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儒门小先生 (第2/2页)
所有人的眼眸聚焦于张诸,只见他转向卢植,问道:“尊者,这块碑上铭刻的是‘八佾篇’,对吧?”
卢植被张诸的话语触动,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涟漪。
张诸能直接点明碑文的篇章,显然已将石碑的秘密尽数解读完毕。卢植点头,强压内心的震撼,回答:“正是。”
张诸轻轻点头,默然走向矗立的第四座石碑。
众人的目光瞬间充满惊讶。
“他不需要休息一下吗?”
“真是八岁的孩子吗?”
“谁能记清他刚才花了多久看完第三座碑?”
人群中,疑问与惊叹交织,直至一个问题提出,空气仿佛凝固般静寂。
……
“只有一瞬吗?”
不知是谁打破了沉默,但无人敢轻易附和。一瞬太过短暂,无人敢确定。
卢植此时低沉开口:“他只用了一瞬的一半时间。”
此言一出,儒家学徒们的脸色瞬间剧变。
“半……半瞬,这也太快了吧!”
“这位小先知的天资,真是可怕啊。”
学徒们对张诸的称呼从“小宦官”变为“小孩”,再变为“小先知”。张诸展示的天赋令他们既震惊又敬佩。
“咦,各位还记得王大人与这位小先知的赌局吗?”
有人提起此事,原本面色尴尬的王盖恨不得遁入地底。
学徒们的视线齐刷刷投向王盖,他低垂着头,脸色苍白如纸。若非碍于王盖的身份,他们早就出言嘲讽了。
张诸已经读完第三座石碑,意味着王盖已经败北。而现在,张诸正在阅读第四座!
大家无比好奇,张诸究竟能解读几座石碑,而王盖今天又要磕多少个头……
张诸此刻浑然不觉周遭的状况。一旦开始解读石碑,他的心智就被牢牢吸附,无法自拔。
眼前的石碑,对张诸而言依旧毫无压力。
“子游有言:事君频繁,必受侮辱;朋友过于亲密,终将疏远……”
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张诸的意识再次从石碑的幻境中解放。
同时,他也感觉到体内儒术的力量愈发充盈。
张诸微微一笑,转头望向卢植:“《里仁》篇?”
卢植轻吸一口气,点头确认:“没错。”
张诸轻轻点头,无言地走向第五座石碑。
刘协正站在第五座碑前,还未读完。张诸走到刘协身后,正准备解读,王盖开口了。
“小诸,别看了,我认输。”
王盖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他深知,若张诸继续,他的额头只怕要磕出鲜血。
闻言,张诸面无波澜地转首望向王盖,沉声道:“赌约未曾言及退避,况且,我解读碑铭并非因与你较量,而是受卢大人的嘱托,探寻自身潜力的边界。”话音落地,王盖脸色如蒙霜雪,整个人如同被雷霆重击。
他确已心生惧意,如今王盖已欠下张诸三百次叩首,此等重负足以让他举步维艰。万一让张诸洞察到自己的极限,谁知道他还需解读多少碑石呢?若触及第七或第八碑,那便是六七百次之多。即便是铁铸的头颅,也难以承受如此重压。
“小诸子,王盖甘愿认输,你可否继续研读碑文,但不必算作赌注内的约定?”刁秀儿适时开口,为王盖求情。
毕竟王盖是她的义弟,真要磕几百个头,待王允归来,必会引起轩然大波。张诸听见刁秀儿的话语,面庞依旧静如止水。按常理,他与刁秀儿的情谊,理应给她这个颜面。然而,王盖的挑衅实在太过分,张诸今日非要教训他一番不可。
只见张诸置若罔闻,直视第五块石碑。目睹张诸瞬间入定,刁秀儿面色微沉,内心更是五味杂陈。她深知,张诸此番定是动了怒,绝非轻易能安抚。王盖此刻已陷入绝望,若早知如此,他绝不与张诸赌斗。然而,一切悔恨都为时已晚……
此时,刘协身形微动,后退一步,吐出一口气。“呼,总算解读完毕,许久未尝试,竟有些吃力。”刘协喃喃自语,突然瞥见张诸立于其后。他惊讶地望了张诸一眼,随即问刘和:“他怎会在我身后?”刘和立刻答道:“殿下,他在研读碑文。”“哦?”刘协打量起张诸,道,“原来他也通晓儒家之法,观了多久了?”“刚刚进入专注状态。”刘和回答。“皇兄的伴读还挺有本事嘛……”刘协微微颔首,轻描淡写地说,“我们稍作歇息,我再看一块碑文。”刘和点头,神色略显不自在。
刘协敏锐地觉察到异样,随即问道:“你怎么了?”刘和紧闭嘴唇,最终还是忍不住道:“殿下,他是初次研读碑文。”刘协顿时愣住,晶莹的眼眸瞪大了许多。他抬起手指向张诸:“你说他是初次研读?!”刘和点头,无奈地回应:“是的,殿下。在你观看第五块石碑之时,他已连续解读了三四块。”刘协的小脸上流露出不安,这件事对他来说颇具冲击。他初试研读时仅解四碑,而张诸已然触及第五碑。若张诸完成第五碑的解读,岂不是意味着他不及张诸?...
一位书童,天赋竟超越了身为储君的他!
刘协心中霎时涌起一丝羡慕,他非刘辩,自幼便受董太后的熏陶,被教导要担当帝储之责。
而他也始终如此践行。
尽管年幼,但他的心智已超越同龄人许久。
眼前的张诸拥有如此天赋,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若能纳为己用,必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