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对外战争急不得,对内改革慢不得! (第2/2页)
“是,臣遵旨。”袁可立接过皇帝手中的册子,应下后再次回到自己位置坐下。
“接下来是朕关于军队改革的构思,这是朕写出来的一些东西,你们都相互看看。”
袁可立一众大臣接到王承恩递来的几本册子后,相互传阅起来。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都看过一遍。
“陛下,您书中所说,要把我大明军队分为三部分?这会不会降低我军战斗力?”
“是啊,陛下,战兵和守兵臣知晓,这第三种民兵是何说法?”
“陛下,军队乃国家基石,不可轻动啊!”
···
朱由检听着一众大臣议论纷纷,摆手示意安静下来,他解释道。
“此次和建奴大战,我军虽胜,但是也伤亡惨重,朕看过此战的详细战报后,发现一个问题,我军各部战力有极大差异,面对建奴的骑兵,无法发挥出最大战力,徒增伤亡。”
“朕书中所说的军队三分,第一为战兵,也就是一线野战部队,需要有极强的战力,在面对建奴时,至少能把伤亡比控制在一比一;
第二为守兵,也就是专门的防守部队,属于二线部队,军中招募兵员,一线野战部队要求高,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并非不能成为士兵,例如曹文诏的勇士营招募条件,需要有一定的作战经验,最低都需要和蒙古人作战过,其次还有身高要求和个人武力要求,这种人数量不多;
朕的想法是,那些不符合一线野战部队的士兵可以退到二线守兵队列,平日多加操练,在具备一定的个人武力后,通过选拔,也可进入一线野战部队。
第三为民兵,此兵种你们可以理解为平日里专门在国内维护社会治安的部队,这支部队中可以接纳从一线或者二线退下来的士兵,例如一线部队中,有士兵受了轻伤,不适合在一线部队作战时,可调入民兵队伍中,还有在军中服役年龄超过四十岁的士兵,个人体力已经跟不上野战部队的节奏,可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调入民兵中训练士卒。
军队三分的目的是加强一线野战部队的战力,以后我大明军队要精不要多,若是能用一支十万人的精锐大军横推建奴,那和四十万人出征想必,后勤压力会小上数倍,同时也能减少伤亡。
其次是我军野战部队出征国外后,国内的守兵可为中间力量,防止有外国敌人趁虚而入;
至于民兵的存在,平日里的作战对象则是在我大明国土上分布的那些山贼强盗和穷凶极恶之徒,这些人以地方衙门中的捕快和差役对付不了,就可以调动民兵,同时国内谋出若是出现民变或者谋反势力,距离最近的民兵部队可以及时围堵。”
朱由检的话说完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能弄出来一套这么厉害的军制。
“妙!甚妙!如此一来,三支军队就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陛下,军队的开支会不会也随之高涨?这财政压力···”
这个声音响起后,所有人不用看,就知道是毕自严。
“呵呵,毕爱卿,此事简单,朕在书中所说的阶梯式军饷就是对应三支军队。”
“额,陛下稍等,臣在仔细看看。”毕自严说着,赶忙再次拿起书册翻阅。
最终在一处看到皇帝对于军饷问题的解释。
“一线部队月饷三两银子?陛下,这···”
毕自严看到的第一眼就被高额的军饷惊住。
“什么?守兵月饷二两银?民兵月饷一两银?”
不少大臣在仔细看到军饷的一栏后,再次震惊。
“毕爱卿莫慌,一线野战部队是为我大明军中精锐,战力强,对外作战面临随时战死沙场的风险,朕作为大明之主,三军统帅,自然要多给些银钱。
守兵作为我朝的中坚兵力,自然也要有足够的饷银,至于民兵,朕根据民间的生活水平,一两银子可以养活一家五口人也是正常水平。”
所有人在听了皇帝的话后都惊呆了。
“陛下,若是我朝维持十万一线野战部队,那每月的饷银支出就是三十万两,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两,如此高额的军饷,户部财力无法支撑啊!”
朱由检忍不住摇头笑道:“诸位爱卿,若是一线部队每次出征都能带来超过军饷无数倍的收获呢?当如何?”
众臣听了皇帝话顿时愣住。
皇帝这啥意思?以后开启对外灭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