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副教授 (第2/2页)
这时,站在一旁的许寿裳先生好奇地问道:“时济贤侄,不知你今年贵庚几何?”
李斯年恭敬地回答:“我是庚子年生人,按照虚岁来算,今年二十三岁了。”
许寿裳先生听后,不禁赞叹道:“哦,那据我所知,你可是咱们华国最年轻的教授候选人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民国时期,是华国走向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社会文化整体的飞速发展。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文化大师。
按照时间推算,他们也可以被称为此时的八零后、九零后。这些人在担任教授职务时,大多只有二三十岁左右。
这固然与此时新式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高端新式学者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及大学职称制度尚不够完善有一定的关系,但客观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在学术上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胡适、朱自清、周培源、钱钟书、陈省身、华罗庚等众多学者都是在三十岁左右就成为了教授,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长为了文化大师和学术精英,对华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比之下,在后世,三十五岁以下的教授已经十分鲜见,学术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蔡元培校长之前并未特别留意到这一点,现在听许寿裳先生一提,也似乎有所察觉,他感慨地说:“确实如此,我记得民国六年我初到北大任职时,聘请适之和半农担任文科和法科教授,他们当时才只有二十六岁,就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时济,如果你明年能评上教授的话,比你的学长胡适之还要年轻两三岁呢,真是了不起啊!”
蔡元培校长看着李斯年,眼中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位十八岁就开始设馆教书,三十四岁就任职高级中学校长的教育家,他一生都在深耕教育领域,见惯了众多的天才少年。但是像李斯年这样年纪轻轻就在多个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年轻人,他还是生平仅见。
在哲学专业领域,李斯年已经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专业论文,引领了米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还撰写了《西方哲学史》这样的重要着作;在历史领域,他的《大国崛起》一书已经引起了很多西方人士的关注和赞誉;在文学领域,他的小说和诗歌作品也已经被广为传播,深受读者喜爱。
面对如此高的赞誉,李斯年连忙谦虚地说道:“胡学长是文化先驱,一直是我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我还要多向他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蔡元培校长继续说道:“对了,今天叫你过来还有一件事,让许校长和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