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科 (第2/2页)
“大哥,让宋濂写了吧,我没理由为一个可能拐走我女儿的小子开这个头,不对,不管他是不是小满的朋友,我都不能开这个头,新朝第一榜,要的是人才,不是那些有背景的绣花枕头,会试是必须要参加的,而且要比殿试更难,将浑水摸鱼的全踢出去。”
“我作为群臣之首,位列公爵之上,必须要率先开这个好头,让其他的将军大臣们也看看,死了这条心。”
听了李星寒好话,朱元璋拍了拍手:“我就喜欢你这个性子,那就这么办,堂堂歧王都没给自己姑爷走后门跳过会试,我看他们谁拉的下这个老脸跟我开口!”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早上,让驿使将榜文贴到我们所有的土地上,不拘一格,有身份的,没身份的,若是觉得自己有本事,都能来参加这次会试,而你,我的兄弟,你明天亲自去应天府城门前张榜,昭示新朝恩科。”
“是,大哥。”
“先别急着走。”朱元璋喊住了要离去的李星寒,“你去趟东宫,让标儿亲自写这榜文。他的文采我是知道的,已然有些超过先生们的势头了。”
李星寒离开朱元璋的寝宫,到东宫找朱标写了榜文,背着布筒离开皇宫。
次日一早,李星寒带着亲兵卫队来到城门前,朱红色的常服格外显眼,人们在看到了歧王之后,缓缓的围了过来,看眼前足足聚集了几百人之后,李星寒从布筒掏出榜文,贴在城门告示栏里。
“陛下圣恩浩荡,于洪武四年春,举行恩科,吸纳天下士子入朝为官,诸位回到城中相互转告,让那些有资格考试的,就要开始准备了,参加会试的条件,这榜文上面都有写,大家慢慢看,我先走一步。”
在亲兵的护送下,李星寒离开城门,人们一拥而上,开始阅读起榜上的文字,有人离开有人过来,不到半个时辰,榜文前的百姓陆续散去,大批的读书人挤在前面热泪盈眶,自己的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一个机会,而且这次机会还是那么的简单,只要年纪够二十,且不超过四十五岁,都可以参加。
最最主要的,是跳过了院试和乡试。
不知道是谁带头,这些读书人在榜文前跪了一地,不断的高呼吾皇万岁,这一句句吾皇万岁,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让太监叫来朱标,开始嘱咐朱标执掌恩科的注意事项。
翰林院外,宋濂面色不善,捏着誊抄下来的榜文低声骂道:“好他个李星寒,这么多年的交情,从吴国公时期我们就在一起为官,到了现在,都不给你写一封举荐信,还得等我来写,看样子他是故意刁难你,文远,你先回家,等我去找他好好说道说道。”
宋文远拉住了气冲冲的宋濂:“叔父不要小题大做,我毕竟是个晚辈,城中对殿下的说法我有了解,也见过殿下,深知殿下不是这样的人,若是我没猜错的话,殿下不写这封举荐信,是为陛下所考虑的,毕竟殿下不开这个先例,你们这些大臣和公爵,谁敢先去给陛下递交一封需要御笔批复的举荐信?”
这话让宋濂有些哑火,李星寒为朱元璋着想,这是元老们都深深知道的,捏了捏手中的榜文,一跺脚朝着翰林院走去。
“叔父去哪儿?”
“唉,给你写举荐信,之后送到礼部去。”
看着宋濂走远,宋文远笑了起来:“这叔父,为官这么多年,这点都看不透。殿下之所以是殿下,就是因为这些你们觉得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恰恰就是这些,陛下才能感觉到心与心的距离。”
摇着头离开翰林院,宋文远朝着忠武伯府走去,看了看日头,世子估计快要到了,幸好李星寒只让自己给安排了半天课程,剩下的半天,自己还要温习,以备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