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去西安的火车上 (第2/2页)
“跟你现在做的事情一样,学习一下新的机器,然后去维护机器,月薪至少300。”杨易说道。
300?这个数字把左富明震惊得下巴快掉下来,现在左富明的工资是每月32块6毛。
杨易这一路本就准备做个散财童子,但是钱总是要花在刀刃上才有意义。花在胖哥和大姐的身上,杨易觉得很有意义,区区2000就可能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第二天早上,杨易写好了歌谱,写了两份,同时交给了胖哥,胖哥会意。中午,火车到达了西安站,下车的时候,杨易塞给饶立丽一个信封,里面也是2000元,委托她交给生活极度贫困的救火英雄俞淑娟的家属。
杨易需要在西安查找丐帮的踪迹,有的是时间去找邓胖子,因此也就不急着帮胖哥落实,准备自己找了个招待所住下了。
看着杨易远去的背影,饶立丽呆若木鸡,这个土豪哥还真的壕无人性啊!这样一笔巨款就交给一个萍水相逢的人?
同样万分惊讶的是那个奶孩子的大姐,她接起信封的手都是颤抖的。幸运就这样毫无征兆地降临了,她的人生肯定也会完全不同了。
杨易来到了南大街,这里是西安最繁华的街道了,也是丐帮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杨易找了个电力局的招待所住下,房间位置很好,在二楼最里面,杨易只需要翻窗子就能够轻松地翻过围墙到达大街上,而且位置很隐蔽。
这电力局的招待所还有两个个牛逼的地方,到一楼可以打国内长途!二是招待所用的电箱竟然支持高达50安培,支持超大功率的用电量,看来任何时候,电老虎都是最牛的。
既然那么方便,杨易就先打给邓胖子,安排好左胖子的事情。在西安就有邓胖子的触角,事情轻松地搞定了。
杨易第二个电话打给了武汉刑警队的罗代兵,他们肯定会派出人跟西安警方合作,去端那个丐帮的老巢。杨易需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大致行动,免得自己的行动破坏了警方的行动,其实是杨易要避开警方,他才好出口恶气。
警方果然还是老办法,派出侦查员排查。杨易松了一口气,这样他的机会很多。杨易同时得到一个消息,那个米有田死了,都熬不到三天!杨易知道,他们肯定是动刑了,嘿嘿,死就死吧!
第三个电话,杨易罕见地直接打给了大王钱进。钱进接到电话很是惊讶,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小王就不会拨打的号码。
“小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钱进不敢怠慢。
“大王,我现在在西安,不过我需要您帮忙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华夏非常重要,我只能请您帮忙了。我想拨款1亿元,在长沙的366医院建立一个新型医疗设备和新药的试点。条件是我们要完全控制366医院,包括366医院以及其周围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我们都要能够完全控制。”
“能知道为什么么?”大王说。
“我不能说,不过如果你能做到,我将对这个医院每年拨款至少1个亿人民币,提供国外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药物,而且会持续拨款一直到2000年。记住,我们要完全控制,包括那里的人事安排,业务推广,特别是基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做。”
“我去请示一下,你过2个小时打回来。”大王听得出问题的严重性。
两个小时后,杨易再次拨通了大王的电话。
“两个方案,一是将366医院改成解放军总后勤部直属的军医院,同时配备一个支持战场急救和战地医疗的研究所。第二是做成一家带有研究性质的军方的疗养院,这样人会比较少。”钱进说道。
“第一个方案吧,我本来也需要有个地方能够推广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如果是要做成研究所,我每年再投1亿元人民币。”杨易嘘了一口气,这样很好,既能够保存好马王堆古墓,又能有个根据地,让他“发明”出前世很多好药。
大王敏锐地察觉到,杨易要保护地下的某些东西,不过他知道,杨易愿意花大价钱,那肯定这东西现在不能见光。
很快,大王调来了杨易的老熟人方钢,他将成为这个军医院的最高领导。医院将马上获得高达2亿人民币的经费,他得到的命令是,人可以换,要全军最好的,但是10年内不能在这个地面身上动土。
既然说开了,杨易提出,他将每年为故宫博物院每年提供5亿元的经费,加强人力和物力,全面升级对这些国宝的保护,同时以故宫博物院的名义向全国购买文物。中国的文物保护,现在还是处在一个很粗放的过程中,很多国宝由于管理的疏忽,损毁或者遗失了。
杨易的这个举动,其实已经告诉大王他要366医院的原因。
这时,西安火车站下来一个乘客,他戴着一副黑边框的眼镜,一副工程师的样子,彭俊来了。
彭俊改变了侦查的方向,不再在京广线上来回摸排,他要去到案发的地点,兰州。不过,他的运气很好,他在火车停站西安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应该是金涛!虽然她现在是长发,穿着白衬衫,军裤。
彭俊立即下车追击,但是,他跟丢了。
彭俊并没有注意到,有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跟他乘坐同一列火车,也在西安下了车,这个年轻人拿着一个公文包,小心地护在了胸前,一看就是个唯唯诺诺的技术人员的样子。他就是三王中的智囊,王青云。他知道彭俊是谁,但是他有不得不来西安的理由,而且他相信,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
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
“哎呀,小岳同志,这一路真的太感谢你啦,要不是你帮忙,我真的搞不定这两个孩子呢!”王青云旁边的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连连感谢。
“张师傅,小事一桩,我很喜欢孩子,他们都很可爱,很好哄的。”化名为岳三春的王三客气地回答。
“小岳同志,有空你一定要来我们研究所找我,我好好尽一下地主之谊。”张友山真诚地说。
“一定一定。”王三客气地与张友山告别,消失在了人流中。
“这个世界真是好人多啊!”张友山感叹着,拉着孩子出了站。
“这里,张工,这里!”一个年轻人快速过来,接过了张友山手里的皮包,抱起了一个孩子。他们上了一辆吉普车,快速离去了。
张友山跟王青云坐在一个卡座,他只买了一张票,却带着两个孩子,这一路确实很是狼狈,幸好他遇到了王青云,他主动帮张友山分担了一个孩子。倒不是王青云就那么的喜欢孩子,而是他得知张友山是一家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这次是请了假,带着两个孩子回去广西老家奔丧,好不容易才折腾回来。
“张工,你这次回家顺利吧?”年轻人开着车,随口问着。
“嗨,这次啊,差点全家都交代了!”张友山语出惊人。
“怎么回事?”
“嗨,回到钦州,遇到了客车失火,我跟两个孩子眼看就要被大火给烧死了,幸好啊,来了个英雄,把我们都救了,哎,真是万幸啊!不过啊,你知道救了我们的是谁么?”
“谁?”
“嘿,说出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就是现在很多热门歌曲的作者,秦大耳!哎,我们也是后来才得知的,真是个少年英雄啊!”对这次的遇险,张友山能吹嘘一辈子。
“《鸿雁》的作者秦大耳?是个少年?”年轻人一边开车一边觉得难以置信。
“唉,是,如假包换,最多17岁!”张友山于是给同事讲述起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和从天而降的救人英雄,听得年轻人啧啧称奇。
王青云在一个不起眼的招待所住下,很快换了装束,成为一个身穿蓝色工衣的年轻工人,快速出了门。他来到了一个工厂的侧门,有节奏地敲了几下,随即进了门。
“三弟,怎么样,这次顺利么?”一个光头汉子问道,他是老二王青松。
“还算顺利,不过差点被狗咬到。”王青云说。
“没有尾巴吧?”老二问。
“放心,没有。这次我们的路算是走通了,东西后天晚上到,下来要考虑怎么大量地走。大哥那边没有问题吧?”
“没问题,他们说了,有多少,要多少!”
两兄弟碰了碰拳,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