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驾驶员 (第2/2页)
要知道,在冷战的巨大压力下,德意志第二帝国逐步放宽了对盟国工业展做出的种种限制。比如在战争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明确要求,所有从前俄国独立出来的国家都不得展重工业。可是到七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不得不废除这条规定,即允许这些国家展重工业,后来还扩大到了军事工业。
说白了,为了与中国对抗,德意志第二帝国得集中整个同盟集团的力量。
结果就是,在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核心的同盟集团中,最为强大的就是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例外。
显然,在进行易货贸易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提供的是军火、以及钢铁等重工业产品。
问题是,乌克兰等产粮国需要的却不是军火与钢铁。
说白了,愿意跟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易货贸易的国家,需要的都是轻工业产品,以及电子工业产品。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需要的也是轻工业产品。
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遭遇了粮食危机。这就是,乌克兰等国拒绝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粮食贸易协议,明确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国要么拿硬通货、要么拿对方开出的货物进行交换。
当时,与乌克兰等产粮国的谈判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德军总参谋部制订了一份推翻乌克兰政权的军事行动方案。
也就是说,如果谈判以失败告终,就要通过军事占领的方式来控制乌克兰等产粮国。
显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赫岑道夫上台之后,不但立即终止了军方的愚蠢行为,还先访问乌克兰,直接向乌克兰总统提出,如果乌克兰拒绝向德意志第二帝国出口粮食,那么德乌关系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且他也无法阻止事态恶化。
当然,赫岑道夫也给乌克兰总统带去了一份礼物。
这就是,只要乌克兰肯在粮食贸易中做出让步,即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贸易支付方式,他将保证在任期之内结清所有款项,并且偿还所有欠债,确保乌克兰不会在粮食贸易中遭受损失。
赫岑道夫的保证,为他赢得了三年时间,即德乌签署了三年的粮食贸易协议。
事实是,赫岑道夫最需要、最为欠缺的就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对他推行的改革来说,三年显然不够。别的不说,德军就不可能在三年之内从巴尔干撤军。
此外,赫岑道夫的改革也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做个简单的比喻,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像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一百公里的速度行驶的汽车,而赫岑道夫就是这辆机车的驾驶员,就算他已经踩下了刹车,汽车也不可能立即停下来,更不可能马上调头行驶。
赫岑道夫已经踩下了刹车,但是汽车在惯性的作用上,依然在向前行驶。
这就是,在赫岑道夫努力推行改革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仍然在奉行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基本国策。
在此影响下,帝国的军备开支依然居高不下。
做为政治家,赫岑道夫非常清楚,帝国的军备计划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如果他立即拿军备开刀,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有数百万帝**人,还有那些在军备建设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军火集团。
显然,得罪了这些利益集团,赫岑道夫的政治生命也不可能长久。
改革不是革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赫岑道夫不敢猛踩刹车,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让帝国战车停下来。
问题是,来自外界的压力,也就是来自中国的威胁,让帝国战车很难停下来。
与之相矛盾的是,严重的国内环境,需要这架战车立即停下来,不然内部矛盾总爆就足够让这辆战车解体。
不可否认,赫岑道夫做了很多努力,甚至打算牺牲帝国的战略核力量。
可惜的是,他做的努力还不够,或者是在当时条件允许下做的努力还不够,帝国战车仍然在继续向前。
对赫岑道夫来说,进行改革除了需要来自国内的动力之外,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九八六年底,在访问了乌克兰等盟国之后,赫岑道夫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当时,这次访问被新闻媒体成为中德外交关系的破冰之行。
只是,其实际意义并非这么简单。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