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汉中事 (第2/2页)
“有人拦道!”大头闷闷的声在前方响起,他眯着眼睛看向前方挡路的人群,同时他手紧紧握住了腰间刀柄,此刻也悄然出鞘了半寸。
张季探出脑袋张望了下,待看清了路口的人面目,对大头示意道
“无事!”
而此时牛车前方的道路上,几个乡农打扮的人和一个道士拉扯着,嘴里冒出各种问候,他们不自觉地拉扯到了大路上,以至于阻挡张季的牛车。
眼尖的一个乡民看到了张季的牛车,欣喜若狂地跑过来,嘴里似是有极大的冤屈般叫唤道。
“师君,你可来了,你老人家评评理啊。”
张季钻出牛车,也不在乎农人身上的污渍,站在大路上与之把臂交谈。
“何老四,这是咋了?什么事情还闹到路上了?”
名为何老四的乡民苦着脸回道:“还不就是这个杨家小子,说什么不到时候,不给大家放粮。这场寒流一来,大家伙可都是遭了灾的。”
说着一群乡民也都用了上来,纷纷说道。
“师君,你给评评理,当初建义仓的时候就说明了,这粮食是大家伙的救命粮,储备粮,是给那些遭灾的人用的。你说是与不是?”
这些乡民显然是和张季很熟的,都不见外,拉着张季的袖子就是一顿诉苦。
张季闻言不停的点头,接着便黑着脸问道:“杨家小子,怎么回事,你今日须得给我个交代,否则我拿你是问!”
谁知这个年轻道士也是苦着脸,一脸为难道:“师君,你不要听他们瞎说,当初说好的,义仓的粮食是给那些困难之人的,可是他们,我派人调查过,今秋的寒流,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远没有到使用义仓的地步啊。”
张季闻言,拇指搓着下巴回望乡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你们怎么看?”
何老四见张季被这小道士说动了,急切道:“师君,你别听这小子空口瞎说,依我看,他不愿意开仓,一定是将我们的粮食给贪墨了。”
小道士闻言脸顿时气红了,张口结舌,面对这种污蔑他气得眼泪都出来了。
只是不断重复道:“我没有。”
眼看乡民还要起哄,张季一抬手,镇住了场面,指着何老四及身后的乡民道:“你们,不是真的想要粮食,只是想要怀疑他贪墨了粮食,对吧?”
乡民们立即点头称是。
又接着指着小道士道:“你,不是不想给粮,只是按照规矩没有到时候,而且,你也没有贪墨粮食,是吧?”
小道士收住了哭腔,狠狠点头。
张季一挥手“那好啊,今日我就做个中人,咱们去道观里查一查,粮食是否俱在,而他,到底有无贪墨。”
众人闻言皆欢呼起来,张季也不耽误,卷起袖子,跟着小道士和乡民往道观里走去。
独独留下大头和一头老黄牛在路口发愣。
“这,咋就都走了?”大头正看热闹起劲呢,就看到张季和一群人往远处道观走去,他和黄牛大眼对小眼。
无法,他只好将牛车卸下,拖到路旁,放着黄牛独自在路边啃食不多的草叶。
“别走远了!”也不管老牛听得懂不,大头靠在路边的车厢上,慢慢打起盹来。
.....
下午,俩人继续上路。
张季一路上都带着笑,显然是心情极好。
赶车的大头按捺不住好奇,回头问道:“师君,上午的事什么结果?”
“嘿嘿,拿杨家小子是个人才,做事一板一眼的,我带着乡亲,对着账目一个个查,义仓里的粮食并无贪墨,”
“结果自然是各自欢喜。”张季靠着车厢,翘着腿,一脸得意道
“哦,这么说那小子还能做个清官?”
“那可不一定,我只说了义仓里的粮食没错漏,进仓前的损耗,账目上可没有。”张季收敛了笑容,淡淡回道。
————
赵嵩望着眼前恣意昂扬的汉子,只觉得自己韶华易逝,没有那么多的朝气了。
“说吧,你是何人?找我何事?”赵嵩手里握着环首刀,身子前倾俯视陈调,试图给眼前这小子以压力。
陈调后仰着上身,在赵嵩眼前,缓缓举起一枚玉珏。
赵嵩的面色一变,一把夺过玉珏,厉声道:“这玉珏,你从何处得来?”
陈调退后一步,朗声道“赵嵩,字伯高,南郑人士,建宁元年,任凉州金城郡都尉,战不利,议罪当死,然,杨司徒念其有功,免其罪过。”
说着陈调上下打量下赵嵩道“这不,还让你回乡做了这汉中的城门校尉。”
“够了!司徒之恩,吾没齿难忘,有何要事?请阁下示下吧!”赵嵩一摆手,打断了陈调的话语,显然是下定了决心。
看到赵嵩严肃的表情,陈调温言缓和道:
“赵兄勿忧,吾非匪类,乃新任汉中太守帐下从事陈调是也,至于司徒的玉珏,只是取信的信物罢了。”
听到对方是官方人物,赵嵩的脸色一松,然而,陈调接下来的话语却让他刚刚放下的心又给悬了上去。
“汉中有名五斗米道者,行为不法,为祸州郡。太守有令,诛杀汉中米贼,违者,格杀勿论!”
赵嵩转身,僵住的脸皮动了动,终于,他躬身,拱手,大声回道:“赵嵩得令!”
终于,陈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手掌也从刀柄上缓缓松开。
放松的同时,他也不由得为杨氏的能量感到震惊,早就听说杨氏爱好施恩于人,以至于留下了黄雀衔环的典故,没想到今日让他亲眼见识到了。
赵嵩的投靠,意味着苏固的谋划成了大半,因为汉中郡府,已经太平了许多年,郡兵数量一共也就一千出头,城门校尉掌握的三百城尉的份量,也就显而易见了。
再加上自己召集的游侠儿,短时间募集一千的州郡兵,是绰绰有余的。这一股力量在手,这汉中,有何人能挡?
「求收藏,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