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谁想害朕! (第2/2页)
此老朽之辈,其悲帝乎?抑或忧己之失势?世人皆明,陛下落水未卜,此等哀嚎,岂不近乎诅咒?
洪承畴之举,实乃明智之举,断其念想,稳住大局。
王承恩甫归慈庆宫,便觉风云突变,崇祯帝踪影全无,探问之下,方知圣驾已赴太液池畔。
闻讯之际,他面若寒霜,急令心腹:“速遣锦衣卫韩大人入宫,刻不容缓!”声若雷鸣,尽显心中惶恐。
他深知,皇恩浩荡,难以辜负。崇祯帝不以微贱视之,委以司礼监、东厂重任,更与之共绘大明蓝图,此等厚遇,恩重如山,此生难报万一。
然礼部尚书岑光耀之险恶,他早有察觉,虽防范周密,终不免疏漏,致此危局。王承恩心如火燎,率众手下,穿越纷扰的慈庆宫,直奔太液池,眼中血丝密布,尽显焦灼。
两里之遥,于他而言,不过瞬息。虽年逾半百,步伐却矫健如飞,须臾之间,已至池畔。
“王公公,您终于来了!皇爷他……”御马监提督方正化迎面而至,泪光闪烁,语带哽咽,欲言又止,更添几分不祥之兆。
此刻,太液池畔搜寻的人影密布,宛如繁星落入凡尘,皆在急切寻觅那崇祯天子的踪迹。王承恩心中寒意渐浓,老泪如断珠般滚落,再望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不禁悲呼:
“吾心难信此劫!”
言罢,他毅然决然,欲以身涉水,亲自探寻。然方正化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拉住,劝阻道:
“王公公,您不通水性,此去无异于飞蛾扑火,岂可轻生?”
王承恩悲愤交加,挣脱束缚,步履踉跄,再向湖畔迈进,誓言旦旦:“纵粉身碎骨,亦要寻回陛下,以全忠臣之节!”
此刻,王承恩心如乱麻,时光荏苒,皇影未现,心中已暗自揣度:
陛下恐已遭遇不测。念及此,他顿觉生无可恋,心想:
“若陛下真已仙逝,吾辈苟活于世,又有何颜面?不如随陛下而去,黄泉路上,尚可继续效忠!”
方正化亦是心急火燎,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湖水渐渐淹没王承恩的胸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化淳率领一众锦衣卫匆匆而至,犹如神兵天降。
“王公公,我等誓死效忠,但需待真相大白,方不负陛下在天之灵!”
曹化淳一声令下,稳住了王承恩即将崩溃的心弦。
\皇恩浩荡,若真有不白之殇,吾等九泉之下,何以面对龙颜?
曹化淳一声断喝,如惊雷贯耳,直震湖畔王承恩之心神。\
须臾之间,李三本一行人被匆匆押至,仿佛命运之轮悄然转动。
\皇恩如山,缘何一夕之间竟遭池鱼之祸?莫非尔等暗中作祟,欲陷君于不测?\
王承恩怒目圆睁,言辞如刀,字字诛心。
李三本闻言,面露委屈,辩解道:\王公何故妄加罪名?
实乃陛下心绪不宁,欲求太液池畔片刻宁静。吾等虽知危险,奈何圣意难违,陛下执意临渊赏月,豪情万丈,犹言军营生死度外,岂料天有不测风云,一时失足,竟成千古恨。
吾等奋力施救,却力有不逮,痛彻心扉,此情此景,何忍再疑?\
言毕,李三本泪如雨下,其情真意切,令在场众人,包括方正化等,皆心生恻隐,崇祯皇帝那不羁之性,众人皆知,军营为家,亦非稀奇。
然,疑惑依旧萦绕心间,莫非此事真乃意外?
非东林岑春耀等辈所为?皇恩浩渺,落水之因,竟成无解之谜,令人扼腕长叹。
\生死须臾,务必寻踪,王承恩置李三本之喋喋于不顾,当务之急,唯觅龙体归处。
半晌已过,尸骨未现,令人费解,莫非真乃沉鱼落雁之姿,竟匿于水波不兴之下?李三本等人,演技虽炉火纯青,几可乱真,然心中亦是波涛汹涌,暗忖龙驭上宾,何以迟迟不浮?\
正当众人疑虑丛生,天际边忽现风云变幻,一队侍卫如疾风骤雨般自北席卷而来,领头者疾呼如雷:
\圣意凛然,叛党李三本等,即刻锁拿归案,不得有误!\
一语既出,风云变色,局势骤紧,仿佛天地间的一切,皆为此刻的紧张氛围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