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半导体和复合材料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陈国华的话,让顾克铮更加羞愧和尴尬,急忙站起来解释,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整个人跟被责骂的小学生一样,十分不安、惶恐、羞愧等复杂情绪。
最后还是化作鞠躬,“陈主任,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但我还是得给您鞠躬,请您相信我,我已经改过自新了.”
“行了,我们谈话就到此为止,你记住我刚才说的每一句话。”
躲开的陈国华,表情不耐烦地挥手道:
“走吧,出去之后,我给你安排一个技术顾问的身份,从今天开始,你就负责技术层面的教导和协助.”
“目前我们光学材料研究车间已经有两位技术顾问了,他们比伱早来了几天”
“你们三人并不需要分工,因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高级单反照相机的技术研发.”
听到高级单反照相机技术,顾克铮也很快进入了状态。
当即便惊讶了起来:“京城这边能造出高级单反照相机?”
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因为现如今的西方技术和经济封锁,加上北方那边援助的光学层面技术当中,根本就没有高级单反照相机技术。
众所周知,单反相机采用的是反光板和取景器,就可以看到实时的景象。
这种相机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稳定性高、成像质量好,所以会被广泛应用到新闻报道等领域。
而在五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单反相机技术对国防等领域,都有着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这种技术,人家自然不会那么轻易给到内地。
“为什么不能有高级单反?”
陈国华反问了一句,接着两人已经走进了十六号仓库车间里。
正在忙碌中的章济川等人,看到陈国华进来了,连忙招手。
“陈主任,你来得正好,这个35毫米单镜头技术,我们遇到了点问题”
听到赵菊生的话,陈国华笑着走上前,亲自给顾克铮演示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技术。
几分钟后,小问题解决了,陈国华这才把震惊中的顾克铮介绍给了众人。
章济川、赵菊生、万福森等人好奇不已:这又是老陈从哪里找来的人才啊?
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则是有些危机感,好家伙,看来陈国华这次是真的要干一票大的啊。
原本他们都以为陈国华聚齐了北大学子等众多研究员,已经天下无敌了。
没想到还要继续加人。
恐怖如斯啊!
毕竟陈国华本身的技术都不差,加上章济川他们这些人,然后还有顾克铮等人,可想而知陈国华要干的事儿,有多牛了。
“估计这高级单反项目只是开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还是陈国华的目的吧?”
不提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如何猜想,也不说顾毓珍、苏元复、陶延桥等大学生、高中生如何兴奋。
陈国华把顾克铮拉进来这个研究车间之后,对接下来的项目发展,就更加期待了。
离开十六号仓库之后,陈国华就去找段云平了。
后者得知他安排好了顾克铮,当即便喊来刘长佑和范新河两人,让他们抓紧时间,安排一下顾克铮的住所问题。
毕竟此时的顾克铮,行李都还在招待所呢。
过了几天,从金陵来的十七位技术员和助理技术员也都顺利抵达了。
比较有趣的是,此次前来的这些人当中,有十人都是从金陵电影器材厂过来的,还有五人则是金陵无线电厂。
最后两人则是两名高中生了。
老许的命令,金陵电影器材厂不得不安排人北上。
至于说无线电厂更是没话说了,不过他们厂比较大,也不太在乎这几名技术员和助理技术员了。
那两名高中生则是陈国华他七姐的同学介绍的,属于天才型的技术员。
而且很喜欢京城,又没有来过京城,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屁颠屁颠就来了。
只不过,他们表示,只想在这边待半年,半年之后他们就回去了。
陈国华心说,你们要是来了,怎么可能还会让你们回去呢?
因此,陈国华让范新河帮忙,直接把王二虎和李大毛两人安排在厂区后面的合作社那边。
因为吴梦雨她们也都住那边。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王二虎和李大毛两个技术员都还是单身狗。
如果说他们不想找媳妇,那才叫奇怪了。
只要他们在这边安家落户了,那就他们还想回金陵?
难咯!
安排好这些事儿之后,时间也已经进入了八月的中下旬了。
到了这个时间点,距离章济川他们返回校园也不远了。
这一天,陈国华回到家,正在门口玩耍的陈小敏直接扑了上来。
“大哥,大哥,大嫂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终于收到了呀,那可真是太好了,今晚加餐!”
陈国华闻言,顿时笑着说道。
就因为这个录取通知书,于沫离没少担忧。
其实于沫离的性子还是比较独立自主的,只不过她跟陈国华在一起的时间久了,难免产生依赖心理。
加上陈国华在科研层面上面的成果,让她不自觉地有些担忧。
毕竟,如果离他太远的话,她会自卑的。
“嗯嗯,加餐!”
老幺一听,顿时眼睛雪亮,都快要流口水了。
没办法啊,馋啊!
其实家里在最近这段时间,也不是很缺粮。
因为陈国华和他母亲云婉裳两人的粮食和猪肉份额并没有下调。
加上五月份下调之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再次下调了。
所以,情况还算过得去。
除此之外,陈国华和云婉裳两人还是高级脑力劳动者,每月还有一斤半的食用油补助呢。
这可是除了原本六两食油份额之外的补助,真不算少。
就这么平均下来,那么家里九口人,伙食上面自然比一般家庭要好得多。
更别说家里可是有五个人参加工作呢,就只有三小只和陈援朝他们四个孩子没有工资罢了。
所以,有钱!
被小家伙牵着走进院子里,于沫离已经笑眯眯地走了出来,看着他说道:
“国华哥,如果我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北大计算数学系,是不是开学之后,我就能当你的学生了呀?”
这话一出,陈小月她们顿时捂嘴偷笑了起来。
已经她们已经可以想象到这一幕真的要发生的话,肯定是非常有趣的。
到时候说不定,她们都想去北大的教室里见证一下呢。
较早之前,于沫离还在因为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而焦虑的时候。
她就曾经幻想过,如果她改专业之后,能不能进入北大当他陈国华的学生?
想不到她现在还再次问了出来,顿时让陈国华好笑不已。
“如果你真是我的学生,那么我们算什么?”
噗嗤!
于沫离自己直接笑了出来,反倒是陈小月和陈小敏有些莫名其妙。
而喜欢看小人书的陈小梅,却突然在这个时候开口说道:
“我知道了,大哥大嫂你们算是师生恋!”
哈哈!
老二和老幺这才突然大笑了起来,这反应是真的有点慢。
陈国华瞪了一眼老三,这才看向于沫离道:
“茉莉,你的录取通知书呢?我来看看你到底是不是我的学生.”
“为什么不是呢?反正我问过我娘和大娘了,进去北大之后,不管是不是你那个专业的学生,还是可以去听你的课程的.”
听到美少女的话,陈国华翻了个白眼。
看来她是打定主意了,没想到她还这么喜欢这样的怪趣味。
也难怪,她毕竟是十七岁的少女,就算再成熟,也会偶尔有这样古灵精怪的时候。
回到房间之后,陈国华这才终于看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
她考取的是北大医学院药学系专业,并不是中医专业。
其实这个时候的北大,还真没有中医方面的专业。
“那你以后要学习中医的话,只能去京城中医药大学读硕了”
看完录取通知书之后,陈国华感慨道。
于沫离却是哼了一下,傲娇地说道:“谁说的?我就不能自学吗?”
“啊对对对,我们的美少女多厉害呀,肯定可以自学成才啦”
见他这么说,于沫离顿时气得咬牙切齿,举起小粉拳就要打人了。
两人玩闹了一会儿,她这才解释了一下。
由于现在临近开学,所以她也收心了,今天就跟她母亲一起去了一趟京城中医药大学,拜访了一位中医教授季文梅。
季文梅出自传承了几百年的御医世家,从小开始,她就在耳濡目染之下,对中医十分了解。
虽说她没有出过国,但对西医也颇有研究。
并非人人都是鲁迅,可以弃医从文。
更何况季文梅本身就是中医世家出身,当然很难再改换自己的职业了。
做熟不做生。
有季文梅在,于沫离往后学习中医的话,问题并不大。
甚至还能辅助她学习医药这个专业呢。
陈国华听罢之后,不由感慨了一下。
好家伙,难怪说寒门难出贵子,人家这些世家还真是盘根错节,想要学习什么,都轻而易举。
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如何去跟这些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人进行竞争呢?
太难了呀!
不过,他也只是简单感慨了一下而已。
这件事对陈国华来说,也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甚至,他还挺高兴自己遇到了于沫离,往后家里有谁生病了,都不需要去看医生了,找她准没错。
何况想要生病,只怕也难。
每天都让她帮忙号脉,嘿嘿,相当于每天都体验了一次。
上辈子,陈国华就听说过中医的号脉之术,仅凭三根手指,就能断定此人是什么病症。
特别是那些十分厉害的老中医,一套银针、一个脉枕、一张桌椅便可坐堂出诊,而且医术还十分了得。
阎王让病人三更走,老中医能拖到五更。
正所谓三根手指断生死,不外如是。
所以,现在的陈国华,对美少女是非常期待的。
“那就好,那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号脉,学习中医之术,以后传给咱们的孩子.”
“哎呀,你说什么呢?”
于沫离闻言,顿时娇羞了起来,一张俏脸都跟晚霞一样红了。
两人都还没结婚呢,提什么孩子啊?
这计划也太早了吧?
陈国华嘿嘿直乐,道:
“我说什么了吗?你说说,我说什么了?”
一记粉拳打过来,陈国华直接佯装受伤叫了起来。
被骗过很多次的于沫离,还是再一次被骗了,因为她心软啊,舍不得看见陈国华受伤。
也有可能是心里装着他,甘愿被骗。
都说一孕傻三年,恋爱也差不多。
小两口打打闹闹,时间过得老快了,要不是陈小敏来喊他们吃饭,估计他们俩口子还能继续玩闹下去。
这很正常,小情侣嘛,亲热起来的时候,时间过得贼快了。
接下来几天,倒是风平浪静得很。
顾克铮很快融入到了新生活当中,每天都是最拼命的那一个。
得到一众高中生、中专生的追捧和大学生们的认可,让他心中热血澎湃。
他不敢不听陈国华的话,只因为他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尽管段云平只给了他十四级技术员的工资,每月仅仅只是四十八块五毛钱,但他也十分满足了。
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就更不用说了。
在顾克铮进入光学材料研究车间之后,他们两人就已经十分紧张了。
等到从金陵来的十七位技术员,向叔宝和钱伯荣两人只能更加卖力了。
否则的话,陈国华说不定会赶他们离开呢。
在王二虎、李大毛他们慢慢融入材料科研所的科研生活时,八月底也悄然而至,九月的开学季已经近在咫尺了。
这天,陈国华带着论文来到了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办公室。
蔡尚思看到他走进来,幸灾乐祸地说道:
“老陈你每次都不那么走运,夏教授出去开会了呢,哈哈,你要再等一等,最少要半小时吧。”
孙宗鹏已经盯着陈国华手里的论文稿件了:
“话说老陈你这次又送什么论文过来啊?你咋这么高产啊?自从晶体管计算机之后,你就连着发了好几篇论文了”
“对了,老陈,你最近是不是在搞半导体研究啊?你哪里来的精力和勇气干这个研究啊?你不怕亏本吗?”
“万一啥也研究不出来,白白耽误几年时间,你领导不得跳脚啊?”
随着孙宗鹏的话,鲁小石也跟着说道:
“对啊,老陈,半导体材料实在是太难了,你估计没听说过之前物理和化学研究所那边沈教授、陈教授他们的事儿吧?”
“我跟你说,我们在中科院已经好几年了,可是知道不少这个半导体行业内的事儿”
“当初林兰英博士他们回来的时候.”
建国的那一年,内地就已经开始孕育半导体产业了。
五二年的时候,作为内地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以及奠基人,谢喜德博士从麻省理工毕业之后,回到复旦物理系担任教授。
然而当时的内地,根本就不具备创建半导体产业的条件。
直到五三年的时候,半导体被列入了二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774厂建立了。
774厂是专门生产电子管的,当初103计算机的大部分电子管就是这家工厂生产的。
原时空的历史上,774厂后来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显示巨头京东方。
除了774厂之外,还有华北无线电器材厂、京城有线电厂、川蜀宏明无线电器材厂等等,也都是在一五时期陆陆续续建成的。
所以说,五三年半岛战争胜利之后,的的确确给内地带来了很多援助。
虽说是要还债的,但工业基础基本上已经打好了,便也无所畏惧了。
然而,即便是一五期间建设了156个重点科技项目,对半导体产业来说,依然没有太多的好消息。
直到一九五六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改完成之后,确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经济措施。
内地半导体研发和半导体产业才开始建立起来。
但也就是在一九五六年,陈启宏等专家研发出来了晶体管,算是给半导体产业来了一个开门红,并且还实现了量产,然鹅也夭折了。
无他,成本过高,打不赢进口晶体管。
这就是令人窒息的现状。
还有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厂的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
这就是鲁小石、孙宗鹏他们为什么要劝说陈国华的原因。
蔡尚思和商崇新等人也跟着补充了不少,总结一点都是不能够轻易沾上半导体产业,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老陈你今年也才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少,你搞点其他科研项目多好啊,比你死磕半导体,强太多了.”
“如果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成就,现在指定直接继续机械自动化或者晶体管计算机深化、优化等项目发起冲击,也肯定比你跨行去搞半导体容易得多.”
陈国华一直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并没有开口打断他们的话。
如果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那么蔡尚思他们的说法,无疑是最适合的。
要知道,连陈启宏他们这样的专家也都遭遇失败,何况其他人?
而半导体目前的困境,绝非一人就可以改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