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大的秘密 (第2/2页)
又将自己的横刀擦拭干净,最后检查了一遍现场发现没有什么遗漏后这才一头扎进了丛林中,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他没有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而是在丛林中。他在等,等剩下那个鬼子武士。
也许不会来,也许会带着汉奸或安保队员们一起来,李应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万一来了也省得在找机会。这期间,鬼子不知道又要害多少人。
只是这一次上天并没有按照李应的想法行事,那个鬼子武士并没有来。李应一直等到半夜,也没见鬼子武士有任何动静。
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从镇子里悄悄返回了自己的小屋。这一段时间,鬼子一定会来彻查。自己要伪装好自己。
不过两日,县城里的鬼子和警局的人就来到了白山镇,镇子里顿时鸡飞狗跳,当时见到过李应砸告示栏的人全部被日本人抓走。包括那名看守以及安保队员及安保队长
随后,李应那张身形画像便被张贴出来,日本鬼子的营中也有高人,他们很快分析出来,真正的杀人凶手可能就在白山镇,当然,这也是猜想,因为他们从安保队长的话里听出来,这个好像是别人专门给武士们下的套。
至于安保队长的那点小聪明,日本人并没有看出来,但身为高位汉奸的翻译官却一下就道破了安保队长的心思。
于是他见识到了日本鬼子暴躁的一面,他的头被挂在了白山镇的最中央。陪着他的自然是那名安保队员。
鬼子们按图索骥,把白山镇身形差不多的人全都抓了起来,李应当然也在其中,然后让他们站成一排,每个人都说一句当时百姓们听到的话。然后让百姓们指认。
那日李应也是压着嗓子说话,声音和现在不同,自然平安过关,但是鬼子们马上让他们也压着嗓子在说一遍当时的话时,李应的心就提了起来。
轮到李应时,李应无奈只好压着嗓子说了一遍,他不是声优,自然没有那么多改变自己嗓音的能力。
只是他说出口后那些负责指认的百姓却没有任何反应,李应松了一口气,事后鬼子们留下了几个可疑的人员,他们知道李应会功夫,但在他们眼里,李应就是一个小孩,不具备杀死三个日本武士的能力。
回到小屋后,李应坐在门前的台阶上,静静地回想自己杀死三个鬼子前后的事,首先,他不后悔干掉这三个鬼子武士。如果在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还是豪不犹豫地干掉他们。
只是他这次见到鬼子,虽然他被放了回来,但他知道,如果最终没有找到凶手,日本鬼子会把所有怀疑的对像全部杀掉,宁杀错不放过也是鬼子的格言。
月亮升了起来,明亮的月光照在小院中,洒下一地的银白。虽已入秋,但天气依然有点热。
他拿出师父留下的信和秘籍还有那个密密麻麻的小眼的玉牌。那封信他已经看懂了。信的意思是他去寻找师门故地了。但师父没有告诉他师门故地在哪,也叮嘱他好好练功。
最后告诉他不要去找他,除非他武功在江湖上有了一定地位。同时有了徒弟能将师门的本领传下去。才可以寻找师门故地。然后交待他不要把他的行踪和信的内容以及李应大北宗传人的身份告诉任何人。
信里还说了一些师门隐秘,之所以师父和师爷这么执着地去师门故地,是师门曾有一桩隐密之事,具说涉及到大批财宝和一些重要的珍贵之物。
甚至涉及到延寿的丹方等,自古财帛动人心,没有人能挡住大量财宝的诱惑,所以李向明叮嘱他看完信后要保密,最好一把火把信烧掉。
李应意识到了信的重要性,这东西现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让他不解的事,为什么李向明知道他不识字,还要给他写这么重要的信,如果他把这封信交给别人读,那所有要保密的信息就全都泄露了。
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了,等见了师父,一定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至于信,李应还是决定按师父的安排,一把火烧掉,免得哪天鬼子搜查,搜到这封信那就麻烦大了。
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了这几页信笺,扔在了地上,随手拿起手中的玉牌上下翻看着。
玉牌并没有字,全是透亮的小眼,黑呼呼的,真不知道师门的祖师们怎么就把这个玩意当成掌门信物。
师门故地都有财宝成山,随便一块也比他强吧,李应相信他把这块玉盘扔到门口,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人动。
信纸并不难烧,不过几秒钟后就得变成一堆灰烬,李应玩着玉牌,透过玉盘的洞他看到了一团团的火光。那火光照亮的小洞连成一片,然后形成一个“决”字。
李应大惊失色。连忙仔细观察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火已经熄灭,一阵微风吹来。连满地的灰烬都随风吹走。
拿起玉牌对准月亮,皎洁的月光透过玉盘的小洞,却没有任何变化,李应不断地调整玉牌的角度。玉牌的方向,足足过了半个小时后,才映现出一个字来。
这次是一个“观”字,李应还发现月光穿过小孔后,投影在地上也能显现出字来。甚至比直接用肉眼看的更清楚。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个玉牌是他所想的那样,通过不同的角度调整,能显出不同的字来。但这些字怎么组合在一起,祖师们通过这种办法就一定也有正确的排列顺序。
很快,李应想到了那本秘籍,李应看秘籍的时候还觉得那些插画有些难看,一个个胖墩墩的小人,摆出各种姿势。身上的经络图会不会就是解开玉牌秘密的钥匙?
想到这,李应摊开秘籍,然后把那些小孔一面对着月亮,一面对着经络图,让月光把经络图上的黑点照亮。
黑点照亮后便从那玉牌中间的大圆里投下一个光圈,光圈圈住一个字,是个“紫”字。
李应明白了,心里暗道,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