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对外的态度 (第2/2页)
但是建成什么样,得由大秦自己定。定然不能太寒酸,但是也不能由着那群蛮夷胡乱搭些帐篷。
东胡王的毡房看似简陋,但其中也有匠人们的不少心思,成本可花费不少。
“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陛下如今倒是节俭了不少。”
秦始皇瞥了嬴腾一眼,“有的地方节俭有的地方便要豪气,外面的都是来大秦讨饭的,朕有必要供着他们吗?”
知道了后世的史书,秦始皇对于来秦朝的使者有了明显的态度。
他要让这些人清楚,大秦虽大,但没有一个铜板是多余的,想要更多赏赐,光带些珍奇玩意可不行。
谁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那片地方是不是满大街都是。
等到影响扩大到足够远的地方,一定会看到不同的面容。
有些事情,还是提前定下,以免之后标准不一。
对内仁政,毕竟这些都是大秦百姓。
对外当霸道,这个时代的外人,只认拳头。
“另外,内史也可推行身份帖的进度了,这件事会在月报上刊登,给黔首们做好介绍。”
照身帖的推行成果显着,清理后的咸阳城安宁了不少。
这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他还是很期待明年的微服私访。
送走两人,秦始皇站到了侧殿的巨大地图上。
这份地图已经比之前更加详细,其中更改了很多山脉走向和河流位置。
就连东侧的海岸线也有改变。
这是在后世卫星图上做的改变,比之往常随意图画的舆图要详细不知多少倍。
漫步在这处大地图上,秦始皇犹如站在大秦的土地之上。
畅想着那里即将发生的事情。
进入秋季,各地已经开始准备秋收。
秦始皇比较期待两处地方的粮产,一处在长春郡,一处在蓝田大营。
长春郡的秋收,会吸引更多的内地黔首前往东北之地。
辽泽的改造需要更多人口。
那里的富饶的生活场景,需要更多的人看到。
同时针对东北各处部族的大会也将在秋末举行。
这是一次很重要的聚首,有老农头坐镇,应当出不了什么乱子。
蓝田大营里的水稻是真正意义上的插秧水稻,这是按照北方耕种条件,进行的实验。
秦始皇期望这片稻田能有一个令他满意的收成,来年的水稻种植,便可以全面推行育秧插秧的方法。
同时今年的秋种也将会改变很多。
堆肥的方法,以及沟垄种植技术的推广,将会提高大秦农田的利用率。
让土地地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沟垄之法自古有之,可是并没有彻底推广开来。
有了报纸的传播力,加上曲辕犁的加持,这个方法可以很快推广至黔首之间。
粮食的增多,将会刺激人口的增长,这点王守阳早已说明。
秦始皇推行新的身份帖,也正是针对这件必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大秦现有的土地是不够的,这便需要开拓更大的领土去承载这些人。
有了后世的地图,也就有了方向,他知道那些地方是良田,那些地方注定荒芜。
最先传来好消息的并非是这两处地方,而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北地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