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三十回 据庐州行密借头 主汴梁朱温迎母

第三十回 据庐州行密借头 主汴梁朱温迎母 (第2/2页)

却说朱全忠(朱温)原来被封为同华节度使,这其实是个临时职位。长安光复后,同华一带,归京畿道直辖,同华节度使就撤销了。这样,朱全忠(朱温)的地盘就没着落了。他打听到朝廷里是田令孜当权,乃暗通款曲,求为宣武节度使或感化节度使。

看官,你们道为何朱全忠(朱温)想当宣武节度使或感化节度使呢?原来,宣武节度使管辖砀山县,那是朱全忠(朱温)的原籍;感化节度使管辖着萧县,那是朱全忠(朱温)在刘家长大的地方。朱全忠(朱温)这是想衣锦还乡呢!

另外,这宣武、感化,都是天下强藩。

因感化节度使已经被田令孜的另一位关系户,时溥,牢牢占了,田令孜遂禀明僖宗皇帝,任命朱全忠(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

这宣武节度使正管辖家乡宋州砀山县,朱全忠(朱温)大喜。这下可以衣锦还乡了!现黄巢已败,朱全忠(朱温)即与部将朱珍、张存敬、徐怀玉等人率本部人马赶赴汴梁上任。

这时正是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七月三日。

朱全忠(朱温)抵达汴梁。

这宣武节度使,治所在汴梁,即汴州,乃是春秋时代郑国所筑之城,初名启封,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在此建都,称大梁,秦时设浚仪县,又设开封县。汉时称为陈留。东魏时设梁州。北周改梁州为汴梁,自此常又称汴梁。唐玄宗时一度改名陈留郡。将来成为五代、宋朝时的首都,又要改名为东京。

这汴梁地处中原腹地,天下正中,自古就是人口众多的繁华之所,后来隋炀帝开汴河连通泗水可直达江淮,又开大运河通达南北,汴梁正居南北漕运中心,又为东都洛阳门户,南来北往的贡赋、贸易、商旅皆经此水路,遂成为天下水陆交汇第一大都会,就跟今天的武汉差不多。

唐末诗人皮日休有诗叹汴河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宣武节度使,虽然只管辖汴、宋、亳、颍四个州,但是这四个州都扼守汴河、大运河沿岸,因大唐中央财政收入、粮食、物资等主要依靠江淮、江南一带漕运,都需通过大运河水运经汴梁,然后装车转送到东都洛阳及京城长安,因此宣武道的地位十分重要。宣武道论人口在天下四十七镇中名列前六,算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兵员名额十万,属于天下强藩。

汴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整整一百年前,名将李勉镇守汴梁。李勉是唐室宗亲,镇守汴梁十年,全力经营,为防范周边藩镇,大修城墙,周长二十多里,城墙高大巍峨,引汴河水为护城河。又在城内中央,筑有子城,周长四里,做为节度使衙署所在。

朱全忠(朱温)大军刚来到汴梁地界,正行间,忽然有一支兵马,拦住去路。为首三员大将,其中一人,身长八尺,高鼻梁,方脸,面如重枣,声若洪钟,厉声问道:“来者何人?带兵闯入我境,意欲如何?”

朱珍拨马向前,喝道:“这是新任宣武节度使,皇上御赐姓名朱全忠朱大帅的车驾!来将通名!”

对面大汉道:“既然是来宣武上任的新任节度使大人,可有皇上发的敕命诰身为证?”

朱珍当即奉上。来将看了,并无破绽,又递给身后另外一员将领看了。三人立即翻身下马,倒头便拜,口称:“末将早听说大帅将要来汴梁,在此等候多时了!”

朱全忠(朱温)道:“三位将军快快请起!”朱珍连忙将三人拉起。

朱全忠(朱温)又道:“你三人叫何姓名,现官居何职?”

那高个子大汉道:“末将寇彦卿,字俊臣,开封县人氏,世居汴梁为将。大帅威名,如雷贯耳,愿意为大帅马前效力。”

另一位矮些的大汉道:“末将刘扞,也是开封县人氏,也世居汴梁为将。听说大帅要来出镇汴梁,我等盼望多时了!”

最后一位瘦子道:“末将杨彦洪,亦世居开封为将。我等迎接来迟,愿为大帅效力!”

于是三人将朱全忠(朱温)等迎入从前的节度使府衙,朱全忠(朱温)见那府衙,位于汴梁城内的子城中央,早已修缮一新,甚是喜欢,就做为府邸,安居下来。

又令朱珍、张存敬等与寇彦卿、刘扞二将,查看花名册,编练军队。原来,宣武军是个大藩镇,士兵员额十万。不过因为缺乏钱粮,从来就不曾满员,再加上这十年来为平定黄巢,朝廷不断抽调,及邻镇借调,现在只有一万余人,加上朱全忠(朱温)带来的人马,共有接近两万。朱全忠(朱温)大喜,任命朱珍为都指挥使,总管全军,创立军制,选将练兵。

又命张存敬为都虞侯。命寇彦卿为通引官。

不日,朱全忠(朱温)下令在教场举行大阅兵。到了阅兵那天,早已搭建起高台,旌旗招展。新任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朱温),端坐在高台上,身边侍卫、随从们鹄立两旁。寇彦卿也随侍在侧。

刘扞、杨彦洪等宣武旧将,以及张存敬、徐怀玉等朱全忠(朱温)带来的将领,分别统领各自部属士兵,一队队鱼贯入场。一个个铠甲鲜明,刀枪闪亮,抖擞精神,喊着口号,一边入场,一边表演了一些刺杀、劈砍等动作,最后在教场上列队集合,倒也兵马整齐。寇彦卿不时介绍一些将领的名字及其特长。

所有士兵全部入场后,朱珍骑马巡视一番,然后宣布比武开始。由宣武军官兵与朱全忠(朱温)带来的官兵,双方各选一百位优胜者。

第一项是格斗。第二项是摔跤。第三项是刀法。第四项是枪法。第五项是射箭。

双方好手,都是提前几天筛选出来的。大家互不相让,各显身手,比赛是令人眼花缭乱。

最后,每项比赛选出获胜者一一上台,由朱全忠(朱温)亲自颁奖、赐酒、戴上红花。

宣武士兵中,有两名士兵,参加了全部五项比赛,都战胜了对手,进入最后的十强。寇彦卿介绍,一位名唤王檀,京兆人,今年十八岁,读过不少兵书;一位名唤李思安,陈留人,擅长飞槊,可刺人于百步之外。朱全忠(朱温)大喜,对他二人特别厚加赏赐。

随后几天,朱珍考核马上作战,又选出五十余人,皆勇猛无敌,王檀、李思安再次名列其中。

朱全忠(朱温)遂将此五十人全部任命为小校,许诺他们,日后作战立功,再行升迁。随后赐宴,与诸将痛饮一醉。

不久,朱全忠(朱温)又命汴梁富裕人家,各选一勇武子弟从军,编入帐下为亲军,号称“厅子都”。

富户杜氏有养子杜晏球,本姓王,洛阳人也,少遇战乱,被贼人所掠。杜氏爱之,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倜傥,有大义,而又孔武有力,遂投厅子都。不久,升为队长。

安顿停当,朱全忠(朱温)忽然想起家中老母,还有长子友裕,不知是否尚在人世?当即派杨彦洪作为使者,带上士兵百人,备齐礼物,赶着车马,径直去往萧县刘崇家,迎母亲王氏,儿子友裕,以及刘崇老母。

却说刘崇家地处偏僻,虽然附近地方叠经战乱,所幸地非冲要,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未遭焚掠,所以全家安然无恙。朱全忠(朱温)母王氏,与长子全昱一家,以及朱存、朱全忠(朱温)的妻儿,始终没有离开过刘崇家。

朱全忠(朱温)母王氏,年纪不小了,身体尚且健朗。几个小孩,均已长大不少。最小的朱友裕,也十三岁了。朱全昱三子,皆爱习文、种田;朱存的两个儿子,朱全忠(朱温)的儿子朱友裕,这三个孩子都颇像其父,爱好习武、打猎。

只是朱全忠(朱温)兄弟去后,一别七年,从无一封家书,杳无信息。

朱母时常惦念两儿,四处托人探问,有人说是做了强盗,有人说是已经死在岭南,究竟没有一个准确的音信。

这一天,刘崇家门口,忽然来了数百名士兵,威风凛凛。

车声辘辘,马声萧萧,吓得村中人民,都纷纷弃家逃走,都以为是大祸临头,不是大盗进村劫掠,就是乱兵过路骚扰,连刘崇阖家老小,也觉惊惶万分。

当时全家人吓得不轻。管家开门,发现那些士兵非常友好,态度恭敬,连忙请进门。

杨彦洪进了门,说是奉了汴梁节度使朱大人的差遣,来迎朱太夫人及刘太夫人去汴梁享福。

朱母心虚胆怯,还以为是两儿做了盗贼,被官府拿住,又来搜捕家属,吓得魂飞魄散,奔向灶下躲藏,杀鸡似的乱抖。

还是刘崇略有胆识,出去问明,才知朱阿三朱全忠(朱温)已为国立功,皇上赐名朱全忠(朱温),官拜宣武军节度使,驻扎汴梁,特来迎接两位太夫人,及长公子朱友裕,去汴梁享福去。

当下去找朱母,四处找,最后终于在厨房灶台下找到了。刘崇告诉他,不要怕,朱阿三发达了!接你去汴梁享福去呢!

朱母尚且不敢相信,颤抖着说道:“朱……朱阿三,落拓无行,不知他何处作贼,送掉性命!那里能大富大贵?汴梁节度使大人,恐非我儿,想是他们弄错了。”

刘崇母在旁,却从容说道:“我原说朱阿三不是寻常人,现如今做了汴梁节度使,有何不可!朱母朱母!我如今要称你太夫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刘氏一门,全仗太夫人庇护呢!”说至此,便向朱母敛衽称贺。

朱母慌忙答礼,且道:“怕不要折杀老奴!”

崇母握朱母手,定要她走出厅堂,自去问明,朱母方硬了头皮,随崇母出来。

刘崇母笑着对汴梁来的杨彦洪道:“朱太夫人出来了!”

杨彦洪看见朱母,立即下拜,又问及刘崇母,知是刘太夫人,也一并下拜行礼。然后将朱全忠(朱温)此前跟从黄巢造反,此后又向朝廷归正,如何建功,如何拜节度使等,一一详细说了一遍。朱母方才肯信,喜极而泣。

杨彦洪又呈上官家盛服两套,请两母更衣上车,即日起程。朱母道:“尚有长儿全昱,二儿朱存的妻儿,及刘氏一家,难道我儿没有提及吗?”

杨彦洪道:“节度使大人等两位夫人到汴梁,自然会另有安排。”

朱母乃与刘母入内,换了华服,带了朱全忠(朱温)长子朱友裕,出门登车而去。萧县离汴梁城不远,只有几日路程即到。

朱全忠(朱温)早已接到快马来报,距汴梁十里,就安排了全副仪仗,亲自来迎接两母,既见两母到来,便下马施礼问安。

朱母急忙拉过朱友裕,叫他拜了父亲。

朱全忠(朱温)眼见得朱友裕年已十三,长得一表人才,英气勃勃,很像自己小时候,问了爱好特长,知其也爱习武、打猎,有一手好箭法,能百步穿杨,心下欢喜。随即让两车先行,自己携爱子上马,并辔而行,跟在马车后面,道旁人民,都啧啧叹羡,称为百年难遇的盛事。

及到了城中,进了辕门,朱全忠(朱温)又下马,扶二母,携一子登堂入室,安排盛筵接风。刘母坐左,朱母坐右,朱全忠(朱温)唤出妻室张氏,并养子朱友文,一起来拜过两母,方与张氏并坐下首,陪两母欢饮。

酒过数巡,朱母问及朱存。

朱全忠(朱温)答道:“娘,有我阿三在,还要问他做甚?”

朱母道:“彼此同是骨肉,奈何忘怀!”

朱全忠(朱温)叹道:“二兄早已死在岭南,现因沿途并不太平,尸骨尚未收回,母亲也不必记念了!”

朱母转喜为悲,因见阿三带有酒意,却也未敢斥责,就换了个话题,说道:“你长兄全昱,尚在刘家,不过勉力支撑,仍旧一贫如洗。你既发达,应该顾念长兄。况且刘家主人,也养你好几年,刘太夫人如何待你,你亦当还记着。今日该如何报德呢?还有你妹妹,嫁给了袁家,你有外甥了!”

朱全忠(朱温)狞笑道:“这也何劳娘亲嘱咐,自然安乐与共了。”朱母方才无言。

及饮毕撤肴,衙署中早已腾出几间静室,奉二母居住。

朱全忠(朱温)镇守汴州,一日,陈州刺史赵犨,派人送来告急文书,说是黄巢自长安撤出后,就一直包围陈州,日夜攻城,还在城北安营扎寨,设置文武百官官署,做持久计,赖着不走。

这陈州,属于宣武邻镇,忠武军的辖地,在汴州东南,宋州西南,辖区紧邻宣武。

朱全忠(朱温)遂会同忠武(许州)节度使周岌,又邀请感化(徐州)节度使时溥等,各自引一支兵,援救陈州。

至陈州东鹿邑、亳州一带,杀败大齐军,朱全忠(朱温)遂得以收复亳州。亳州在陈州之东,本属宣武军,但之前一直被蔡州军队占领。

却说陈州少年符存,出身微贱,落拓无行,一向在亳州一带鬼混。前一阵子犯罪,被判处死刑。

这天,正是行刑的日子。符存等几名死刑犯被带到刑场,前面几人已经斩首,马上就要砍符存的头。

符存急忙叫道:“俺姓符!俺不想被刀砍死,能不能用斧头砍死俺?”

监斩官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古怪的要求。不过,古人迷信,死囚的愿望,能办到的就要满足。否则,不吉利!监斩官遂叫人去兵器库找来一把宣花战斧。

刽子手道:“这个斧子,俺不会使。”

没办法,监斩官又去找会使斧子的刽子手。

等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个会使斧子的刽子手。刽子手准备马上执刑。

远处有一堵墙,已经倒塌了一半。符存又手指那堵墙说:“希望能把我带到那边去砍头。我是外地人,亳州没人给我收尸!”

监斩官看他眉清目秀,楚楚可怜,就同意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