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陈德良 (第2/2页)
陈德良借养伤期间适应这个年代,唯一的安慰是这个身体哪怕是还未恢复也可以感觉到其体内的澎湃力量,和前世亚健康状态的身体相比是天壤之别。
陈德良本就是随遇而安的性格,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坦然接受命运。虽然现在能开挂般知道后面历史的发展,但是战争可不是开玩笑的,陈德良自认不是军事天才,也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他只想好好活着,顺便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民国。
跟着李中仁混起码在前期活着还是能保障的,毕竟李中仁最后干到了代总统,巅峰时候新桂系拥兵四十余万,甚至抗战期间直接指挥过百万级别的战役,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陈德良在还没有新的想法前,先跟着新桂系走。
李中仁的得力干将钟祖培颇为欣赏陈德良的勇猛,向李中仁要人,李自无不可。陈德良伤愈后就听命于钟祖培的第二纵队,任连长。
钟祖培喜得猛将,将一整满编连归陈德良指挥。连队足足一百二十人,都是体魄健康的好男儿。
陈德良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怎样混乱的年代,不是刀俎,便只能沦为鱼肉。他也渴望在这个年代留下自己的痕迹,打定主意把这个连队当作班底,好好经营。
一支部队如何保证战斗力,训练有素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装备精良也不是第一要素。对陈德良来说最重要的是令行禁止,对指挥官高度的服从。
所以基层干部就是关键一环,在还没有足够的威信统领全连时,班、排长的人选就至关重要了。他打算采用三三制,连内设三排,每排三个班。
陈德良觉得此时听话就要排在能力前面了,毕竟初来乍到,能力越强,就越不容易收服,而陈德良想要尽快彻底掌握这个队伍,就只能任人唯亲了。
于是三位排长全是之前的老部下,且在战场上为陈德良所救过,可谓过命交情。陈德良本来就是有恩于他们,现在又提拔为排长,忠诚方面无需多虑,必然是死心塌地追随。
排长选定了,班长也就不难选了,依旧要听话优先。但是陈德良认为三个班尽是庸碌听话之辈也不行,于是再由排内推选出两位德才出色的士兵任命为班长。
一通人事任命之下,这个连队已经初步掌握了,再偶施恩惠,奖罚分明,关键的是陈德良能以身作则,那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就形成了。
有了人,还得有枪。连队大部分人有枪,但是这和陈德良的目标相比差得太远了,而且枪的品种也五花八门,有一杆汉阳造已经是最精良的装备。
大部分都是清营留下的破旧武器,甚至还有清末光绪年间进口的11毫米口径毛瑟m1871单装步枪和m1884连珠步枪。然这已经是钟祖培的破格发放了。
陈德良纵有千般想法也只能屈服现实,那就是缺钱,没有钱寸步难行。现在正是李宗仁最困难时期,保证士兵伙食就已让其焦头烂额了,更别说想要发军饷。
部队没钱,陈德良只能另寻办法,经常借操练兵马为由,出大山剿匪,他们有好枪,有粮食、有钱财。
也不知道是穿越的福利还是灵魂引起身体上的变化,陈德良发现自己的恢复能力极强,上次受的致命伤居然一个月便痊愈了。
他偷偷实验过,反应能力和视力都比原来要好,本就勇力过人,寻常人对付十个八个不在话下,现在身体各项素质全面提升后更是实力大增。
定桂军有几千人,陈德良自觉现在无人可匹敌。这也是为什么陈德良热衷于去剿匪,虽说刀枪无眼,但是陈德良对危险的预警已经足以使其作出回应。
安全不成问题,就想要折腾。能收获粮、财、枪,还能借机练兵,这土匪在陈德良眼里看来就是新手村里的练级小怪,多多益善。
每次出战,陈德良总是奋勇当先,麾下士兵备受鼓舞,折服于陈的勇猛。缴获的钱财陈德良会论功行赏,将士用命,自然攻无不克。
现在这支部队已经烙上了陈德良的印记了,说是如臂使指了,可能是李中仁亲自来,也未必有陈德良的话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