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明是不会亏待朋友的 (第2/2页)
李成桂见时间不早,便离开使馆。
稍晚时候,李成桂又进献了三箱土特产。
常茂自是笑纳,并对护送而来的李芳远做了一通鼓励。
在高丽的这几日,常茂发挥自己的优秀品质,同高丽王王禑的关系也渐渐亲密起来。
在常茂的教导下,王禑像是打开了新的世界一样。
“郑国公,这歌舞竟然还能如此,本王算是开眼了。”
“大王谬赞了,我大明物产丰富,大王如此心向大明,回去后本国公必将奏明陛下,想必会将内宫监之物多赐予大王。”
“劳烦郑国公。”
“此次前来,陛下希望本国公在高丽购粮以供辽东,还望大王予以方便。”
“高丽也希望和大明多做生意。”
“本国公必定将大王的忠心禀告陛下。”
“多谢郑国公,一会有一点心意,请郑国公切莫推辞。”
……
几个月后
当常茂率领使团离开之时,王禑又率众官员送至码头。
比起来的时候,常茂身边多了4个美貌的高丽女子,多了亿点点土特产。
当然高丽朝堂从上到下对这位国公还是很满意的,这位国公在收取了大量的进献之后终于在送别宴上表示高丽是大明的属国,也是大明的朋友,大明是不会亏待朋友的。
高丽只要表明与北元决绝之心,大明不但会给王禑正式册封,还会在必要时帮助王禑。
此次出访,大家都很满意。
其他诸国使团大体也是如此,只是大家收到的土特产比常茂少了亿点而已。
视线回到应天这边
由于厉飞雨的存在,这科进士显得有点“平淡”了。
黄子澄在刘三吾的推荐下入了大本堂。
丁显、练子宁、齐泰去了翰林。
蹇义则是去了地方任了一地知县,不过蹇义也没多想。
这几天应天报社发布了第二期会试优秀文章特刊。
当人们读到厉飞雨的八股之时,瞬间眼前发亮。
“这八股竟然能这么写!”
“厉飞雨说的真是没错,你看看这第二名的黄湜和厉飞雨相比算是文章吗?”
“这一科的其他人水平太差了,就算是一百个黄湜也赶不上厉飞雨。”
“黄湜也配和厉飞雨比?厉飞雨说的确实没错,这八股对他来说真是有手就行。”
“还愣着干什么,国子监招生考试还在进行,俺听说国子监已经在用厉飞雨的八股之法进行教授了。”
说罢国子监报名点排起了长龙。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厉飞雨实在是可恶至极,他竟然把八股文拆的七零八落,这还算是学问?”
“厉飞雨实乃儒家败类,圣人之学竟然被他糟蹋成这样。”
“这个败类还侮辱朱圣,属实可恨。”
“这种人高中会元,实乃我等读书人之耻。”
“国子监还教授此等有辱圣贤的八股之法。”
“这国子监不读也罢。”
不管众人的忧愁。
第二日
游学前的厉飞雨刊登了封笔之作,瞬间点爆了整个应天城。
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论语乃是孔圣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着,时隔数十年回忆孔圣言论,肯定会出现疏漏,加上共济会贼人利用,看到论语需要辩证的去看。论语不代表孔圣,不可尽信。并且列举了10处论语前后矛盾之处予以佐证。
第二,列举后世儒家经典中与孔圣观点相左的一些例子,并认为共济会一脉加入儒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混入歪解孔圣教义,对儒家进行报复。现在的儒家经典多为共济会篡改,歪曲。
第三,春秋战国时,儒生为何周游列国?汉代公羊儒为何劝说皇帝?认为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游说君王,只有君王成为儒教首领,才能实现儒家的治国想法。并且以孔元用劝说忽必烈为证,认为此事是共济会无奈之下才不得不拿出真正的儒家教义,换取衍圣公。
第四,剖析荀子被儒家抛弃,创立法家的历史。认为这是共济会的阴谋,法家本就是儒家不可分割的一块。并且认为汉宣帝的内王外圣、内法外儒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礼是道德的上限,法是道德的下限。”只有礼法并举,才能真正教化天下。
第五,圣人并非不会犯错,并且引用理学大师朱熹将名妓严蕊抓进大牢,对她严刑拷打的事迹佐证。证明圣人也会犯错,同时表明圣人也是同意用刑法治国的,甚至圣人亲自使用酷刑,儒家不以法治国实乃后世篡改。
第六,解析理学的教义,并指出错误。“理学”把主、客观混淆是错误根源之一。理学强论先“知”后“行”,崇尚“先知先觉”的“圣贤”。要想“知”就要学儒家先贤之道,然后按照先贤的做法和理论去生活,这就把人困死在了这个“理”上了。并且将宋代的弱归结于理学毒害。
第七,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以自己为例,表示那些先知后行的理学生和他这个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人差距太大了。八股是他最不擅长的东西,学了半个月就会了,不是我厉飞雨厉害,是因为你们理学生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