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猪养的越来越多了 (第2/2页)
农庄上出来的产物可不光是粮食,各类的山珍果蔬,布坊出来的棉布、皮毛,还有那些牲畜。都由九阿哥的商队,带去各个地方进行交易,俨然变成了九阿哥最大的生产基地。不过这是面上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兄弟几个人私下搞的。
那就是每年的粮食,会有一部分去交给四爷进行常平仓。起初梁安若跟景庄压根儿就不明白什么是常平仓。其实就是封建王朝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简单的说就是,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1
起初他们两个也没有意识到,后来是四爷来找景庄,想问他借一笔粮食。他们才知道原来在康熙年间,规定春借秋还,每石取息一斗,各地储粮永留本境备赈,并规定了各地应储粮数。这种永留本境的方法也出现了弊端,各地多数钱谷两虚,徒有其名,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2
四爷借这笔粮食,其实就是想将一地的常平仓给盘活,景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就跟梁安若准备出了一笔粮食交给四爷。在这一点上,他是信四爷的,并且还说,“四哥,你放心,每一年每一季的粮食,我都会留出一部分来,可以将这里也作为一个不一样的常平仓。”
对于这样的信任,四爷其实也特别疑惑,郑重的又问了一遍景庄,“这不是一笔小钱,也不是一年,而是每一年,就这么信任我?”
景庄点点头表示信任,并没有说多余的话。这件事情四爷后来禀报给了康熙皇帝,这也是康熙对,紧抓一步步兼并周围的土地,都变成他的农庄,变成他的一言堂,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
梁安若对照今年的账簿之后叫来了管事人员,仔细询问了几个情况之后就去找景庄,“牲畜的养殖,这一方面已经出现了饱和,因为运输的问题,供应京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太多的牲畜,尤其是猪,百姓家里的猪,怕是卖不上价了。”
因为大家的观念里面,肉是非常实在的一样东西,所以梁安若跟景庄一开始对养猪是非常热切的,农庄里面的牲畜最大的最多的就是猪,再就是鸡鸭牛羊驴骡子。这里面最好销量却不太好,养的就是牛,牛可以作为耕牛运往各地,其他的驴和骡子也不愁没有销量。
是现在猪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梁安若和景庄一个警醒,再这么下去,农庄上的其他生物也会变得更多,现在运输储存都不方便,难不成要限制一个数量吗?否则在这么无规律的下去,肯定会造成古代版小型的经济危机的。
“要不咱们开厂,做一些食品加工类的东西。来的时候我大体有个思路。”梁安若开口说,“肉,可以做成香肠,腌制晾干的香肠,本身就可以存放很久,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上锅一蒸就好。可这种简单单一的东西并没有特别多的优势,那如何让它们的储存寿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