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明月英雄 > 第37章 南 北 楚 州

第37章 南 北 楚 州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明月英雄!

巍峨的皇城、高大的城垣、热闹的街道,渐行渐远…官道绵延,道阻且长。

宋朝一行踏上南归之路。

走了约三、五十里,薛万春和杨展帜向众人张子公、“双奇”、铁宗南等人告别,按计划远蹑西夏楚王。

将秦霜绣好的罗帕托付杨展帜转交拓跋寒锋,红袖一收顽劣之态,一再嘱咐他多在寒锋面前夸夸霜姊姊,最后道:若完不成任务,你的雪妹妹从今以后就别再见了…

楚雪飞了红霞:怎么会扯上我?

杨展帜苦笑道:敢不全力而为?

楚雪盈盈欲哭,将腰间玉玦解下,系在杨展帜腰上:西夏政局一朝稳定,即刻归来,我在临安等着你…

因“乌云盖雪”过于显眼,杨展帜换上普通健马,将“墨龙”托付给沈月白照料,“墨龙”依依不舍,沈月白轻轻梳理它的鬃毛:乖,哥哥会照顾好你,绝不让你掉膘…

红袖感慨道:红粉佳人怀中抱,墨龙腾雾载酒行…十一哥可真幸福!

楚雪收敛戚容,娇嗔一声,扬掌轻轻向红袖肩上劈去,红袖痛的一咧嘴:还来真的呀?等有空再收拾你,十一哥不在,看谁有本事护着你?

旌旗高展,车马辚辚。

此行尚算圆满,没有来时的沉重,行程变得轻松很多,张子公撇开临时寻来的藤木拐杖,和铁宗南他们有说有笑,时不时浅吟几句。

铁宗南留心沿途山川城池,风土人情。

晓行夜宿,风餐露宿。众人归心似箭,回程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行了二十余日,已到正月末,前面即是金宋分界--淮河。

秦岭--淮河,中国南北的天然分界线,淮河,又称淮水,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古中国“四渎”,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千余公里入海,四季通航。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嘴嘴,淮水湝谐,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这是诗经关于淮水的记载…

傍晚,北林渡,已是楚州地界。

队伍浩浩荡荡,车轮粼粼,骏马长嘶,惊起高树昏鸦。

早有两艘官船停靠码头,吴城官员正翘首以待,钦差南归,对他们来说,可是大事。

张子公、杨新勇等人下了车马,和县令、县丞、县尉及捕快们寒暄着,说些勉慰的话,一同登船,走水路直下驿站…

张大人兴致勃勃,不顾车马劳顿,详细询问五个月来朝廷的施政情况、发生了哪些大的事件、地方的民政、仓狱、百姓生产、生活、收成如何?

县令逐一熟练作答,还不时有自己的见解,张子公很满意,留意起这个叫陆凯的县令来。

陆凯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去岁的新科进士。

陆凯兴奋地道:还有件事,报大人得知。去岁,杭州知府钱端礼大人,沿用以前四川“交子”的经验,设立了“会子库”,会子正式作为官府纸币发行哩…

张子公一震:这的确是财库方面的大事,百姓再不用背着成口袋的铁钱、铜钱买卖交易了…船舱里讨论热烈。

铁宗南踱出舱外,众人亦随他站在甲板上,望着东来西去的舟楫点点…

夕阳正从水天相接处缓缓落下,天边一片通红,两岸垂柳似列队相送,微风吹动,河面粼粼,波光荡漾。

河水清澈明净、一尘不染,绿油油的水草随着水流浮动,长条的白鱼穿梭其中,清晰可见,间或有一两条跃出水面,身形一挺,又消失在水深处,真的是“水阔凭鱼跃”。

前方是一处凸起的沙洲,茅舍三两间,若隐若现,几个渔夫正在整弄着渔网,身上披着霞光…

过了沙洲,河面突然开阔,更多帆船、渔船在前方骤然出现,帆影交错,渔舟唱晚,河面一片繁忙之象,水鸟羽带金光,上下飞翔,尽情嬉戏。

前面叉出一个河湾,几叶渔舟驶入芦苇深处,数只野鸭从芦苇中“扑腾”而出,又消失在芦荡中…

北岸,是一帮长长的船队,正拖拉着沉重的货物逆流而上,百十个船工齐声喊着“一二、一二”的号子,负重前行…

铁宗南心中一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他此时的心境。

内心忽有所悟,似乎武功又突破至另一境界…

一叶渔舟已和官船并行多时,船头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粗布花格棉衣女孩,她甩开嘹亮的喉咙向着铁宗南众人的甲板用江淮官话高声歌唱:

九曲淮河十八道道弯,弯弯的河水流过多少年?淮河儿女风里生来浪里长,水上的渔歌代代传。

一篷斗笠那个头上戴,歌曲绕过金沙滩。两岸青山望不尽,淮河歌谣声连天...

九曲淮河十八道道坎,坎坎的河水荡漾多少年?淮河儿女风里生来雨里长,船上的渔歌唱千年。

一竿青竹那个浪里摆,歌声此岸传彼岸。两岸稻浪望不尽,淮河谣曲响连天...众人凝神倾听,大声鼓掌喝彩…

一曲唱毕,渔舟落于身后…

晚灯掌起,县衙驿站朴素干净,一丝蛛网都不见。

张子公随手翻阅狱讼文书,清晰简明,有条不紊,又让张子公对陆凯生出不少好感。

简餐便饭,让人宾至如归,又问些关于民生的细琐之事,张子公方才放过陆凯,安然入睡,这是他几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次…

众人亦早早入睡,明日将启程直奔楚州。

楚州,位于淮水下游,跨淮河两岸,金、南宋时期,已成为两国前沿阵地,城池朝秦暮楚,此时,楚州南部控制在宋朝手中。

次日,离开吴城,顺流而下,不半日,即至楚州码头。

下船登岸,早有知州蓝师稷率府衙官员在此迎迓,寒暄一番,张子公将一行简略介绍。

蓝师稷给人感觉精明,他文官装束,六十不到的年纪,中等身材,白面有须,颇有精神,眼神与铁宗南甫一对视即刻移开,颇有含意。铁宗南心中一紧。

蓝师稷随行的一员将军格外引人注目,他身轻体健,腰悬宽大战刀,四十左右年纪,紫堂面容棱角分明,浓眉下的眼神沉稳而坚定,正是游击将军、水军副都统郑彦祖,以骁勇善战闻名。

他对铁宗南轻轻颔首,铁宗南亦报以微笑点头。

众人随蓝知州返回城中。

楚州城池高大,道路宽广,沿街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不同口音的商旅牵骡赶马或出货、或采购、或问路,更多的是打尖住宿,次日起行,一副安居乐业的太平气象。

蓝知州将大堂主位留出让张大人上位就坐,张子公问些民政、讼狱之事,蓝师稷均对答如流,但张子公总感觉他说的过于表面,似是有备而来。

随后张大人又问了些籍贯出身的话,蓝知州趁机打个哈哈:有件事得让钦差大人得知,师稷近年身体渐衰,告老折子已于年前递上,不日吏部即将批复…说完,压了口茶,目光余角若有若无瞥了张大人一眼。

张子公心里一震,不动声色:蓝大人身体尚健,何故如此?老夫年已古稀,尚无退意,自认雄心不减壮年…

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唉…唉…唉,下官贱躯怎比得上钦差大人?有道:不谋其政,不在其位,纵然师稷有心,奈何身体不允许呀?

众人面露讥嘲之色。

蓝师稷脸一红:下官纵是退隐,亦会心系朝堂。

张子公笑笑,心道:这老狐狸,指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铁宗南道:听说楚州有一盛景,称第一山,离此不远,宗南和众人意欲一同前往领略…

蓝师稷来了精神:不错,第一山原名南山,又称都梁山,大书法家米芾从汴京南航,一路都是平原,入淮时初见南山,惊喜之下,即兴赋诗:

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他手书“第一山”三个大字,勒之于石,南山渐成文人、学士寻胜荟萃之地…

铁宗南点点头,道:我朝新科进士郑汝谐,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听说?

张子公思索片刻:老夫听说过,此人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颇有才名…

蓝知州摇头表示不知。

郑彦祖道:汝谐为彦祖族弟,少有才名,更有兼济天下之志…

唔…铁宗南微微点头,怪不得能写出:“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的诗句,虽未得见,亦知此人日后必成我朝栋梁…

张大人暗将姓名牢记于心,有照拂提携之意。

既是如此,烦劳郑大人屈尊,为我等引路如何?铁宗南有心与他结交。

敢不从命?彦祖荣幸之至。

午膳用过,“双奇”、无尘道长、桂阳荣、四仆留下陪张大人说话,其余人等均随铁宗南而去。

沿着山路,郑彦祖和铁宗南并辔而行,郑彦祖道:二月前,魏胜兄弟来书,备言“明月楼”相救详情…

铁宗南淡淡一笑:此是吾辈武林应尽之责,何劳魏大龙头挂齿?

魏胜乃彦祖结义兄弟,于我有救命之恩…

铁宗南眼神一亮,仔细聆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