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杨行密临终定计 张廷范五马分尸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却说前年,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镇海道下辖的睦州,刺史陈询反叛。
越王、镇海及镇东两镇节度使钱镠派兵包围睦州。
陈询急忙向吴王杨行密求救。
杨行密派大将陶雅率军救援。
一天夜晚,淮南军中发生夜惊,很多士兵翻出营寨逃跑。左右进大帐报告,陶雅睡在床上,一声不出,稍后混乱自平,逃亡的士兵也自动返回。
钱镠派大将顾全武、堂弟钱镒、王球率军拦截,陶雅将其击败,擒获钱镒、王球。
六年前,婺州城下,王球已经被宁国大将康儒生擒过一次了。
陶雅又会同衢州、睦州军,进攻婺州。两年前,田頵叛乱时,钱镠趁机收复婺州。
钱镠再派弟钱镖率军增援婺州。后来,又派大将方永珍率军增援。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八月。
处州刺史卢约,派其弟卢佶,攻克温州。温州刺史张惠逃往福州。
张惠自占据温州,前后两年即败。
卢约自占据处州,已经二十四年,又得温州。
陶雅、陈璋等攻克婺州,擒获钱镠任命的刺史沈夏,班师返回扬州。杨行密任命陶雅为江南都招讨使,及歙、睦、婺、衢四州观察使。任命陈璋为衢、婺二州招讨副使。
时为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九月底。
陈璋进攻诸暨,镇海大将方习败之,乘胜反攻婺州。
消息传到杭州,越王钱镠大喜。
越王钱镠,春秋鼎盛,老当益壮,独霸两浙。
梁王朱全忠(朱温),也是龙精虎猛,四处耀武扬威,准备篡位。
武安节度使、遥兼同平章事马殷,更是宝刀不老,处于事业上升期。
与越王钱镠、梁王朱全忠(朱温)、武安节度使马殷同年的吴王杨行密,却命数将终。
他之前生了一年多大病,还好,今年年初,先是王茂章平定了安仁义,接着刘存攻克武昌,颇令杨行密欣慰。
杨行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们年龄都还小。谁叫自己早年从军戍边,晚婚晚育呢!
长子杨渥,喜欢击球,爱好饮酒,没有什么真本事,节度使衙门的官员,对他都很轻蔑,去年被外派为宣歙道观察使。
正巧,濠州团练使刘金去世。刘金自杨行密起兵,在扬州讨伐秦彦时,就追随杨行密,迄今已经十九年了。杨行密不禁唏嘘良久。任命其子刘仁规为濠州刺史。
先是朱延寿、田頵叛乱被杀。接着,李神福、台蒙相继病故。再就是安仁义被自己下令斩首。现在又是刘金。老朋友一个个都走了。自己只怕也要追随他们去了!
杨行密因诸子皆幼,只有这个长子杨渥,刚刚年满二十,遂命判官周隐,将他从宣州召还,嘱咐后事。
周隐性情质朴,反对说:“长公子最容易听信谗言,只喜欢击球、饮酒,不是做大事的人。其他儿子们,年龄还小,没有能力驾驭诸将,让他继位反而可能会害了他。庐州刺史刘威,在大王富贵以前就追随大王,绝对不会辜负大王,不如召唤他前来暂时主管军政大事,等公子们长大成年,选择其中优秀的接管。”
杨行密听了,呆若木鸡,不再开口。
左牙指挥使徐温、右牙指挥使张颢道:“大王一辈子冒着刀枪矢石,几百次出生入死,不过是为了子孙后代建立基业,怎么能交给别人手里!”
杨行密听了,眉头舒展开来,道:“有你二人,本王死也瞑目了!”
一天,诸将探望杨行密,杨行密用眼神叫幕僚严可求留下。
严可求问道:“万一大王不治,军政事若何?”
杨行密道:“我已经命周隐召唤我儿杨渥,我之所以不死,就是在等渥儿回来。”
严可求忙与徐温一起去寻周隐,周隐不在,而召唤杨渥的公文,尚在周隐案头,根本没有送出去。
徐温立即将公文收起来,又亲笔修书一封,派心腹快马送往宣州。
晋王李克用,派大太保李嗣源秘密访问淮南,晋见吴王杨行密。
李嗣源见吴王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也是十分难过。
寒暄已毕,李嗣源说有密事相商。杨行密强撑病体,屏退左右。
李嗣源道:“梁王朱全忠(朱温)即将篡位。要想打败他,必须从他内部着手。梁王喜爱王茂章,不如......”
杨行密连连点头,即召王茂章密议,命王茂章为宣州观察使,接替杨渥。
十月十六日,杨渥终于赶回扬州。杨行密遂请宣谕使李俨(张俨)用皇帝名义,任命杨渥为淮南节度留后。
时为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吴王(忠武王)杨行密去世,年仅五十四岁。
宣谕使李俨(张俨)以皇帝名义,任命杨渥为淮南节度使,封弘农郡王,兼侍中,兼东南诸道行营都统。
杨渥尊母史氏为太夫人。
杨行密虽然没有正式建国,却是吴国事实上的开国国王,后来被尊为吴太祖。杨渥虽然只是“弘农郡王”,史家仍然把他当做“吴王”。他成为吴国第二位国王。
自唐昭宗天复二年三月,杨行密被封为吴王,至今只有四年。自唐昭宗景福元年六月,杨行密击败孙儒,真正掌握淮南,至今十四年。若自唐僖宗光启三年十月底,杨行密进入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算起,已经十九年。
消息传到中原,梁王朱全忠(朱温)闻之,也不免洒下几滴英雄泪,暗思,杨行密与我同年,他已经死了,我又能再活多少年呢?人生无常,篡唐称帝,必须抓紧了!
去年八月,唐昭宗被害,消息传到潞州。
昭义节度使丁会大哭道:“不想梁王终于做出篡逆之事!我为唐臣,誓死不叛!”
遂命全军缟素,面向洛阳方向,再三哭拜,亲自为唐昭宗哭丧发哀。丁会少年时曾以哭丧为业,想不到年迈,竟然为唐昭宗哭丧。
丁会暗思,拼将一死,也要保全唐朝。如今天下,能与梁王朱全忠(朱温)相争者,唯有晋王李克用。遂派心腹,前往河东,与晋王李克用联络。
李克用大喜,遣使说:“如今朝廷已经被梁王控制。所有文武百官,皆是梁王心腹。其中尤以蒋玄晖、柳璨、张廷范为首。丁公果有报效朝廷之意,可先设法铲除蒋玄晖、柳璨、张廷范等卖国贼,以儆效尤。”
却说之前,昭宗刚到洛阳时,任命蒋玄晖为枢密使兼宣徽南院使,王殷为宣徽北院使兼皇城使,二人级别基本一样。
而张廷范为金吾将军兼街使,位居王殷之后。
后来,将宣徽南院与宣徽北院合并,蒋玄晖为枢密使兼宣徽使,王殷屈居宣徽副使,而张廷范却升任太常卿。
王殷大不高兴。他本是王重荣弟弟王重盈的养子。朱全忠(朱温)把王重荣当舅舅,因此对王殷也是十分宠信。
另外一位宣徽副使赵殷衡,原名孔循,家贫,少小即流落汴梁街头。汴州富户李让,养以为子,因此冒姓李。
梁王出镇宣武,李让拜梁王为义父,改名为朱友让。孔循也冒姓朱。后来,梁王府奶妈赵氏爱之,养为义儿,因此也冒姓赵,得姓名为赵殷衡。
后来赵殷衡逐步得到梁王赏识,官位渐高,才恢复原名为孔循,唐昭宗到了洛阳后,梁王用心腹充实宫廷,孔循成为王殷的副使。可以说是个三姓家奴。
偏偏蒋玄晖与柳璨,为人迂腐。
丁会派心腹,向二人建议道:“自古以来,皇位禅让,有一定的程序,必须先封相国,总百揆,先封魏王,再建魏国,晋封魏国王,加九锡,御赐‘进殿不趋、赞拜不名、履剑进殿’等等,然后才可禅让。如此,天下人才会心服口服。你们将功夫做足,梁王必有重赏。”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十月一日。
蒋玄晖、柳璨等先擢升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准备一步一步,慢慢按照古代禅让礼仪来篡唐。
原定十月九日祭天,也改为明年正月十七,与禅让典礼合并进行。由于这一套礼仪十分繁琐,文武百官都要抓紧时间排练,蒋玄晖、柳璨、张廷范三人日夜聚会,谋划禅让大典细节。
丁会与这个孔循,也是很熟,又派司空图对孔循说:“蒋玄晖、柳璨、张廷范三人,打算将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他三人日夜谋划,一旦成功,我们梁王府旧人,都要靠边站。柳璨心狠手辣,前些时候,朝廷大臣都被他杀光了。试问你我将来如何免祸呢?”
孔循大惊,道:“请先生救我!”
司空图道:“如今之计,只有取而代之!你就对梁王说,他三人日夜密谋,只为延长唐祚,推迟梁王受禅,以待天下有变。”
孔循转告王殷,乃与王殷一起,前往汴梁,向梁王构陷道:“蒋玄晖、柳璨、张廷范三人,日夜谋划,意图恢复唐朝,做他中兴之臣,他们所筹划的一切复杂手续,都是为了拖延时间!听说他们与晋王李克用、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贞等来往密切。”
孔循还怕梁王不信,又说:“去年蒋玄晖私自饶了何皇后,现在,他还是经常与这位何太后,还有宫女阿虔、阿秋勾勾搭搭。”
王殷也说:“他三人经常在积善宫,与何太后一起饮酒,焚香盟誓,说要中兴大唐。”
梁王朱全忠(朱温)大怒:“这几个奴才,果然反了!”
这时,裴迪被梁王派到朝廷,担任刑部尚书。蒋玄晖、柳璨派他为使,将拟定的禅让程序报知梁王。
梁王大怒,道:“为何如此繁琐?就不能干脆点?”
裴迪返回洛阳,告诉蒋玄晖、柳璨说梁王已经大怒。
蒋玄晖大惊,亲自跑到汴州,把所作的安排,一一汇报给梁王。
梁王怒道:“你们尽是花言巧语,弄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百般拖延!本王就是篡位,光明正大,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程序做什么?本王不加什么狗屁九锡,难道就不能当皇帝了?”
蒋玄晖道:“唐朝气数已尽,天命归于大王,天下人皆知,臣与柳璨,绝不敢违背大王恩德。只是现在还有河东李克用,巴蜀王建,凤翔李茂贞,幽州刘仁恭,淮南杨行密等,仍是劲敌。大王禅让的程序如果做得不充分,必然落人口实,他们就会找借口出兵。臣等之所以追求禅让程序一丝不苟,只是为了名正言顺,为大王开创万世基业!”
梁王大怒若狂,暴跳如雷,道:“你们这些奴才,果然反了!”
蒋玄晖惊慌失措,赶紧告辞,返回洛阳,与柳璨讨论加九锡的仪式。文武百官很多人忿忿不平。
礼部尚书苏循扬言道:“梁王功大,天命所归,皇上就该让贤。”众官皆敢怒而不敢言。
苏循子苏楷,品行恶劣,能力又差,唐昭宗时进士及第,殿试时,唐昭宗亲自将他淘汰,并下令终身不准再参加科举考试。
去年唐昭宗被害,今年他终于出头,遂密谋报复昭宗。
苏楷上奏道:“谥号、庙号美丑,臣子们应该秉公议定,不应受私心影响。先皇堪称亡国之君,他的谥号、庙号,过分赞美,请再次讨论议定。”
唐哀帝李柷(李祚)交太常寺商议。
太常卿张廷范奏报,将谥号由“圣穆景文孝皇帝”改为“恭灵庄愍孝皇帝”(灵帝),庙号由昭宗改为襄宗。
唐哀帝李柷(李祚)许之。然而,史家并不认可。
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下诏,加封梁王朱全忠(朱温)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雄(魏博)、武顺(成德)、义武、天平、平卢、泰宁、武宁、忠武、忠义(山南东道)、荆南、昭信(均州)、武定(金州)、佑国(长安)、匡国、镇国、护国、保义(陕虢道)、河阳、昭义等二十一镇,建立魏国,晋封朱全忠(朱温)为魏王,加九锡。准许进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梁王朱全忠(朱温)嫌慢,拒不接受。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十二月四日。
唐哀帝李柷(李祚)派枢密使兼宣徽使蒋玄晖,携带亲笔书写的诏书,前往汴州,表达禅让之意。
十二月九日,蒋玄晖返回洛阳,告诉柳璨等说,梁王已经怒不可遏。
次日,柳璨上奏唐哀帝道:“中外物望,尽归梁王,陛下宜俯顺人心,择日禅位!”
唐哀帝李柷(李祚)乃下诏,再次表达禅让之意,派柳璨前往汴梁传旨。
柳璨又请唐哀帝,将蒋玄晖及其党羽应顼、朱建武下狱,命王殷权知枢密事,孔循权知宣徽院事,试图丢车保帅,保全自己。
柳璨来到汴梁,梁王朱全忠(朱温)一口回绝。又连上三道奏章,坚决辞让魏王、九锡。
唐哀帝李柷(李祚)再下诏,加封梁王朱全忠(朱温)为魏国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