无从知晓,更无法参与选择皇位继承人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韦保衡来说,该管的事情你不管,改抓在手里的权力你不抓,肯定要倒大霉、吃大亏。

果然,唐僖宗李儇(李俨)即位不到两个月,就有谏官弹劾韦保衡,一一列举他的各种罪状,将他贬到远离京城的偏远地方,也是位于岭南的贺州,做刺史。不久,更将他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澄迈县,做个小小的县令,不久更是将他赐死。

前任宰相路岩,时任西川节度使,调任为荆南节度使,又贬斥岭南,任新州刺史,后又改为流放儋州,不久也赐死。韦保衡的所有党羽先后被一网打尽。

朝廷擢升尚书左仆射萧仿,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代替韦保衡的空缺。

萧仿,出身名门望族的兰陵萧氏,与萧遘是同宗,其先祖为南北朝时萧梁皇室。他为人正直刚毅,曾经主持过黄河水患赈灾。但是这年他已经七十九岁了。

这年乃是多灾之年。八月,关东、河南相继大水成灾。江南却又大旱,几个月滴雨不下。代北遭遇百年一遇的大寒,夏日飞雪。全国各种自然灾难,不一而足。

年底,朝廷终于想起佛骨还在京城里呢,于是下令将它送回扶风法门寺,重新埋入地宫。

过了除夕,就是新年,继续延用咸通年号,称咸通十五年。后来到十一月初五,才改年号为乾符元年。

咸通十五年,与乾符元年,是同一年,即公元874年。

去年,全国到处水旱相继,收成锐减,民不聊生。到了冬季、初春,民间粮食吃光了,更无野草充饥,顿时全国各地哀嚎一片。

翰林学士兼户部侍郎卢携,请求对遇荒州县,一律停止征税,并发官仓粮食赈济灾民。

卢携上疏,建议道:“陛下刚刚登上宝座,应体念百姓的困难。国之有民,就好像树之有根,如果秋冬施肥灌溉,则春夏一定繁荣茂盛。我曾经亲眼看到去年关东的旱灾,西自虢州,东到大海,春麦只收割一半,秋季杂粮也寥寥无几,冬季菜蔬收成更少,贫穷人民把蓬草的种子,磨成细粉,把储存一些捡来的槐树叶,捣碎当菜来吃。有的人比这更为贫苦,惨状更难形容。年复一年不能丰收,人民都逃难到相邻各州,留下来的全是饥民,没有地方可以投靠,坐困荒村之中,等待饿死。所谓免除捐税,实际上不免除也一文钱都征不到,而州县却必须向朝廷三司缴钱,所以暴力催逼,对穷苦人动不动就苦刑拷打,但是,即令把房屋拆掉,贩卖梁柱木材,使妻子去当奴仆,出卖儿女,所得的几个钱,也只能供税吏饮一次酒、吃一顿饭,并到不了国库。更可怕的是,除租税之外还有各种徭役,官府如不赶快安抚,百姓再无法活命。请陛下训令各州县,对于百姓所欠的捐税应一律豁免,新的捐税应一律停止征收,使百姓得以苟延残喘到秋天麦子收割、布匹绸缎织成;同时命各地赶快打开义仓赈济,才能熬到晚春(三月),那时,野菜、树叶以及林木,开始发芽,才可采吃,接着桑葚成熟,也可下肚。最近三个月的时间情况最为紧迫,行动不可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