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又成临沧过客 终为班卡教师 (第2/2页)
廖文刚在宿舍里喝了一会儿开水,正要下楼,四个穿着显得洋气的青年上楼来,嘴里都操天津口音,廖文刚主动招呼道:“天津的朋友们好!”几个青年都说着“你好你好”,伸出手来,廖文刚和他们一一握手说:“我叫廖文刚,看来,我们都要一起在德党工作了。”瘦高个指着胖乎乎的和个子高大的两个说:“他们两个在德党完小。我们两个”他指着左边的那位长得矮墩墩的说,“在永康完小。”身材微胖,皮肤白皙,面目很像个女孩儿的握着廖文刚的手说:“我叫王藏珍,分在德党完小。”另外三位也作了介绍,个子瘦高,面目轮廓分明,显得诚恳的那位叫尤庆璋;长得矮壮,显得有些圆滑世故,年龄三十上下的叫史以举,个子最高大,满脸有络腮胡,却刮得干干净净的叫张世荣。尤庆璋说:“你最好马上去人事科,你们转业军人,好像已经有了一个分配方案。”廖文刚说:“谢谢。我马上去。”
廖文刚问尤庆璋:“人事科在哪里?”他笑道:“德党,划一根火柴都可跑三转。只有两条街,车站到招待所是一条街,你看,出招待所大门,右手边有一条向下倾斜的路,下去就是供销社、旁边有座楼,就是县政府。人事科在二楼。”
廖文刚就沿着那条有些倾斜的路往下走,果然转弯下去就是供销社,似乎到处的供销社都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米来长的铺板堆在两头,中间还有两扇活动的门,门上挂着“永德县供销社”的大牌子。进门靠里、靠边是柜台,上面放着各色布料,柜台里放着百货。有三三两两的人进进出出。供销社对门是餐馆、书店,供销社,再走几步就是一座楼,只有四层。门口的吊牌上,分明写着“云南省永德县人民政府”,和这个牌子并排的是“中国共产党永德县委员会”。
廖文刚走进了二楼人事科办公室,没有人,办公室外面的过道里一个个子矮小的女同志,打量了一下这位年轻的转哥就问:“有事吗?”“我来报到听候分配。”“张科长在地里劳动,就在这幢楼的背后。”廖文刚于是下楼来,从楼右侧出去,沿着一条炭渣路走,先看见食堂,在楼背后小路的右边;一块地,在小路的左边。地里只有一个人,上身穿背心,下面穿着长裤,蓝色的,已经洗得灰白;左脚挽到膝盖头,右脚大约是挽起又散下去了,膝盖头上,竖着缝了七八寸长的一个深蓝色的疤。他正手拿锄头,埋头挖着小坑。
“张科长!”廖文刚喊声一出,张科长立即放下锄头,抬起头来,走出了菜地。“我是廖文刚,来报到。”“啊,好好。一路辛苦了!”这张科长个子瘦高,脸瘦削,像抹了一层灰,似乎几天没有睡觉似的疲倦,张科长在前面引路,到了办公室,说:“坐,坐。”并把本来放好的凳子抬动了一下,表示“请坐”。廖文刚说完“谢谢”,张科长已经从暖水瓶里倒好了一盅开水,放到了廖文刚面前的桌子上。
张科长口里念着“廖文刚”打开了抽屉,拿出几张纸来看了一下,就开始说话,说的什么,廖文刚可大部分听不懂。他讲了四五分钟,看意思是在给廖文刚做思想工作。廖文刚听清了“帮卡完小”,那里差人,等着上课。廖文刚问:“什么时候去?”“我马上办给手续,给他们去电话,来人接你,明天,有两个天津知青去永康,你们一路,坐一个货车去。”张科长办好了手续,廖文刚接过一看,原来那地名叫“班卡。”廖文刚想,教书也有趣。于是高高兴兴地和张科长握过手,回到了招待所。
廖文刚要把他的分配消息告诉四个天津人,可他们都出去了。廖文刚想起了刚才看见的书店,于是向书店走去,想买几本关于如何当好教师的书来看。书店特小,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营业员,廖文刚把摆在书架上的书名都浏览了一遍,他想要的书,一本也没有。营业员却非常热情。男的问:“小伙子,要什么书?”女的说:“如果没有,可以登记在这里,我们以后去进。”廖文刚说:“想看看怎样当教师的书。”“你是新调来的教师?”男的问。“是的,才分到班卡。”女营业员说:“以后进城,欢迎来买书。”“谢谢。”廖文刚出了门。
这时正有一群支边青年从县政府那边过来,廖文刚看见有尤庆璋、史以举就上前去打招呼,然后说:“我分到了班卡完小,听说明天早晨,你们要去永康,我们一路了。”大家都答应着“行”,就一路回招待所去。从一路的摆谈中,廖文刚了解到,他们都是天津的社会青年,是来这里支边的,他们的身份是支边青年,还不是后来意义上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史以举问:“廖老师,你的工资是多少?”廖文刚说:“我看了工资介绍,是44元。加上粮差1元5角,就是45元5角。”“那比我们多多了。”尤庆璋说:“军官,当然不同。”廖文刚说:“我不是军官,是解放军外语学院毕业的。”史以举说:“大学生,更不简单,我们都是初中生、高中生。”
第二天吃过早饭,留在德党工作的支边青年,王藏珍、张世荣都来相送。其中还有一个女的,他们给廖文刚介绍说:“她叫傅文宝,留在教育科当会计。”廖文刚说:“那太好了。”傅文宝说:“好嘛?就我一个人。”廖文刚就和天津支边青年们一起,把行李从车站取出,向货车上搬。大家七手八脚把廖文刚的两口箱子和黑提包都搬上了车,然后大家握手告别,廖文刚和尤、史二人上车而去。
德党地势高,回永康几乎是一路下坡,车开得快,尘土飞扬。到了永康街,三个人都灰尘满面。货车停在永康饭店门口,廖文刚一下车来,耳朵顿时失灵,什么也听不见了。过了十来分钟才恢复了正常。永康小学一行五人来迎接尤、史二位,大家一一介绍毕,中等个儿的杨校长,笑盈盈地告诉廖文刚:“班卡和永康是一个辅导点的,以后要经常在一起学习。班卡完小来迎接的人已经出发,还有60里山路,只能明天走了。今晚,廖老师到我们学校去住吧。”廖文刚说:“谢谢杨校长。我就住永康饭店吧,搬行李方便些。”校长回头对饭店里喊道:“小杨,给廖老师安排一下,我们好搬行李进去。”立即有一个胖胖的姑娘跑到公路上来:“哪位是廖老师?”廖文刚说:“我,廖文刚。调到班卡教书。”“就喊我小杨吧,廖老师,你就住楼下三号间吧。”廖文刚说:“谢谢。”
大家把廖文刚的行李搬进三号间,就告辞而去。廖文刚左手握着尤庆璋,右手握着史以举说:“谢谢你们,后会有期。”史以举说:“我们相逢在天涯,都是兄弟。”尤庆璋说:“来日方长,不必言谢。”
廖文刚等大家走后,才舀水洗头洗脸,洗了三盆水,水都还是浑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