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穿针引线 (第2/2页)
“皇后娘娘何必与他们置气,何不劝罢免了他们的宰相之权,看他们还如何嚣张?”
“本宫与陛下提过几次,可奈何这几个人执掌中枢,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连陛下拿他们也毫无办法!”
武三思笑道:“这有何难?无法罢免他们,那何不给他们升官加爵?”
“武郎这是何意?他们得罪了本宫,本宫若再给他们升官加爵,他们以后岂不是更不把本宫放在眼里?”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他们现在已贵为宰辅之臣,若再给他们升官,也只能封些虚职罢了!我们只需向陛下建议给他们封王,然后再让他们放弃现在的职位,等将来他们手中没有了权利,自然只能任我等宰割了!”
“还是武郎你坏,居然能想出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
韦后明白想降其中任何一个的官,都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若是给他们升官,自然无人会反对。
武三思听了韦香儿的话,一脸笑意的将韦香儿揽入怀中,在她耳旁说道:“这就叫坏,那微臣还有更坏的,皇后娘娘要不要试试?”
韦香儿知道武三思要做什么,挣脱他的怀抱,半躺到凤床之上,媚眼如丝的回道:“你以为本宫怕你不成?”
……。
此后韦后与武三思天天在李显面前诬陷敬晖等人,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擅朝政,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
李显与韦后是患难夫妻,听韦后说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相信了她的话。
武三思则趁机为李显出谋划策,“不如封张柬之、敬晖等人为王,同时罢免他们所担任的职务,这样的话,表面不失为尊宠功臣,而实际上又能剥夺他们的权力。”
李显认为这样做很好,就以当初诛杀张氏兄弟、兴复李唐之功封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王,谯公桓彦范为扶阳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己为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为博陵王,并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赏赐上述五人金帛鞍马,只要求他们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天子;又赐桓彦范姓韦氏,让他与韦后同族。
不久李显又任命崔玄暐为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后来又改任他为梁州刺史。
随后李显在韦后的建议下封武三思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宰相之列。而上官婉儿也趁机举荐崔时出任礼部侍郎。
不久,韦后与武三思又诬陷敬晖等人,于是李显又将张柬之降职为襄州刺史、敬晖降职为郎州刺史,将崔玄暐降职为均州刺史,将桓彦范降职为毫州刺史,将袁恕己降职为郢州刺史,而武三思则开始重新掌控朝中大权。
自李显复位以来,最高兴的人莫过于他的小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
她本就是最受李显夫妇宠爱的子女,再加上李重润与李仙蕙死后,她又成了仅剩的两名嫡出,自然是地位非凡!
若非是她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以武三思在武周的种种作为,李显夫妇早就拿他们开刀了。没有动武三思家,反而更加恩宠,一多半的原因就出在李裹儿这里。
所以父皇登基之后,李裹儿不但经常夜宿宫中,而且还在府外购置了私宅,以便自己与武延秀私会,甚至还不把庶出的太子李重俊放在眼里,动辄言语讥讽,有时甚至还敢出手打骂。
这日在外宅的闺房里,李裹儿微闭双眼斜躺在床榻之上,回味着刚才那蚀魂入骨的一幕。
而武延秀则小心翼翼的在身后侍候,就怕不能把这位公主给伺候高兴了!
李裹儿微闭双目叹道:“表兄,你这侍候人的手法可比驸马强多了,本宫当初若是选了你该有多好呀!”
“能让殿下开心,是延秀的荣幸,只要能与殿下在一起,无论让延秀做什么,延秀决无怨言!”
“你也老大不小了,终归是要成家立业的,难不成还会就这样偷偷摸摸的陪本宫一辈子不成?”
“这有何难?只要殿下愿意,我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你这话是何意?难不成本宫还可以一女嫁二夫不成?”
武延秀回道:“一女嫁二夫自然是不成,可若是殿下成了皇太女,纳几个面首,试问天下又有何人敢反对?”
“皇太女?何为皇太女?”听了武延秀的话,李裹儿顿时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