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又升级了 (第2/2页)
孔子看了看自己的一众弟子,他不觉得自己缺这点钱。
萧盼盼也完全忘记了,人孔老夫子是可以摇人的。
“哦,还有。”萧盼盼突然想到了什么,慌忙的补充道,“您可别想着和我探讨什么经史子集的具体内容,我最多就是读书时看过一点您的《论语》而已。什么《尚书》,《春秋》都没有真的看完过,连《诗经》也只是以前背过一些,现在早忘干净了。”
萧盼盼的这番话让孔子忍俊不禁,也让他管中窥豹的看到了未来世界的教育内容之广博,一个不读经史子集的人却要来谈论时代和社会,莫名间让他品味到了一种荒诞感。
而这种荒诞感的来源,就在于他知道这个未来的女子,哪怕不读那些典籍,也真的可以来讨论一下这些事情。
孔子可以接受萧盼盼的“不学无术”,但在儒学独尊时代的一些文人却有些绷不住了,纷纷觉得萧盼盼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自己能和至圣先师对话,那经史子集里的一撇一捺都要被自己剁碎了以后,拿去问孔老师该怎样解读,问它们有没有四种写法。
幸好萧盼盼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要不然高低来一篇《孔乙己》的全文朗读,刺激一下这些人的血压。
“《论语》是我着的?”也许是当老师的习惯的,所以孔子的问题多少带着点循序渐进习惯。
萧盼盼摇头,“是您的弟子在您去世后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您和您弟子的言行,表现了您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差不多到宋朝时,这本书和《大学》,《中庸》,《孟子》一起被称为四书,也成为了主要教科书。”
“另外,其它三本也是您的弟子和后代所作的。”萧盼盼补充道。
听到这的孔子是很满意的,他再一次看了看跟随自己整理文献的弟子们,看着他们眼中赤诚的光芒,他更加坚信了自己当下的选择,教育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你们未来,对过往的历史了解多少?”孔丘问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萧盼盼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然后他想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四个字,于是她明白了孔子这一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您应该能从我之前的直播中猜到,您希望掩盖掉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都大致复原了出来。也许在精确度上不如您的一手资料,但该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了。”萧盼盼顿了顿,说道,“其实您并不用担心那一切会真正意义上的重演。”
“不会吗?”孔子在面板上回应道,“这后世的野蛮和暴虐似乎并没有减弱。”
“但那并不是夏商王朝的恐怖模式,在周公之后,那个时代就已经回不去了。”萧盼盼思索了片刻,“和所有时代的改革家一样,周公其实并没有去凭空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出来,而是在敏锐的察觉到了社会需求的改变后,定下了符合这一需求的制度。”
“牧野之战就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萧盼盼继续说道,”虽然史书上大概率夸大了双方军队的数量,但商王这边的军队绝对多过武王的军队。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姜尚一老爷子会率军冲锋?为什么武王看见姜尚冲上去了,自己也咬着牙跟着冲了上去?”
“为什么奴隶军在商王亲自压阵的情况下还是崩溃了,为什么商王朝灭亡后,远远多于周人的商人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扑,最后还要被老姬家的人挟持,才弄了一次不情不愿的反叛呢?”
“因为没有人再愿意去接受一个恐怖王朝的统治了。”
萧盼盼定性道。
“无论商朝的灭亡是不是有内斗,是不是有主力不在的客观原因存在,这些都不是根本。根本原因是,天下苦商久矣,从商朝自己的贵族,到其它地区的封王,首领都知道,再不改变,下一个被端上餐桌的可能就是自己了,字面意义上的。”
“周公正是看见了这一点,所以顺势做出了改变。”萧盼盼说道,“超过五百年的实践,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也觉得很好。也是因为超过五百年的实践,社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就需要一个新的周公站出来做出调整和改变。”
萧盼盼喝了口水。
“您为什么一生不被重用,根源就在于这一点,您看见了世道的改变,但却不想迎接这样的改变。这一点上,您不如周公。”
孔子点头,这样的评价他是认可的。思考了片刻后,他问道,“若天下诸侯都不愿意遵守周礼,为什么这天下的变革却只在秦国的身上发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