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祸水东引 (第2/2页)
想到这些,冯亭将剑横在自己脖子上,紧接着,自刎了。
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的最关键人员,冯亭,在赵军投降以后,选择了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韩王山,大粮山两处赵军的全面投降,让廉颇和赵胜率领的赵军援军,也彻底失去了继续作战下去的最大原因。
廉颇在得知长平战场的残余赵军投降以后,便率领六万赵国援军,撤退了。
之前,赵国为了救援长平,陆陆续续征召了十几万援军。
可是,廉颇率军强攻良久,却连百里石长城一线都没有突破。
而在连续半个月无法取得突破以后,廉颇其实已经明白,长平战场的被围赵军,已经没有救援的可能。
于是,廉颇就征召起来的赵国援军,大半派去了武安,皮牢,太原等地,以加强这些地方的防守。
随着长平之战结束,秦军必然会继续东进。
邯郸距离长平仅仅只有四百里。
如今,挡在邯郸前面的,只剩下了皮牢和太原了。
而,晋阳地区,对于赵国同样重要,秦国很可能会在占领长平以后,继续向晋阳地区挺进。
此外,长平虽然丢了,可是,上党地区还有很多地方,在赵国的控制下。
这些地方,都需要赵国驻军。
于是,为了保证邯郸的安全,廉颇将赵国援军分散布置在了多个地方。
在长平战场附近,廉颇仅仅保留了六万人。
而随着,韩王山和大粮山的赵军投降,廉颇也知道,继续待在长平附近,很可能被回过神来的秦军吃掉。
长平之战赵国前后已经损失了几十万人。
接下来,如果秦国进攻邯郸,那么,赵国根本无法调多少军队。
现如今,自己手上的六万赵军,算是赵国为数不多的可战之军了。
于是,廉颇在确定长平赵军投降以后,立刻率领六万赵军,返回了邯郸。
以准备保卫邯郸。
……
“王龁,赵军还有多少人?”
“回上将军,韩王山残余的赵军,大约在十二万人左右,加上大粮山的九万多人,赵军还有二十一万余人。”
“大粮山储备的粮食物资还有没有损坏吧?”
“没有,守卫大粮山的赵军主将,是个明白人,没有摧毁大粮山的粮食,物资,我军目前已经顺利接收大粮山的赵军粮食和物资。”
“赵军在大粮山的粮食和物资,足够我军二十天的用量。”
“我军损失如何?”
“我军也损失不小啊,赵军战力强悍,死战不休,我军包围赵军期间四十六天期间,损失了近八万人啊。”
虽说相比于赵国的损失,秦国低很多。
但是,要知道,在包围赵军期间,赵军不但没有地理优势,还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
在这种情况下,秦军依然付出了八万人的代价,损失可谓是不小啊。
“赵军战力确实不俗,如若不是赵括领兵,此战我恐怕无法赢的那么轻松啊。”
pS:关于冯亭的描述,是因为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有祸水东引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