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奇袭泉儿湾(上) (第2/2页)
他将骑兵分为左右两路,尚修竹三千骑为左路骑兵,向烈三千骑为右路骑兵。这两位三十岁左右的骑兵司马初次相逢,当两人并肩而立时,所有人都哈哈大笑。
原来两人长相颇为酷似,都是身高体阔,面色黝黑,高鼻宽脸,连胡须都是一模一样的造型。
众人催促他们打完仗要赶紧回家问问,到底是谁的父母红杏出墙,说不定还能认个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亲兄弟。这番打趣下来,帐中的紧张气氛为之放松。
言归正传,张崇义让将官们各抒己见,畅谈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
尚修竹和向烈都是张道冲亲手提拔的骁将,尚修竹前些年就认识张崇义,最近参加过他的婚礼,对张崇义丝毫不敢轻视。
但向烈是初次见到这位小公子,虽然听说过张崇义的斥候营履历,但对少年张崇义能否指挥数千兵马完成长途奔袭任务,心里有所保留,不肯先行表态。
尚修竹要在小将军面前抛砖引玉,就拿起指挥木棒,在行军图上指指点点,侃侃而谈:“从蜂腰山口突袭泉儿湾草场,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条是沿着勒马河北岸行军,到虎儿滩突然折而向北,直扑泉儿湾,这条路较为平坦,路程最近,一路上水草丰茂,对战马补给有利,急行军大概六七天左右可以抵达目的地。
不便之处在于这条路可能遭遇小股牧民,容易泄露行踪,随时会遭到青奴小股骑兵的拦截袭扰。
第二条路就是走大雁山山麓,这条路较为隐蔽崎岖,但远了几百里,估计要多走三天路程,沿途缺乏水源。
两条路各有优劣,难以取舍。要抢速度,就走勒马河畔。要隐蔽行踪,就走大雁山麓。”尚修竹分析完毕,放下指挥木棒,静静看向张崇义。
向烈还是默不作声,低头观察地图,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他是首次到青奴境内作战,地形还不太熟悉,不敢随便评头论足。
张崇义捡起木棒,在地图上戳戳点点,眉头紧紧拧起,郦宛丘要是看到自家相公愁成了小老头,估计都会心疼死。
帅帐里静谧肃穆,所有人都默默盯着少年将军张崇义。
沉吟许久,张崇义将木棒指着地图角落,缓缓抬头巡视众人,字斟句酌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能更近一点。”
尚修竹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崇义,惊讶道:“还有一条路?不会吧,末将在这里打了十几年仗,没听说过第三条路。”
张崇义舒展眉头,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悠然道:“勒马河中游到大雁山南麓山口,这个地方,还有一条路。”木棒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圆圈。
一个熟悉地理环境的青年校尉闻言大惊道:“小将军,那山口有个巨大的天坑,绵延数里,深达数十丈,别说大队骑兵,就是普通行人都无法轻松通过。”
其他几个左路军将领纷纷称是,大家并非天兵天将,哪有本事越过天坑。
张崇义含笑道:“去年秋天那里发生过一次小型地震,泥石流把天坑填平了大半,虽说依然不太平坦,但马匹可以缓慢通过。走这条路大概可以缩短一百七十里,减少一天路程,五天左右可以抵达泉儿湾。”
众人神色凝重,互相看了看,既有跃跃欲试,也有踌躇疑虑。
尚修竹小心翼翼看着张崇义道:“青奴有没有可能在山口安排伏兵?那个山口狭长崎岖,不用太多兵马,几百人就足以堵住我们六千骑兵的去路。”
张崇义仔细思量后,缓慢摇头道:“不太可能。我去年冬天骑马去侦察过几次,都是走那条路,没有发现驻军的迹象。
那个山口处于左贤王和莫图大汗势力的中间地带,周边没有水源牧草,几乎是不毛之地,双方都不太看重,牧民一般不会去那边放羊。
再者,这次用兵本来就是一场豪赌,大将军用三万人马牵制青奴东边十二万大军,让我们奔袭泉儿湾草场,可谓釜底抽薪。
青奴在幽并以北数千里草原上,拥有四座大草场,这些可是青奴大汗的命根子。
虽然没有详细情报作为佐证,但我敢拍胸脯肯定,此次千里奔袭,除了我们这路精骑打泉儿湾,肯定还会有其他兵马同时出击蘑菇平原、铁山屯、井泉山北。
此时青奴境内多半已是狼烟四起,他们顾此失彼,没人会留意一向险峻贫瘠的大雁山南麓。
大将军都敢拿数万大军赌一把大的,我们还不敢赌一把小的吗?
这次要是赌赢了,彻底摧毁青奴四大草场,即便是勒马河谷三万兵马全军覆没,失去数百万牲畜牧草的青奴汗帐,在草原东边,五年乃至十年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只能退至漠北或者草原西边。”
众人无不热血沸腾,踊跃激动。
刚要商议具体战略部署,快骑再次送来镇北大将军的情报,目前泉儿湾两万骑兵已被调至勒马河谷,所剩不到三千骑兵和几千寻常牧民。
左贤王部八万人马也于昨日赶到了勒马河谷附近,随时准备围剿虎威将军张崇忠所部。
众将深知千载难逢的战机近在眼前,纷纷摩拳擦掌请战。一开始众人还有些畏惧敌强我弱,只想着靠火箭偷袭,尽量不与对方短兵相接,一旦被两万骑兵缠住,再遭到八万大军的围堵,恐怕是插翅难飞。
既然敌人主力大军都去了勒马河谷,面对留守的三千骑兵和几千牧民,大可以一鼓作气将对方吃掉,剩下的事情就是狂风扫落叶了。
原本对少年张崇义还心存疑虑的向烈等人,见张崇义分析军情条条是道,对青奴境内更是如数家珍,疑虑尽消。
这小将军,靠谱!
奔袭首重速度,六千骑连夜拔营驶出蜂腰山口,奔向勒马河畔。
上谷境内气候虽冷,毕竟还有山脉阻隔,寒气远不如燕山北麓凛冽刺骨。
只见少年将军张崇义穿着一袭紧身束腰锦袍,骑着青骢大马,一骑绝尘而去。
身后数千骑佩弓持枪,腰悬弯刀,当真是奔腾如风,蹄声如雷,在夜色中夭矫如龙,浩浩荡荡扑向青奴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