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回 韩令坤公报私仇 李景达丧师失地 (第2/2页)
孙晟仰头道:“我来周营议和,尚无头绪。君受国恩,切不可开门纳寇,主上已发兵来援,不日就到了!”
说完自回,中使入报周世宗,周世宗召孙晟叱责道:“朕令你招降刘仁赡,你如何反教他坚守?”
孙晟朗声道:“臣为唐宰相,能教节度使叛国投敌么?若使大周有此叛臣,未知陛下肯容忍否?”
周世宗见他理直气壮,倒也不能驳斥,便道:“你算是淮南忠臣,奈何天意欲亡淮南,你虽尽忠,亦无益了。”随命孙晟留居帐后,优礼相待,只与李德明、王崇质商议和平条款,定要南唐献江北土地,才准修好。
李德明、王崇质,不敢力争,只是说须归报南唐国主,当遵谕旨。周世宗乃派二人南还,并付给诏书。略云:
朕擅一百州之富庶,握三十万之甲兵,农战交修,士卒乐用,苟不能恢复内地,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直同戏剧。至于削去尊称,愿输臣节,孙权事魏,萧詧奉周,古也固然,今则不取。但存帝号,何爽岁寒,倘坚事大之心,必不迫人于险,事资真悫,辞匪枝游。俟诸郡之悉来,即大军之立罢,言尽于此,更不烦云。苟曰未然,请从兹绝。特谕!
李德明、王崇质两人,得了诏书,便返回金陵,把周世宗诏书呈与南唐国主李璟过目。
李璟沉吟未决,宋齐丘从旁进言道:“自古守江必守淮。江北是江南藩篱,江北一失,江南亦不能保守了。李德明等往周议和,并不是去献地,如何反替周天子传诏,叫我国割献江北呢?”
李德明忍耐不住,竟抗声答道:“周天子英武过人,周军气焰甚盛,若不割江北,恐江南也遭蹂躏呢。”
宋齐丘厉声道:“你两人也想学张松么?张松献西川地图,古今唾骂,你等奈何不闻!”
王崇质被他一吓,慌忙推诿,竟然归咎于李德明一人。
于是枢密使陈觉,及副使李征古,同时入奏道:“李德明奉命出使,不能伸国威,修邻好,反且输情强敌,自示国弱,情愿割弃屏藩,坐捐要害,这与卖国贼何异!请陛下速正明刑,再图退敌!”
李德明闻言,越加暴躁,竟挥起衣袖痛骂陈觉等人。惹得南唐国主李璟(徐景通)大怒,立命绑出李德明,责他卖国求荣的罪状,枭首市曹。
李德明若早知要死,不如死在周营,好与孙晟齐名。
三月底。
南唐元宗李璟(徐景通)下令简选精锐士兵,得六万人,命太弟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统兵拒周。授陈觉为监军使,起用前武安(潭州)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次第出发。
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大概是说,皇弟最亲,元帅最重,不必另用监军。
南唐皇帝不听,又派鸿胪卿潘承佑速赴泉州,招募勇士。
潘承佑举荐前永安(建州)节度使许文缜,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及建州人郑彦华、林仁肇,说是全部可为将帅。
南唐元宗李璟,命许文缜为西面行营应援使,郑彦华、林仁肇,都任命为副将,再与周军决战。
还有右卫将军陆孟俊,也从常州率兵万人,往攻泰州。
韩令坤闻唐军大至,恐寡不敌众,急忙派人飞马向周世宗告急,同时也向赵匡胤求援。
周世宗乃敦促匡胤就近出兵增援。赵匡胤外奉君命,内迫友情,怎敢坐视不发?无奈父病未痊,一时又不忍远离,公义私恩,两相感触。不由的进退彷徨,纠结难决。
当下与赵普商议。赵普答道:“君命不可违,请大帅即日前行。若为尊翁起见,普愿代大帅尽到儿子的职责。”
赵匡胤道:“这事何敢烦君?”
赵普道:“大帅姓赵,普亦姓赵,彼此本属同宗。若不嫌弃,大帅父即我父,一切嘘寒问暖,及进奉汤药等事,统由普一人负责,请大帅尽管放心前去!”
赵匡胤拜谢道:“既蒙顾全宗谊,此后当视同手足,誓不相负。”
赵普慌忙答礼道:“普何人也?敢当重礼!”
于是赵匡胤留赵普居守,把公私各事,都托付与赵普,自选健卒二千名,即日东行。
周将韩令坤,已回屯维扬,只留千人守泰州城,兵单力寡,哪里敌得过陆孟俊,当然遁走,泰州竟被陆孟俊占去。
陆孟俊又乘胜攻扬州,兵刚刚到蜀冈,韩令坤闻陆孟俊人多势众,却也心惊,又且新纳爱妾杨氏,正在朝欢暮乐的时候,更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当下令部兵保护出杨氏,先行避敌,自己也弃城出走。
赵匡胤赶到六合,听闻扬州守将韩令坤,已弃城西走,不禁大怒道:“扬州是江北重镇,如果被南唐夺回,大事去了。”
便派兵驻扎要道,阻住扬州溃军,并下令道:“如有扬州兵过此,全部砍断腿脚,不准私放。”
一面修书送韩令坤,略言:“你是我的发小,我素知兄长勇猛,今闻你怯退,殊出意料。兄如离扬州一步,上无以报主,下无以对友,昔日英名,而今安在?”云云。
韩令坤被他一激,竟调转马头,仍还扬州拒守。
入城以后,又听说赵匡胤在六合,下令军中,不准放过扬州兵,如有扬州兵过境,一概砍断腿脚。自思归路已断,不如决一死战,与陆孟俊见个高下。
当下计画已定,索性将爱妾杨氏,亦追了回来,整兵备械,专待陆孟俊攻城,好与他鏖斗一场。
周世宗又派义成(滑州)节度使张永德来援。
陆孟俊不管死活,领着大军到了扬州,方就城东下寨。
韩令坤誓师道:“今日敌兵到来,本帅当与他决一死战,生与你们同生,死与你们同死,绝不能让赵匡胤那厮,把我们看扁了!如或临阵退缩,立杀无赦,莫谓本帅言之不预也!”众兵士齐声应命。
韩令坤即命开城,自己一马当先,跃出城外。各军陆续随上,统是努力向前,拚命突阵。
南唐将陆孟俊,即麾军对仗,不防周兵满怀怒气前来,都似生龙活虎一般,见人便杀,逢马便砍,没一个拦阻得住,霎时间阵势散乱,被周兵捣入中坚。
陆孟俊知不可敌,回马就逃,南唐兵也各寻生路,弃了主帅,随处乱窜。韩令坤如何肯舍,只管认着陆孟俊,紧紧追去,大约相距百步,韩令坤取箭在手,搭在弓上,飕的一声,将陆孟俊射落马下。周兵争先赶上,立将陆孟俊按住,捆绑过来。
韩令坤见敌将被擒,方掌得胜鼓回城。左右推上陆孟俊,韩令坤命打入囚车,械送行在,正在思考派哪个人押解,忽然帐后闪出一个妇人,哭着说道:“请将军为妾作主,将贼将千刀万剐,为妾报仇。”
韩令坤视之,乃是新纳美妾杨氏,便问道:“你与他有什么大仇?”
杨氏道:“妾系潭州人氏,妾父曾任衡州刺史,往年贼将陆孟俊,发动叛乱,杀我家二百余口,只有妾一人,被马希崇所救,方得免死。今仇人当前,如何不报?”
当年,陆孟俊与徐威等,在楚王马希萼手下任职,一起叛乱,将马希萼囚禁,拥戴马希崇为主。叛军在长沙全城搜刮钱财,前衡州刺史杨昭恽家住长沙,颇有财产,陆孟俊等将其全家杀死,夺走财产。见第一百二十回。
杨家有一个女儿,饶有姿色,被楚王马希崇掳取做小妾,幸免于难。马希崇降南唐,被封为永泰(舒州)节度使,周军来攻,调守扬州。
韩令坤攻克扬州,马希崇逃走,韩令坤保全马希崇家属,看到杨氏,见她貌美如花,即纳为偏房,而且很加宠爱;杨氏系一介女流,如何抵拒,只好随遇而安。此时见了仇人陆孟俊,便请韩令坤借公报私。韩令坤闻杨氏言,即审问陆孟俊。
陆孟俊也不抵赖,只求速死,韩令坤乃令军士设起香案,上供杨氏父母牌位,点烛焚香,命杨氏先行拜告,然后将陆孟俊洗剥停当,推至案前,自己亲自拔出腰刀,刺胸挖心,取祭杨家父母,再命左右将他细剐。霎时间将肉割尽,把尸骨拖出郊外,喂饲猪犬去了。
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公元956年,四月中旬。
南唐元帅李景达,闻陆孟俊被擒杀,慌忙与部下商议进止。左右道:“韩令坤雄踞扬州,不易攻取,大王不如西攻六合,六合得下,扬州路断,也指日可取了。”
李景达依计行事,乃向六合进发,距城东南二十余里下寨,掘堑设栅,固守不出。
赵匡胤也按兵勿动。两下相持,约有数天。部下诸将怀疑赵匡胤怯战,纷纷入帐禀白道:“扬州大捷,唐元帅必然丧胆,我军若乘势往击,定可得胜。”
赵匡胤道:“李景达率众前来,半道下寨,设栅自固,是明明怕我呢。但是我兵只有二千,若前去击他,他见我兵人少,反而胆壮起来,不如等他来战,他不知我军虚实,我却以逸待劳,不患不胜。”
诸将道:“倘若他悄悄逃回去,如何是好?”
赵匡胤道:“唐帅李景达,是唐主亲弟,他受命为诸道兵马元帅,俨然到此,怎好不战而逃,自损威风?我料他再等数日,必前来挑战了。”诸将始不敢多言。
又数日,果有探马来报,南唐元帅李景达,已发兵前来了。赵匡胤即整军出城,摆好阵势,专待唐兵到来。
不一时,果见南唐兵摇旗呐喊,蜂拥而至。
周军已养足锐气,赵匡胤即指挥将士,上前奋战,自己仗剑督军。
两下金鼓齐鸣,喧声震地,这一边是目中无人,誓扫淮南,那一边是志在保家安邦,争雄江右。自巳时杀到未时(早9点到午3点),不分胜负。
两军都有饥色,赵匡胤即鸣金收军,李景达也不相逼,退回原寨去了。
周兵鸣金收兵回城,赵匡胤仔细检点,伤亡不过数十名,倒也没什么话说。
赵匡胤下令将士,各呈上皮笠,将士即将皮笠献上。
赵匡胤亲自阅毕,忽令数名士兵上前,瞋目怒道:“你等出战,如何不肯尽力!我督战时,曾斫你皮笠,留为记号,如此不忠不勇,贪生怕死,要你等何用?”
言毕,即喝令亲卒,把这数名士兵绑起来,就要推出斩首。众将茫然不解,因念战友情谊,不忍他们被杀,纷纷上前请求赵匡胤开恩赦免。
赵匡胤道:“诸位以为我冤枉他么?今日临阵,各戴皮笠,为何这数人皮笠上,留有剑痕?”说到这里,即将皮笠上的剑痕,指示给大家看,一一无讹。
众将见了,都觉得不解。
赵匡胤道:“彼众我寡,全仗人人效力,方可杀敌成功,我督战时,曾见他们退缩不前,特地用剑斫他皮笠,作为标记,若非将他正法,岂不是大家都要效尤,那时如何用兵?只好将这座城池,拱手让敌了。”
众将听到此言,吓得面面相觑,伸舌而退。转眼间已见有数颗首级,呈上帐前。赵匡胤令传示各营,才将尸首埋葬。
部兵自是畏服,不敢少懈。
军令不得不严,并非赵匡胤残忍。
翌日黎明,便即升帐,召集众将士,当面诫谕道:“若要退敌,全在今日,尔等须各自奋战,不得后顾!果能人人奋勇,哪怕唐军兵多将广,管教他一败涂地!”
诸将一一允诺。赵匡胤下令将士饱食一餐。
复召牙将张琼,和颜悦色地对他道:“你前在寿春时,掩护我过濠沟,城上强弩骤发,矢下如注,你能冒死不退,甚至箭镞入骨,尚无惧色,确是忠勇过人。今日拨兵千名,令你统率。先从间道绕至江口,截住唐兵后路,倘若唐兵败走,渡江南归,你便可乘势杀出,我亦当前来接应,先后夹攻,我料李景达那厮,不遭杀死,也要溺死了。”
张琼领命,潜引千人出城,绕出南唐军背后,截断去路。
赵匡胤亲率剩下的一千人,等到辰时(早7点),才传令出兵,将士等踊跃出城,径捣南唐军营。
南唐营中正在早餐,突然听说周军杀到,急忙开营迎敌。李景达也出来观战。不防周军勇猛得很,个个似生龙活虎,不可抵挡,当下暗自心惊。
周军争先突阵,不管甚么刀枪剑戟,越是敌兵多处,越要向前杀入。南唐兵招架不住,只得倒退。
李景达自恃兵多,命部下分作两翼,包抄周军,不意围了这边,那边冲破;围了那边,这边冲破。忽有一彪人马,持着长矛,搠入中军,竟将李景达马前的大纛旗钩翻。
那周兵一哄前进,来取李景达首级。李景达吃一大惊,忙勒马返奔,亏得李景达麾下,拚命拦截,才得逃了性命。
帅旗是全军耳目,帅旗一倒,全军大乱,还有何心恋战?顿时崩溃。况且李景达逃走,南唐军中已没人主持,你也逃,我也走,反被周军前截后追,杀毙了无数人马。南唐兵沿途弃甲抛戈,不计其数。
赵匡胤下令军中,不准拾取军械,只准向前追敌。军士不敢违慢,大都策马急追。可怜南唐元帅李景达等,没命乱跑,看看到了江边,满打算乘船飞渡,得脱虎口,忽闻号炮一响,鼓角齐鸣,斜刺里闪出一支生力军,截住去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