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心生彷徨 (第2/2页)
但这两年多的相处,她发现自己的内心忽然开始期待自己那逃不脱的命运。
成为这般一个男子的媵妾,好像也是件很美好的事,甚至如何瞧来都比嫁于富通人家的正妻还要好。
只是他到现在都没有表现出要娶妾的意向,甚至小姐怀孕的这么长时间,他居然都能忍得住不拈花惹草。
还是小姐眼光好!
心中莫名的期待,让悄望的她的小脸愈发地红了。
...
王凤为王莽准备的府邸虽然与奢华无缘,但那也是完全不差于普通王侯的规模,自然有着专门的山水园区。
行于其间,湿柔的晚风轻轻拂过露于衣外的肌肤,拭去了一丝丝闷意。廊亭间的巧巧小金铃随夜风轻晃,清灵脆鸣之声叮叮吵当当地,时不时于耳旁轻荡着,撩拨去了烦绪。
闷热的夜,饭后在园中的假山绿植间、园中小湖上、曲廊凉亭中,携手漫步,悠然而怡情。
于湖心亭中凭栏望水,水中粼影成双。
只是,望着水面一久,他的眼就变得有些模糊迷离,那成双的影之间出现了一张笑脸。
是她的回眸一笑。
是那日与她在湖旁初见,离去时的她的回眸一笑。
天地有缺,事无两全,人无完人,除去身旁人不是她之外,这生活已然是完美致极。
有妻如此,放在前世那是梦都不敢多做的,在这世,只因遇到她,居然总觉遗憾。
呵!为什么?为什么要遇到她?
内心忽而再起波澜,王莽强行收回目光,望向身旁的王静烟。
挺着大肚子的她如此怕热,在这湖心亭中依然在摇着扇,淌着汗。
他将手伸出,为她拭去了鼻间与人中的豆大汗珠,又忽然伏下了身子,替她撩起了裙摆,将其提至膝盖处。
“夫君?”王静烟小脸猛红。
怀胎八月有余,正是年轻旺盛的他再没行过云雨,她以为他...
“这样是不是凉快了许多?”
她低头,他半蹲着抬头,二人目光相撞。
她其实真的很美,温婉的美。
他是个温柔而深情的男人,聪慧的她从他眼中看到了情,只是为何他眼中的情像无底的深渊?
“静烟?”看着她恍然失神,王莽出声轻唤。
“嗯,是凉快了许多。”
她感受到体内的湿热气息透过裙底逸散,一丝丝的冰凉闯入。却也忍不住地抬起眼四下悄悄扫一了圈。
还好府中下人稀少,这园中只有在远远跟在一旁的开明。
“快放下来,这要让人看见多丢人。”她急急轻音。
“丢人?人便是从衣不蔽体过来的,那时的祖先们我们能说他们丢人吗?露个小腿怎么就丢人了?明日让人将襦裙裁成这般长度吧,这么穿轻松凉快,且更便于行动。”
“这,怕是不合乎于礼吧?传出去会被人嘲笑,叫夫君失了脸面的。”
“没事,我喜欢看。女为悦己者容,你这一双腿型这么好看,总是掩在裙中岂不暴殄天物?何况你基本足不出户,若有出门再换个长裙便是。”
她可没听得进去那么多道理,却听进了那句:我喜欢看。
既然是夫君喜欢看的,那就...
她望着重新站起的他,轻轻嗯了一声。
只要是他喜欢的,她总是不顾一切。
(pS可看可不看的内容:媵制婚姻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媵婚最早起源于尧舜时期,传说中的尧禅位给舜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舜。亲姐妹同嫁一夫是媵婚中规格最高的,同宗族的姐妹同嫁的略低,作为侍女陪嫁的最低。舜娶了亲姐妹,妻子娥皇、妾室女英,女英则是姐姐的“媵”。这种婚姻制度在当时能很好的维护着利益的关系,所以在一段时期内被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制度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战国时期最为广泛流行,最具代表的就是《芈月传》中芈姝嫁给秦惠文王时就是带着芈月一起,芈月为庶出,自幼不得宠,因为自己的身份只能随嫁,秦王封芈姝为后,芈月为姬妾。在《三国演义》中孙权的母亲也是与她的亲妹妹一起嫁给了孙坚。
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除了二人可以相互扶持外,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那么地位仅次于正妻的媵妾,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除了媵妾之外,先秦时期还有媵臣,媵臣就是女方赠送给男方的男性陪嫁,这些人一般是女方家里的奴隶或者家臣,是赠予给男方让他们用来使唤的。
这一般存在于贵族之间的现象,除了利益外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因此,在西汉媵婚制衰亡后,贵族嫁女依旧会有陪嫁丫鬟,“媵”“妾”混同,合称“媵妾”,也作“妾媵”“媵婢”。
最后:作为王莽的妾室之一,开明是孝睦皇后王静烟的侍女,至于是什么时候的侍女不清楚,在这里我直接改成了从小长到大陪嫁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