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活出丧 (第2/2页)
严志德的理由看似合情合理,但李石头和王朝生并未被轻易说服,他们心头的疑云仍未消散,觉得事情远不止这般简单。
在纷繁复杂的案情中,一个疑问悄然升起——如果他的目的仅仅是窃取财物,为何要在严振海家已是一片混乱、生日与丧事交织的时刻,选择更加凶险的杀人手段呢?毕竟,盗窃与谋杀,两者性质迥异,所要求的胆识与犯罪心理也大相径庭。基于此逻辑,严志德的推断似乎陷入了无意义的旋涡。
无论怎样揣测,那个厨子在混乱中偷窃并企图深夜潜逃的事实,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焦点。无需劳烦县衙,两位调查者果断地将已被吓得魂不附体的厨师带回了自己的住所进行审讯。
这名厨师确实已被恐惧所驱使,甫一踏入审讯室,便竹筒倒豆子般全盘托出了真相:他虽身为厨师,却因嗜赌成性而负债累累,这次来到严家任职,视为一次难得的翻身良机,计划伺机行窃以偿还债务。实际上,他所偷窃的钱财并非发生在今夜,而是早在第一天夜里就已经动手。
他原计划在一切平息后携款潜逃,料想无人会对他产生怀疑。然而,严振海突如其来的死亡以及保安团对他的怀疑,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惶恐不安,最终决定逃离现场。尽管急于脱身,但他对那笔不义之财仍难舍难离,于是携带赃物,却不幸被护院当场擒获。
两人经过审讯,深感这位厨师所述内容应属实情,深知杀人重罪与偷盗无法同日而语。就在他们准备就此定论之际,屋外骤然传来阵阵喧闹声。两人眉头紧锁,先是将厨师暂时捆绑在桌边,随后出门查探究竟。
刚踏出门槛,李石头和王朝生眼前的情景令他们心头一紧:严家的三个子女正围在一名女子身边,她正是玉玲珑,此刻她的额头赫然贴着一处骇人的伤口,口中还不停嘶哑地喊着,誓要追随严振海而去。
两人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阵疑惑。玉玲珑对严振海的情感是否真的这般深厚,亦或这背后另有玄机?她的悲切哭喊,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精心设计的伪装?
严家的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玉玲珑搀扶至内室,着手为她处理伤口,并特意安排专人严密监护,以防任何意外再次发生。
严志厚这时走近李石头和王朝生,满脸忧虑地揭示了严家为何如此保护玉玲珑,以及为何他们坚信玉玲珑不可能是杀害严振海的凶手。
原来,在遥远的北平时期,严振海曾经营一家店铺,并在那里邂逅了玉玲珑。尽管她非名门闺秀,亦非寻常烟花女子,而是当时北平名震一时的高级青楼“玉堂春”的花魁头牌。
严振海与玉玲珑两人相互倾慕,感情渐浓。然而,世事难料,另一位有权势的人物也觊觎玉玲珑,不仅强行扣押了严振海,更将玉玲珑从他身边夺走。严振海作为普通的商人,深知自己无力与这样的权贵抗争,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而玉玲珑,这位看似柔弱的花魁,却展现出惊人的决绝与坚韧,连续三次以死明志,其壮烈之举不仅震慑了那个强横之人,更是感动了他的良知。最终,那人被逼无奈,只得释放了严振海与玉玲珑,两人因此得以脱离险境,携手回归乡野,从此过起了平凡的农耕生活。
抵达乡村老家后,玉玲珑勤勉持家,对待严家三个孩子如同亲生,尽管年龄相仿,却承担起了一个家庭主妇的所有责任。在孩子们眼中,这样一个悉心照料家庭、温情脉脉的玉玲珑,无论如何都难以与杀害严振海的凶手画上等号。
随着严志厚娓娓道来那段尘封往事,李石头和王朝生二人豁然开朗,案件背后的复杂纠葛逐渐浮出水面。然而,这一层关系也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尤其是玉玲珑拥有三个孩子的坚定信任,再结合她的过去经历,她成为凶手的可能性愈发微乎其微。
严志厚再次否定了厨师是真凶的可能性,认为他不过是个小偷,缺乏杀害严振海的动机。他提到另有一人虽不在场,却最有嫌疑,这让两人大感惊讶,同时对严志厚的洞察力和智识肃然起敬。他们好奇地追问此人是谁。
原来,五年之前,严振海的一次意外马车翻覆事件,导致同村一名孩童丧生,孩子的母亲因此精神崩溃。面对悲剧,严振海深感愧疚,慷慨赔偿了大量金钱给孩子的父亲。然而,那位父亲并未接受赔偿,而是带着妻子远离家乡,自此杳无音信。这人便是陶艺匠人刘文利。
尽管有了新的线索,两人也不敢掉以轻心。次日,他们将涉嫌偷窃的厨师送往县城接受法律制裁,而自己仍留在严家继续深入调查此案。他们逐一排查所有嫌疑人,遗憾的是,直至最后也没能锁定真凶,甚至连严振海是如何中毒身亡的具体情况都没能找到答案。
在得到严家三个孩子的理解与同意后,两人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准备终止调查。这意味着严振海中毒死亡案将成为一桩悬而未决的悬案,他们未能找到投毒工具,更别提揭露那个幕后黑手的真实面目了。
严振海,一个名震一方的乡绅,六十岁生辰之时,却突发奇想,要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出丧”。这本是一场荒诞的闹剧,却不料真成了他生命的终点。夜幕降临时,他竟在宴席上中毒暴毙,凶手却如同鬼魅般消失无踪。
此事一出,立即在三里五村,甚至十里八乡传得沸沸扬扬。村民们茶余饭后,无不议论纷纷,猜测着这起离奇的命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然而,四年过去了,案件依旧悬而未决。尽管定性为中毒身亡,但毒源何在?投毒者又是谁?这些谜团始终未能解开。
严振海下葬之日,玉玲珑悲痛欲绝,几次寻死,幸得三个孩子拼死相救。时局动荡,孩子们不敢给父亲陪葬贵重之物,只挑了一些他生前喜爱的物品,如茶壶、手串等,作为最后的陪伴。
李石头和王朝生,这两位曾经调查此案的探员,心中始终不甘。他们多次返回村里,试图寻找线索。玉玲珑始终未改嫁,独自守护着严家,而三个孩子在父亲的离世后,由大哥当家,一家人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团结一心。
时光荏苒,四年转瞬即逝。王朝生因姐夫的关系得以升职,不再涉足案件调查。而李石头依旧坚守初心,执着于寻找真相。
某日,王朝生约李石头至酒楼畅饮。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了醉意。酒楼老板精明过人,知道二人身份,特意泡了一壶好茶醒酒。李石头端起茶壶倒茶时,茶壶底部突然脱落,茶水四溅。老板惊慌失措,忙不迭地道歉并擦拭。
然而,李石头和王朝生却呆立当场,目光紧盯着那跌落的茶壶底。李石头猛地抓住王朝生的手臂,两人对视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们突然想起了四年前的严振海中毒案,那个始终困扰着他们的投毒工具,此刻竟在眼前显现。而更令他们震惊的是,他们也找到了案件的动机。
酒意瞬间散去,两人不再理会惊恐的酒楼老板,付了钱后匆匆奔向那个充满谜团的小村庄。
李石头与王朝生来到严家时,恰逢严家三兄弟齐聚一堂。他们开门见山,表明了来意——开棺。此言一出,三兄弟立刻摇头反对,毕竟在他们心中,入土为安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怎能轻易打扰亡父的安宁?
李石头深知此事关乎严振海中毒案的真相,于是耐心解释,开棺是为了查明真相,还死者一个公道。三兄弟听后,面露犹豫之色。
就在这时,玉玲珑走了进来,她沉思片刻后,果断拍板决定开棺。三个孩子见状,也就不再坚持,同意了这一决定。
于是,李石头与王朝生带着严家三兄弟以及几位村民前往墓地。这一举动引起了全村的轰动,村民们纷纷赶来围观。
然而,当众人看到他们打开棺材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检查尸体,而是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十几个茶壶时,都感到十分惊讶。
李石头拿起一个茶壶,询问玉玲珑当天泡茶时是否用的这个。玉玲珑一眼就认了出来,肯定地点了点头。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个茶壶带走,准备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回到严家后,他们开始打听当年那个被严振海压死孩子的父亲的去向。得知这个陶匠名叫刘文利,且茶壶可能存在问题后,他们立即将刘文利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村里人告诉他们,刘文利当年带着老婆去了武汉,但三年前已经回来了,现在就住在村里。李石头和王朝生听后大吃一惊,立刻让人带路去找刘文利。
当他们来到刘文利家时,发现刘文利正坐在院子里,似乎在等人。看到他们到来,刘文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或不安,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以及严家的三个孩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李石头与王朝生正准备开口,刘文利却突然点了点头,平静地承认了一切。此言一出,众人如同被雷击中,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刘文利当年远在武汉,他究竟是如何投下这致命的毒药的呢?
刘文利看着众人,面如止水,仿佛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无尽的悲凉与恨意。
多年前,严振海的马车意外压死了刘文利唯一的儿子,他的妻子因此精神崩溃,变得疯疯癫癫。从那时起,刘文利便视严振海为不共戴天的仇人,誓要为儿子复仇。
严振海有个众所周知的嗜好,那就是收集茶壶。而刘文利,正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陶匠。虽然平日里他只做些瓦器,但制作茶壶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精心制作了一个茶壶,并将一包致命的老鼠药巧妙地封在了茶壶底部。为了掩盖这一秘密,他又在老鼠药上面做了一层底,使得整个茶壶看起来与普通茶壶无异。
严振海因为压死了刘文利的儿子,心中内疚,多次邀请刘文利到家中商谈私了事宜。刘文利便借此机会,将自己制作的茶壶放进了严家。
严振海收集的茶壶众多,他自然无法记起每一个。因此,这个藏有杀机的茶壶便静静地躺在了严家的茶壶堆里,等待着合适的机会。
后来,刘文利带着精神崩溃的妻子搬了家,远离了这个充满仇恨的地方。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茶壶会发挥出它的作用。
终于,在严振海六十岁生日的那天,他拿出了这个新茶壶来泡茶。玉玲珑在用茶叶清洗茶壶时,不小心将下面那层薄底洗破了,露出了一个小窟窿眼。然而,由于下面还有一层底,茶壶并没有漏水。在泡茶的过程中,一些茶水渗入了窟窿眼,与里面的老鼠药发生了反应。
虽然前面的茶水润壶时中和了不少鼠药,但由于窟窿眼较小,里面仍有残留。等到泡了严振海喝的茶时,由于长时间浸泡,里面的鼠药完全被泡开并发挥了作用。
严振海毫无防备地喝下了这杯毒茶,最终死在了棺材中。
而此时的刘文利,早已远在武汉,远离了这一切。因此,当严振海中毒身亡的消息传来时,没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他几年前布下的一个局?他根本不需要在场,只要严振海用到这个茶壶,那他就必死无疑。
他的妻子在得知严振海死亡的消息后,也在一个夜里选择了自杀。三年前,刘文利一个人回到了村里,一直隐居至今。
就这样,悬而未决四年的严振海中毒死亡案,在刘文利的坦白下终于宣告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