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心理学效应 (第2/2页)
但至少走错的路,我们不会再错。
从我们下飞机接触这个案子到现在,还不到十二小时,别气馁。”
夜深了,欧阳台早已支撑不住眼皮。
题安让欧阳先睡,自己再磕磕线索。
题安反复思考着韩队长的话,没有人能从这么多监控中,带走一个大活人。
但如果这个人,不是活人呢?
韩队给题安他们安排的酒店是很好的,他们的出差规定只能住标间。
但韩队悄悄让酒店给他们升级了套房。
为了不打扰欧阳台,题安抱着资料走到了隔壁的工作间。
因为没开灯,题安的脚重重踢到了敞开的行李箱上,痛的题安忙坐下来揉脚。
突然,他停止了手边的动作。看向脚边他和欧阳台的行李箱。
视频监控里,第二天早上五点左右,荔锐秋的丈夫邵铂拉着行李箱出门!
人们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保姆说了前一天是她帮邵铂整理了行李箱,而邵铂第二天要出差。
大家自然而然会认为,一个人出差拉行李箱是正常的。
理所应当地觉得行李箱里,装的是出差的行李。
这种心理学效应,赵耀说过,好像叫做首因效应。
题安一大早给赵耀打电话,让赵耀帮忙分析这个案子的首因效应作用。
他不确定首因效应的能量大小,是否能真正左右侦查方向。
赵耀说:“你还真是勤奋,这么一大早。
起的比鸡早,昨晚上睡得比狗晚吧?”
题安说:“没咋睡。你快说说。”
赵耀想了想,“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认知效果。就是首因效应。
最先进入大脑的信息的作用不容小觑。
不仅可以影响后来信息的输入,还能让后来输入的信息,有最初输入信息的属性痕迹。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可以看出首因效应的强大。
简单来说,就是心理学家写了两段,属于同一个人的性格描写。
一段是外向型描写,一段是内向型描写。
心理学家将这两段话放在了一起,组成了一篇文章。
分两组实验的时候,一组给受试者看的是外向型描写在前,内向型描写在后的文章。
另一组受试者则看的是,内向型描写在前,外向型描写在后的文章。
结果,同一篇文章,只因前后顺序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
第一组普遍认为文章中描述的这个人,是热情奔放的外向型。
第二组则认为文章中描述的人,是害羞腼腆不善交际的内向型。
这就是首因效应能引起的认知偏差。
这种认知偏差会造成生活当中大脑的信息接收不完全,甚至影响判断。
这个首因效应看似荒谬,实则人人都可能被自己的大脑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