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澶渊之盟 (第2/2页)
辽国要是大举南侵,宋朝压根无险可守。
【赵恒继位后,还算是合格的皇帝,可太平日子刚过了两年,辽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宋。
只能说萧太后厉害,刚开始是宋攻辽,现在是辽攻宋,攻守之势异也。
赵恒刚登基,向辽国暗示过想要和好,最好别打仗,人家自然没听他的。
这下辽国打来了,赵恒赶紧组织兵力抵挡,打了两个月,战时有些胶灼,赵恒为了安天下百姓之心,决定御驾亲征。
这次算是抵挡住了,可惜,辽国的下一次攻击马上就来。
赵恒本人没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他想着打仗实在麻烦,要是能和辽国和谈就好了。
其实辽国那边也不太好受,他们虽然骁勇善战,可这仗也打了这么多年,萧太后为了鼓舞士气,也亲征了很多次。
可以说和谈是大家共同的需求。
事实上,和谈之前,战争没能分出胜负,可赵恒怕了辽国。
在这种情况下,《澶渊之盟》成了。
第一条,算是约定名分。
两国以后就是兄弟,大宋算是哥哥,辽国的萧太后就算是宋朝皇帝的叔母。以后一代代就这么论,平时每年可以走个亲戚。
第二条,约定地盘。
白沟河以后就是国界,辽国归还之前占下的地盘。以后要是有盗贼越界逃窜,两国之间不能藏匿。
第三条,约定岁币。
大宋朝廷以后每年给辽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第四条,两国在边境开展互市贸易。
这合约签的太亏心,辽国捡了个大便宜。
说得好听,其实本质就是花钱买平安。
赵恒当初给辽国的心里价位是一百万,幸亏宰相寇准告诉使者说最多不能超过三十万。
奇葩的是,当时使者回来报告时,赵恒问人家说岁币给了多少,使者不敢直说,只比划了一个三。
赵恒以为是三百万,也吓着了,直接说,有点多呀。
等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算了,三百万就三百万吧,只要以后不打仗,把这件事了结了。也行!
等知道是三十万,他高兴得不行,给了使者不少赏赐。
不得不说,真是个大聪明,赶着去给人家送钱。】
“还能这样!”嬴政、刘彻算是长了见识。
辽国会答应和谈,他们肯定也坚持不下去了。要是聪明人,肯定会趁着辽国答应和谈松懈的时候,一举进攻收复失地。
说不定燕云十六州就回来了。
李世民也不理解,他当年刚登基的时候,也算是不容易。
皇位还没坐稳,突厥大举进攻,当时他知道打下去赢得可能性不大,也送了不少东西,连哄带骗把那帮人送走了。
这几年,他一直记得当年的耻辱,最近也开始了对突厥的打击。
正常的皇帝不都应该和我一样吗?
这个宋真宗竟然会因为岁币省钱而沾沾自喜,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