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想尽办法搞钱 (第2/2页)
其中骑兵营三千人,由郭破虏任主将;神机营四千人,人皆配马,由耶律齐任主将;水军一万人,由吕师宪任主将;其余步军三万八千人。
武关交给边居谊,领军两千镇守,另外武伯怀率五百神机营,携重炮十门协防;
均州由范天顺坐镇,领兵五千,加上武仲礼率五百神机营,携重炮二十门协防;
襄阳作为水师驻地,由吕师宪领水师一万人驻守。
为了应对南阳的防守压力,特意将制置使帅司转移到南阳,吕文焕、吕师圣亲自坐镇,剩余兵力全部集结在南阳。
吕师圣又前往南阳府东北方向实地视察,在方城、泌阳等地,山谷之间险要地段,修筑城堡三座,驻扎士卒,防备元军偷袭。
南阳距驻兵的各处,交通都非常便利。一旦有战事,骑兵营和神机营可在两日内到达支援,步军可在五日内到达。
完成兵力部署之后,就发动民夫,修筑堡垒,构筑防线。好在有南阳俘获的大量战俘、粮食和金银,各种事项进展都很顺利。
为了获得自力更生的能力,以黄蓉为首的参谋团,开始筹划军屯事宜。
整个南阳盆地有耕地大约三千万亩,而且大多都是平原良田。经过宋蒙在此五十余年的拉锯战,此处早就已经没有居民。所以完全是地多人少。
当初孟珙、吕文焕经营襄阳,可以招募流民,襄阳约有一万流民。南阳、邓州、唐州等地,在元朝治下,也有大约两万的民众,这些民众之前也都是编入军屯营为生。
而战俘还剩三万二千人,打散之后,和民众一起,一共六万二千人,编成军屯。同时还继续对外招募流民。
军屯以六十人为一营,一共编成一千营,收获的一半粮食上缴。忙时耕地,闲时训练。必要时可以协助守城。
当年的南帝手下有渔樵耕读四大弟子,而武三通就是其中的“耕”,也就是农夫。因此武家家学渊源,精通耕作。所以就命武敦儒领着大武小武两兄弟,协助黄蓉打理军屯事务。
而耕作最需要的是耕牛、种子和农具。南宋贸易发达,耕牛、种子都拿着金银,去南方购买,由水师战船负责运送。
农具则交给了冯时中的铁匠营。由战俘新建了五座高炉,用内力加持熔炼铁水,然后浇铸铁质农具和兵器,产量大增。
京西南路因为是抗击蒙古的前线,朝廷会按量供应粮草、饷银、生铁、兵器等。由于这一战缴获了敌军大量兵器,所以剩余的生铁正好都拿来打制成农具。
如今这一路有了固定的地盘,再往后,朝廷应该就会要求制置使自己筹措粮草、军饷,甚至自己解决兵员招募、训练,制备兵器。
所以在初步完成了防线布置、官员任免、军屯安置之后,摆在吕师圣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搞钱。
搞钱才能养军队,在这乱世之中,有钱、有粮、有兵,才能安身立命。
在这种战乱年代,穿越者那些产肥皂、制玻璃的搞钱手段都没有效果,因为南宋常年战争,乱发交子,通货膨胀,经济已经在崩溃边缘,根本没人消费这些东西。
而硬通货就是金银、粮食和铁。好在襄阳西、南方向山多,也有不少矿山。后世襄阳的硅矿石特别多,但是现在用不上金属硅。有用的是铁矿和煤矿。
在谷城、十堰都有一些铁矿,虽然储量不高,但是对于宋代的使用量来说,已经完全富余了。而且铁矿正好又都挨着汉江,开采的铁矿石用船顺流而下,就可以运到襄阳。南漳也有一个煤矿,距襄阳也很近。
于是吕师圣又拉起一部分战俘,交给冯时中,要建立起一条从铁矿开采到生铁冶炼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