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香妃的故事 (第2/2页)
由于陵园内不适合过多拍摄,因此夏有玉的解说词也在这里一次录完,
之后再进去参观。
夏有玉看着手中的稿件读道,
“陵园占地面积约72亩,正门朝南,进门后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庭院,由门楼、高低礼拜寺、加满大礼拜寺,教经堂、主墓室(拱伯孜)和果园几大部分组成。
与门楼紧连的是一座小型清真寺,供附近穆斯林日常礼拜之用。
陵园正北有一穹顶教经堂,圆顶中空,自成一组,造型极为别致。
这一建筑群有小尖塔,木栏杆,圆拱顶,构成高低错落多层次的丰富景观。
主墓室为陵园主体,位于陵东部,是新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
墓墙高10米有余,中部17米直径的大穹窿高高突起,顶部琉璃饰面,光彩夺目,尽显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主墓室四周墙壁内自下而上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上面绘有彩色图饰和阿拉伯文警句。
墓门两侧墙面石膏花饰,古朴典雅。墓园内葬有阿巴克霍加家族5代72人。
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人们用黄袍覆盖,以示她的尊贵显赫,与众不同。
阿巴克霍加麻扎前后历经3次修缮或重建。乾隆皇帝曾在公元1795年下令修葺过一次,这是由国家拨款的第一次修缮。
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因自幼体有异香,据说是沙枣花香,被称为伊帕尔汗(香姑娘),是阿巴克霍加重侄孙女。
香妃的家族在17世纪是喀什地区的名门望族,据说香妃从小就接受了琴棋书画的教育,多才多艺。后来她嫁入皇宫后,才能很快适应皇宫的生活。”
解说词录制完毕,摄制组一行人进入大门开始参观。
由于刚才夏有玉的解说词里已经介绍了里面的建筑,大家边走边看各种建筑细节,回忆对应解说词里的内容。
半个小时后参观完毕,摄制组一行人走出大门,乘车离开了香妃墓,前往喀什市中心,去拍摄着名的高台民居。
在车上,花池对钟导说,“伊帕尔汗是香姑娘的意思,是香妃的雅称。香妃于1760年2月被选入后宫,据说当时极受乾隆皇帝的宠幸,赐号“香妃”。”
钟导说,“据正史记载,乾隆皇帝40多个妃子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妃子,就是容妃,举止端庄,美丽聪慧。”
夏有玉问,“香妃的家庭背景是什么样的?”
钟导说,“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在新疆喀什着名的和卓家族。和卓家族是世居叶尔羌的回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他的部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
花池说,“香妃的父亲据说协助清朝军队平叛有功,所以加官进爵。”
钟导说,“香妃的父亲是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又出现了大、小和卓叛乱。
图尔都台吉和自己的部下积极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