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民间郎中手册 (第2/2页)
赵灵笙只有把这部分内容剔除,然后召来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再将自己前世听说过的一些偏方告知他们,询问是否可行。
经过近半年的增删,《赤脚医生手册》南宋两浙版已经完成了。
这本书的名字正式定为《民间郎中手册》。
因为在南宋这时候,并没有赤脚医生这个概念,人们叫医生要么是大夫、要么是郎中,要么根据【官家】一词延伸叫做医家。
书成之后,赵灵笙立刻召见了翰林医官院的曾御医。
因为去淮东传旨,并且治好了贾涉的病,所以赵灵笙已经下旨让曾御医出任翰林医官使一职,一跃升任到了翰林医官院的最高领导。
“曾卿,这是孤有感于民间疾苦,夜里梦到一位自称是孙思邈的老神仙,在梦中传授了我一些简单的医理,孤加以整理之后辑录成此书,你看看此书如何?”
赵灵笙将四位侍女抄写出来的原版书递给了曾御医。
曾御医此前多次被赵灵笙召见,原以为是皇太女对医术感兴趣,没想到居然又有神人传授医术。
皇太女殿下可真的受神人的钟爱啊!
双手接过还带有墨香的书,多看了几眼封面上的《民间郎中手册》几个字,曾御医就翻开封面开始翻阅起来。
刚看了几页后,曾御医就表示惊呆了。
他还从未读过如此【简单粗暴】的医书。
这本书里没有讲述什么病理,通篇都是描写得病后的症状,如何用简单的草药治疗或者缓解,如何诊断错误后如何补救等等。
除了医治的方法外,还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比如将水烧开了再喝,村落里发生了瘟疫,应该如何防护都想到了。
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以曾御医的医术来看,这些治疗方法都还相当的靠谱。
曾御医早年也是在民间行医的,他也深知民间看病的不易。
特别是那些穷乡僻壤,十里八乡就那么一个懂点医术的,也就能治个头疼脑热啥的,稍微复杂一点的病就完全束手无策了。
只要有了这本书,郎中即使医术不咋地,也可以根据病情症状,在这本《民间郎中手册》找到治疗的方法。
虽然存在误诊的风险,不过比起以前只能在家里等死的情况,已经好得太多了。
“殿下,此书不愧是神人传授得来,对于民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缓解民间看病难的问题……”
曾御医对这本《民间郎中手册》非常的推崇。
听见曾御医这么推崇,赵灵笙也是松了口气。
《民间郎中手册》与原版有了较大的出入,有一部分是自己前世听说的偏方,再曾御医等人确定有效后才添加进书里的。
“曾卿,这书你拿去,多找一些医家联合审定一下,如果他们有合适的药方加入书中,孤不吝重赏!”
“审定完成之后,你拿着稿子去找和剂局,再进行一次删改后,就可以大规模的印刷分发给民间的郎中了。”
“增加的内容,无需加入病理,只需要症状与方子即可。”
和剂局的全名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是宋代官办的医药局,在北宋时期出版过一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后世的中医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和剂局里藏有许多药方,除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方子外,还有一部分方子并未收录进去,或许可以加入在《民间郎中手册》之中。
“多谢殿下,臣一定今早办好此事。”
曾御医对赵灵笙的谨慎表示很欣慰,一本面向所有基层郎中的医术,必须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不然是会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