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 (第2/2页)
听着外面李春兰吹牛,她压根不想理。
她觉得李春兰这种人,再咋发达,那也改不了骨子里的那股子没文化的粗俗劲儿。比不上城里当工人的大姐李春霞明事理。
她不屑于和这样的人搭话。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她始终认为,这个厂开不起来。
苏家的悲惨命运,是注定的。她还是少掺和。
所以听到李春兰拒绝帮她安排工作,她立马就朝着外面喊,“不用,我不去!”
李春兰道,“看吧,妈你白做好人了。”
李母也是无语。
她瞅着儿子也在镇上上班,到时候媳妇也去了镇上,不就能做个伴儿吗?到时候让他们在镇上住,多舒服啊。
多好的年轻人,咋就不知道上进呢,她年轻那会儿有这机会,做梦都梦笑醒。
李春兰目的达到,也不多待,嗑完手里瓜子就走了。还不忘了叮嘱李母,万一有人求上门来了,别答应。特别是那些说过老苏家坏话的,一概不要。
然后潇洒的骑着自行车走了。
她寻思着自己这也算是为大妹干活了,回头苏浔大妹回来,咱是不是也要表功啊。
……
苏浔正在敲锣打鼓给公安局送锦旗,然后发现又有进账。
昨天一天进账速已经少很多了。毕竟小霍村也不是全村都恨老苏家,总有那种不喜欢也不讨厌,关起门过自己日子的人。还有一些孩子也不懂这些是非。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老苏家这厂开不起来。
所以小霍村这个潜力开发了一大半了。剩下空间不多。估计还要自己回去再加把劲儿才能彻底开发潜力。
现在新的进账,大概是别的村了。看来老苏家的人办事还是不错。让他们宣传了,还真的有在做。
也就关注了两眼,苏浔又专心眼前的事儿了。
这是昨天定的锦旗,加急定的。今天早上就拿到了。特意等到上午大家都上班了,才送过来。
前面苏浔坐在小汽车里慢慢开着,后面敲锣打鼓的乐队跟随,最后是舞狮队,边走边舞动狮头。
这阵势一出现,立马引起沿途大街小巷的住户和路人的注意。
这是一个没有小视频的时代,想看热闹就只能碰运气了。逮着一个,那自然就跟到底。
于是一群人跟到了公安局院子外面。当然没进去,在还在院子外面敲锣打鼓。
局里的公安同志看到这阵仗也是惊到了,一窝蜂跑出来看。
高公安看到了从车里出来的苏浔了,又看到苏浔双手托着的锦旗,立马就知道咋回事了。
他走上前去问,“苏同志,你这是……”
苏浔道,“我前两天终于和我的亲人见面了。完成了我爷爷多年的心愿。我心中十分欢喜,也十分感激。因此回来之后,就希望能做点什么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我原本准备送领礼物,可有人告诉我这不合规矩。因此,我就制定了这面锦旗,所有的感激,都在这面锦旗上面了。”
说着,将锦旗送给高公安。
“请公安同志接受我诚挚的感谢!”
高公安哪里敢接啊,“等等,你等等。”
说完往后面一看,果然,局长也出来关心情况了。
高公安立马跑过去汇报了情况。
局长笑着走过来,亲切的和苏浔握手寒暄,“你的故事我们都听说了,能够帮助苏同志你完成心愿,这是我们公安同志们的职责。你也太客气了。”
“感激和职责是不冲突的。你们帮助了我,我就希望能表达感激。希望你们能够接受这份诚挚的感谢。”
局长开怀的笑了起来,“那行,那这面锦旗,我们局里就接受了。也感谢苏同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说着看了眼旁边。“老高,你过来。这面锦旗应该由你亲手来接受。”
高公安这才走过来,郑重的接受了这面锦旗。
宣传科的于晓英立马拍下拿锦旗的这一幕。
外面的鼓乐队敲打得更响亮了。
最后,苏浔又和局长以及高公安三人合照一张。
高公安拿着锦旗站在中间,局长和苏浔站两边。
咔嚓一声,结束。
于晓英看了眼照片,觉得这照片很适合刊登。
可惜了,自己的稿子已经发表了。
现在局里应该都看得到。不过报社那边还准备刊登一起这个新闻,正好把这个加上。
这边,舞狮队伍和乐队已经散场,局长还在和苏浔寒暄。
苏浔的情况,他是知道的,今天早上宣传科发表的内刊里面就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报导。局长正好奇苏浔这个人呢,对方就来了。自然抓紧时间了解了。
倒也不为别的,而是探探对方的底。作为东州市的市领导之一,乔局长也有一颗为东州市建设出点力的心啊。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回来探亲,那也罢了。可这要有能耐办厂,那就不一样了。
要是因为自己的疏忽,错过了这么一个机会,那以后其他人不就会觉得他这人办事不靠谱吗?
他试探的提起了今天看到的内刊消息。
“看样子苏同志准备在我们东州市长待啊。”
苏浔道,“这是我爷爷魂牵梦系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我希望能在这里建设我的故乡。”
听到这话,乔局长笑了起来,“好啊,要是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我们东州市何愁建设不起来。不知道苏同志准备什么时候办厂,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吗?”
苏浔道,“这倒是没有,昨天晚上我已经给我们家族的公司打电话,让他们给我送技术和设备过来,后续就是和当地政府谈具体合作的问题了。”
乔局长闻言,立马问,“你们家族在国外,具体是做什么的啊?难道也是做塑料的?”
苏浔道,“各行各业都有投资。比如计算机、通讯、酒店等……塑料厂只是我们很小的一个项目。也是要开办塑料厂,我才想起来我们家有投资这个。”
这话听在乔局长耳朵里,有点震耳朵了。
原以为是个有些家底的,没想到这家底实在厚实啊。
乔局长顿觉得自己工作不仔细。人家早就来公安局报到过了。他竟然没引起重视。以为对方就一个人回来寻亲,大概也不是什么大家族。而且听说也是贫农出去,只是恰巧富裕了。也不会积累多少家底。毕竟财富是需要几代人积累的。
没想到……
“你祖父能力不小啊。”乔局长感慨道。然后心中也是有点怀疑苏浔的话的。
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可知道的,之前有些旧社会的大资本家出国了,也只是说过得富裕,在国外其实也挺窝囊的。
苏浔笑道,“我爷爷总说他这辈子的运气都在后半生了。当初手里的一笔钱投资出去了,没想到投资的项目全都发展很好。这些年下来成果颇丰。不过我认为,我爷爷这也是眼光独到。”
“没错,眼光独到啊!”乔局长听到苏浔的说法,觉得可信度增加了。
如果运气好到了这份上,那发财确实也不难了。
而且他也不再纠结苏浔话里几分真。毕竟以后苏浔是要在这里开厂的。只要人家拿的出技术和资金来,那她说的话就是真的!
这事儿一定要上报!
他试探的提到,“苏同志要在东州市办厂,那我们得尽尽地主之谊了。到时候我们外事部门的同志可要好好招待苏同志你了。”
苏浔道,“我这次初步投资只定在平安镇,所以规模不大。倒是不好小题大做。”
“投资的事儿哪里谈得上小题大做?要是招待不周,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失职了。”
苏浔闻言,就只好道,“只要不给本地添麻烦就好。”
和市级领导接触,也是苏浔计划之中的事儿。比如昨天在朱总办公室打电话,以及今天大张旗鼓送锦旗。都是要让人知道她这个么个人。
她虽然是准备在镇上去投资,可她也不知道平安镇的领导是个什么样子的,也许人家为了发展,欢迎投资。大开绿灯。那自然好。
可万一遇到个性比较固执的,不愿意接受改变的。那苏浔难道就不办厂了?当然得办,到时候就可以找市里领导帮忙了。
只是她既然初期拿不出太多投资,自然不能主动上门和人接触。主动接触还不主动拿钱,显得她比较渣。
但是如果对方自己找上门接触,那就不一样了。
比智商情商,苏浔自认为比不过这些人,但是这不是还有套路吗?经历网络轰炸的时代,苏浔脑子里可不缺套路。多少前辈用成功案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自古情深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
在省城该办的都办了,苏浔准备去平安镇找当地镇领导探探他们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