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www.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奇事幸福村 > 第10章 好说歹说

第10章 好说歹说 (第2/2页)

陈玉花:“嘴上一套,心里一套,那你当村主任干啥?”

赵仁:“这叫老有所用。这也是村民对我的信任,我怎辜负。吃好了,去上班了。”

赵仁一到村委会,就听到了好消息。

第11章、头痛事不断

上面下了重要指示,对于村子里要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今年政府扶持的力度特别大,根据农户养殖业的规模大小和大棚个数,给与资金补贴。

这个大好消息,对于有些想占便宜的村民,动起了歪脑子,说自己要养羊,要养牛,要养猪,去村委会想方设法闹着要资金补贴。

村干部看出村民如此积极想办法想发家致富,当然是高兴。只要村民有需求的,同等对待,给发资金补助。结果是,有些人钱拿到手,牛棚、猪舍、羊场只砌了个墙,就没下文了。

村干部上门调查落实这事时,问这些村民咋回事,人家一句话,国家给的补助太少养不起。

这话气地村干部都发火,训这样的村民,明摆着就是想空手套白狼,骗取国家钱财。

这些人也无所谓,本就是好吃懒做之徒。你骂,他不害臊。你打,你又不敢。你要给他的钱,他说墙搬走。你要告他,他说你再给我钱,我买猪崽子、羊羔子、牛犊子,我有不是不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这些人糊搅蛮缠明摆着是耍赖,村干部也是没办法,自己办的糊涂事只能自己受了,吃了哑巴亏,牙打碎了只能往肚里咽,幸福村五个队,三百多户人家,还有更多的事儿等着他们去做,去解决。

资金补助这事,对于正要准备发展养猪业的董福来说是雪中送炭,更是让他对发展养猪业大有信心。

领到补贴后,董福找了泥瓦匠,就大张旗鼓,加紧盖起正规先进的猪舍,为了选到好的猪崽子,他请了村里以前贩过猪崽子的马叔出师,给他指点。

俗话说:抓猪娃子要看老母猪。所以碰到好的猪崽子要价过高董福挑着也要。

同时为了挑到好的猪崽子,董福跟五家养猪户打了交道,收了五只母崽二十五只公崽子,两口子信心百倍,一边种庄稼一边养猪。

为了更好成为养猪专业户,董福还进城去新华书店买了养猪方面的书籍,晩上抽时间看看,记记,取经。

一月,两月过去,猪崽子一天一个样,每次喂猪饲料时,董福望着这些猪崽子,信心百倍,他计划到明年发展成五六十头,这是他的目标。

当董福热情高涨准备养猪大王时,村子里搞大棚蔬菜的村民却是另一番场景。

说起村里种大棚蔬菜的事,在十年前就有了。

那时种大棚的人,算是胆大聪明的人,也就是想吃螃蟹的人,大张旗鼓、兴师动众,惹人眼红的在阳光充足的地儿,这儿一座,那儿一座盖起了他们所认为的生财城堡。

这个玩意儿,就像哺育个婴儿一样,在天冷时,晚上把一张张卷席似的草帘子盖上。早晨再收起来,一溜样儿整齐的似卷饼似的排在土墙上。

远远望去,塑料薄膜大棚发白,都是因为棚内温度高,湿气蒸发,在薄膜上形成一层白雾,就是因为它的存在,所以使棚内蔬菜一直处于湿润气候下茁壮成长,及时上市。

种植大棚的人都是散户,又是自愿种植,与村委会没关系。有种西红柿的,有种黄瓜的,有种辣椒的,销售渠道是自产自销。

有三轮车的人家,把蔬菜拉到镇上甚至到市区早市卖。没车的人,就坐进城的大巴车,把蔬菜筐子装到车顶上,运进城里去卖。更有甚至,骑个自行车,在后座两边,吊两个竹筐子,装上菜,走街串乡叫卖。

付出总是有回报,这些种大棚的,种了两年,盖房的盖房,买摩托车的买摩托车,显示着他们挣上大钱了。

同为一个村子的人,看到别人种大棚挣钱了,村里的大棚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星罗棋布,矗立在村子里。

夏秋时节,它的存在使绿意盎然的村子更勃勃生机。到萧条的冬天,它的存在是村子里唯一的生机,也是一道风景线。

它的出现算是好事,村子里不管男女老少改掉了喧谎谎,说三道四的习惯,进大棚务作蔬菜去了。

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没有统一的种植要求,再加上大棚种植户太多,蔬菜过剩,供大于求,导致有些大棚种植户,辛苦半天,大棚蔬菜一分钱没挣上,白费了工夫。

本没有坚定信心的人,既然不挣钱,干嘛白费力气去折腾,所以把刚建起一年的大棚彻底抛弃了,撕了塑料薄膜,在里面种上了小麦或是苞谷。

刚开始放弃大棚种植的也就几户,结果过了一年,被废弃的蔬菜大棚更多。

原本完好的大棚被破坏的残不忍睹,只剩下三面的土墙,大棚框架拆走的拆走,没有拆走的铁质框架,风吹雨淋都生锈了。

而塑料大棚四处开洞。烂了的薄膜风一吹,似白带忽左忽右,忽前忽后飘扬,发出噼哩叭啦的声响,似哀怨它不幸的遭遇。

如果刮窝旋风,风力大,便把残洞百出的大棚吹的鼓起,似乎想重回当初,启帆远航,重振雄风。

但风退去的一刻,塑料薄膜又塌落下来,坑坑洼洼,松松垮垮,似一个奄奄一息将死之人,已没有了生还的希望,等待发落。

出现这种惨景,对于大棚种植户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和刺激。胆大的,有信心的继续干,没信心的把大棚低价转给别人,所以幸福村的大棚种植户起起落落坚持着。

后来退耕还林,村干部商议决定把各队大棚种植户,规划到一起,这样从外观看,大棚种植户形成了规模,也成了各队的风景之一。并代表着村里各队的种植业发展壮大了,关键各大棚集中在一块土地上,不论在浇水、管理、采购、种植,销售方面也方便。

而收购的人,一直是贩菜的胡胖子,是城东门上的人,那儿的人因为处在城市郊区,一直以种菜为生,所以从小受大人的影响,就有经济头脑,只要发现有商机的地方,他会开个车四处寻找挣钱的路子。

第一次来到幸福村,看到这儿的村民把蔬菜务作的很好,采摘时,放置时,都很细心,所以菜的品相都不错。一听胡胖子菜价比原来的商贩高,村民就信赖胡胖子,从此以后就与胡胖子合作。

其实胡胖子为了笼络村民之心,前三次合作,他只是挣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润。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挣的少,村民多挣点高兴。

一高兴就彻底信赖上他这个人,就铁下心与他这个“心不黑”的贩菜老板合作了。

这一合作五六个年头了,菜价都是胡胖子说了算,忽高忽低,忽降忽升。

收价升了,胡胖子就笑哈哈哈问村民高兴吧!如果降了,他一出现到大棚前就是一副愁眉苦脸相,村民知道胡胖子遇上难缠了。

胡胖子说菜价降了,善良老实的村民还劝胡胖子:“你赔了咋办?”仿佛这个为他们解决难题的“大救星”赚不上钱,他们反倒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其实他们都想错了,胡胖子正因为三天两头闹一出,他是故意让种大棚蔬菜的村民知道,意识到,离了他胡胖子,种的菜可就没有人天天按时按点来收了。

这是朴实勤劳村民的弱点,贩菜二十年有余的胡胖子像个江湖老手,他不仅经济头脑好,就连与人打交道,他都悟出道道了,说直白一点,他把老实的村民当猴耍了,村民数着钱还心里牢记他的好。

这天,村民早早进棚把辣椒摘好装筐等胡胖子上棚来收,等到太阳都出来了,还不见胡胖子来收购,急地村民打胡胖子电话关机。

这下种大棚的村民乱成一团,把电话打到了村委会,问村干部怎么办?

赵仁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两个壮实,而又能说会道的村民开车拉去市里蔬菜批发市场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