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封后 (第2/2页)
但普天之下,想找到刻意躲藏的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很多人劝她,说思菱肯定是害怕之下,畏罪自杀了,让她别再徒劳无功。
但她坚信,思菱没有死,而陈夫人和陆水芸,即便真是她所杀,也肯定事出有因。
她不可能无缘无故杀人,定然是被逼到绝境!
时光荏苒,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年年过去了。
思菱,却是始终生死不明,杳无踪影。
那个深夜,在陈府的花园里,思菱和陈夫人陆水芸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和蕙兰抱着同样执念的,是陈同。
自始至终,即便铁证如山,他也不相信,思菱会杀了他的母亲。
陈同找思菱,找了整整三年。
蕙兰最后一次看到他,是他来宫里见慕容复,恳求慕容复让顾帆回京,换他去西南戍边。
他一脸坚定地说:“微臣如今无所牵挂,情愿远赴西南,如有外敌侵犯,定会寸步不让,马革裹尸!”
蕙兰知道,京城对他来说,是个伤心之地,留在这儿,无异于凌迟之痛。
那天,她刚好也在崇明殿。
她简直不忍直视陈同,这个昔日意气风发挺拔英俊的青年,如今却是形销骨立憔悴不堪。
难以想象,这漫长的三年里,他去了多少地方,经历了多少次失望,又感受了怎样的诛心之痛!
慕容复最终同意了陈同的请求,五日后,他只身前往西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同始终形单影只,没有再婚。
蕙兰知道,他始终没有放下,始终在坚守着无望的等候。
蕙兰在这漫长的光阴里,也经历了很多,别离与相聚,新生和死亡。
封后第二年,她和慕容复的女儿,沐莹公主出生。她是个有着倾城之貌又冰雪聪明的女孩,慕容复喜不自禁,视为掌上明珠;
封后第五年,她和慕容复一起,送走了太后。这个睿智、豁达的女人,是在她和慕容复的陪伴下,带着笑容,阖上双眼的。
婉妃守着她的浅柠,生活过的逍遥自在。
她和欣嫔经常来陪着蕙兰,絮絮叨叨就是好几个时辰。
蕙兰希望见到她们。共同经历的那么多,她们已经是无话不谈的知己。
浅柠公主十七岁时,蕙兰参谋,慕容复做主,为她寻了一个品质优良的夫婿。
婉妃看着女儿生活的幸福,心满意足的待在后宫养老了。
欣嫔虽然没有子嗣,也是非常满足。她喜欢安静,在自己宫中开辟了一小块地,每天施肥、浇水、种花,忙的不亦乐乎。
秋苓尽心尽力侍候邓百川夫妇。邓夫人起初并不待见这个半路捡来的女儿。
邓百川却极其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女儿。邓夫人见自己老爷喜欢,她也从丧女之痛中慢慢走出,也就接受了秋苓这个女儿。
在秋苓二十五时,他们终于为她寻到了一户人家,风风光光的把她嫁了出去。
皇宫中,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蕙兰陪伴在慕容复身边,掌管着后宫的大小事务。她明白后宫之事千头万绪,需要她用智慧和耐心去处理。
她首先注重后宫的和谐,她深知后宫中的女子们都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欲望,因此她努力在她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
她尊重每一位嫔妃,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她还注重后宫的管理,她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后宫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章可循。
她对嫔妃们的行为举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给予她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她注重后宫的卫生和安全,让嫔妃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
蕙兰还注重后宫的文化建设,她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让嫔妃们在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她还鼓励嫔妃们学习琴棋书画,让她们在艺术的氛围中陶冶情操。
蕙兰的努力得到了慕容复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嫔妃们的尊重和爱戴。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成为了一个善良又不失锋芒的好皇后。
自从搬到了凤鸾宫以后,蕙兰就立刻将熙儿和廷儿两位皇子都接了过来,让他们与烁儿一起住在同一宫殿里。
从此之后,她亲自承担起了教育这三个孩子的责任,对他们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偏袒,将熙儿和廷儿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皇子在朝夕相处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他们相互尊重、关爱,宛如亲兄弟一样。
这样和谐的氛围正是蕙兰所期待的,她感到无比欣慰。
而这种兄友弟恭、相亲相爱的景象也让整个宫廷充满了温暖与和睦的气息。
蕙兰和慕容复,他们二人如同神仙眷侣一般,恩爱如初。
近二十年来的相互陪伴,使得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慕容复将蕙兰视为心头挚爱,一直把她放在心间最重要的位置,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让她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慕容复不仅是一个高高在上、威严果断的君王,更是蕙兰心目中细心周到、柔情四溢的夫君。
又是一年春来到,细密的雨丝飘飘洒洒,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一片朦胧之中。
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般美妙绝伦。
崇明殿的高台之上却传来了阵阵庄严肃穆的声音。
那是册立太子的典礼!
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