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开元帝师 > 第140章 霜月夜坐而论道

第140章 霜月夜坐而论道 (第2/2页)

澄怀失声笑道:“像我这种不识世俗、不识尘埃的人,恐怕在宦流中折腾不了多久,就要葬身鱼腹之中!”

李隆基从玉阶上站了起来。

一轮清远的孤月,正从含元殿的檐下荧荧升起。

清光落在那清癯有神的脸颊上,吐出的话语中也带着几分凛然的傲气。

“予为你安排一个去处,你不需要每天口若悬河,在朝廷上左右逢源,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澄怀跟着站了起来。“愿闻其详!”

“你听说过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和观文殿吗?”

“澄怀知道,这些都是历朝历代负责修书的官署,执掌典籍,着书立说,尤其是汉、隋两朝,多次进行大规模的修书,发现和保全了大量有价值的典籍!”

“予也想设立一个修书官署,召集天下博学学士,为大唐编纂、校勘国史和各类典籍,同时,肩负起制诏书敕的职责。”

“开元初年,陛下不是封马怀素和褚无量等人为修书使,开始修书了吗?”

“马怀素博览经史,为人谦恭谨慎,开元初年,领户部侍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精于《三礼》、《史记》,明经及第,先后任国子司业、右散骑常侍。”

“他们都曾是东宫侍读、昭文馆学士,大唐着名的博学之士!”

“马怀素和褚无量带领两馆学士,整理先帝收藏在内库中的藏书,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典籍,又借来公卿士庶之家的孤本秘笈,派人抄录、校勘、分类、编目,使国家藏书更加丰富。”

“这么多的典籍,朝廷需要很多学识渊博的人,充为修书使。”

“没错!予想拜你为谏议大夫,与他们一起修纂藏书和国史,你可愿意?”

“如果是颛领集贤,澄怀十分乐意。只是,此事还需师父首肯,请陛下允许我同师父商量一下。”

“予同尊师讨论过此事,他十分支持,一定会同意你出入仕为官的!”

“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一缕月光倾洒在李隆基的脸上,照出一脸的清明。

“这只是计划的第一步。予还想在洛阳紫微城的明堂里,设立一座修书院,广招天下文章之士,以及僧,道,书,画,琴,棋,算术等领域的学者,共同编纂经史子集四库。”

澄怀的眼睛倏地一亮。

“高祖时期,曾大规模地搜罗整理典籍,此后,太宗、高宗继续征集遗书。陛下继承先帝的遗志,聚书四部,这是大唐文化繁荣的又一佳音!”

今日的大唐,文禁松弛,全民皆诗。

从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吴中四士,再到如今的张说、贺知章、张九龄、孟浩然、王之涣、王昌龄等人,一批批诗人前赴后继地崛起,诗坛群星璀璨。

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行吟诗、游览诗、赠酬诗、抒情诗、饮酒诗。

唐诗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蓬蓬勃勃,直辞咏寄,远超任何一个朝代。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诗赋的兴盛,更是激励了歌舞的创作。

李隆基亲自领导的梨园,聚集了大唐最有才华的乐师、舞伎,创作了大量新曲。

婉转流丽、抑扬顿挫的旋律,合以高雅冲淡、清远取神的歌词,霓裳羽衣、飘然旋转的舞姿,展现出来的,是大唐文化蒸蒸日进的景象。

除了诗赋歌舞,更有书法、绘画、雕刻、医药、天文、历法、建筑、科技等各个领域,无不欣欣向荣,人才辈出。

只有盛世之盛,胸怀之大,才能承载起如此丰富多元的文化。

一轮孤月,高悬夜空,清澈明朗的星子,一颗一颗棋布于周匝。

月与星交辉,人与夜对视,天人合一中,让人产生欲学鲲鹏展翅,云游沧海的冲动。

夜凉衣单,李隆基并不觉得有多冷,这样的秋夜,只会让他更加清醒。

“澄怀,你知道吗?予与尊师有个约定。”

“哦!你们立下了什么约定?”

“予要用三年时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廓清大周王朝带来的积弊和影响,使大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达臻一个极盛之世!”

澄怀含笑道:“以武安邦,以文治国,刚柔并济,兴我大唐,这样的极盛之世,指日可待!”

“对!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外刚内柔,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武治是治国安邦之本,您加恩德于四海,以柔道创业,以柔道治国,大唐一定会重现万邦来朝的盛况!”

“好一个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李隆基的唇角漾起冷峻而又自信的笑意。

“柔能胜刚,此柔弱,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无比坚韧和不屈的品格。天下物阜民安,文化繁荣昌盛,百姓精神丰盈,这样的至柔,终会转为无法摧毁的至坚!”

“对!退、守、弱、柔,是冷静观照,说老子消极厌世的,都是市侩之见!予以柔道治天下,天下必定繁荣!”

“我相信,开元,一定会成为一个盛世的代名词!”

这时,高力士来到御前,低声道:“陛下,九秋霜月,更深露重,王皇后担心您的圣体,特地嘱咐老奴,提醒您早些回宫歇息。”

李隆基恍若梦醒。“我们居然谈了那么久,予这就跟你回宫去!”

“夜已深,澄怀也要回景龙观了,师父一定还在等着我!”

叉手辞别,澄怀步行出宫,慢慢回到景龙观中。

叶法善天师正独坐灯下看书,见他进来,便放下书籍,道:“石清睡下已经多时,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澄怀道:“与陛下多谈了几句话,不知不觉就夜深了。”

“你与陛下倒是志同道合,是不是答应他,要弹冠振衣入朝堂?”

“陛下是个襟抱天下的明君,他想把大唐打造成兵强马壮的军事强国,更想打造一个莺歌燕舞的文化盛世。弟子深深为他的情怀所感动,未经师父同意,就擅自答应了他的请求……”

叶法善天师眼含慈祥,怜爱地看着澄怀。

澄怀隐约感觉到,师父的眼角有泪花在闪烁,便低下头去,不敢多看。

自从子虚和云鹿隐遁江南之后,师父明显变得苍老了许多。

弟子们一个个长大,相继离巢出林。师父是不是也在担心,他要振翅飞走,离他而去了呢?

“陛下济世安民,需要很多德才兼备的人相助。澄怀,以你的才智,不为大唐朝廷效力,实在是太可惜了,师父支持你入仕!”

澄怀双眸一转,兴奋地一抬眼。“陛下说,师父一定会同意我出入仕为官的,果不其然!”

“陛下多次与我讨论过他的治世策略,也多次请求让你出仕。为朝廷执掌经典,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师父怎能不支持呢?”

“多谢师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