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要一点点的权力 (第2/2页)
顿了顿,何雨柱羞涩地又添上了几笔,
“阿姨,您瞧,离轧钢厂远一点的这块,是方便面厂,也是食品公司;
“将来,不光生产方便面,还想生产其他食品,所以地儿要大一些;
“以后,这片区域可以打造成轻工业区......”
阿姨看看那两个所谓的“小点点”,气得牙根痒痒,幽幽地说:
“我看也不用划分了,城外的地儿都归你得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谢谢阿姨。”
何雨柱一脸惊喜。
阿姨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让他自己体会去。
这时,客厅里传来了吵闹声:
“我别的都不要,就要这么一小点...”
哎哟,这是谁啊,也来要地。
声音这么响亮,底气挺足嘛。
何雨柱眨眨眼,望着气鼓鼓的阿姨,羞涩地问:
“阿姨,是谁啊,也来要地的?”
“比你还棘手的一个主儿。”
阿姨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
“他不仅要地,还要权;
“你去过香岛,应该知道龙口吧,就在香岛对面,他想在龙口建个工业区,招商引资,要全权管理!..”
果然是有魄力的主儿... ...
何雨柱心里暗自发笑。
香岛不仅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还是国际贸易港,每日往来的货物,数不胜数,带动着整个中原地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位前辈显然是想另起炉灶,打香岛的主意,削弱香岛的影响,跟香岛抢生意。
真答应了,那可就彻底打开了外资进入的大门。
这和集体厂合资可不一样,进来的都是外商独资企业。
资金是来了,可也带来了竞争,让原本步履维艰的集体工厂,雪上加霜。前辈们肯定也看出了其中的隐患,需要权衡利弊。
如果真是利大于弊,
何雨柱相信,他们会放行的。
不过这时间就不好说了,
连合资的事儿都还没搞清楚,就让外资进来,这步子跨得未免太大,容易摔跟头,最稳妥的自然是先搞合资,这叫借鸡生蛋。
这事儿,何雨柱想了想,没太在意,这可不是他一个小人物能插手的。
“阿姨,您看,我跟那位比起来,要求多低啊,就只要一小点地,别的什么都不要。”
何雨柱厚着脸皮,继续扯着,
“一小点地,空着也是空着,要是划给轧钢厂,能创造出成百上千倍的效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阿姨皱着眉想了想,确认道:
“只要地,别的都不要?没有其他要求了?”
“那个...”
何雨柱羞涩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是刚想到的,想学学那位前辈,要一点点的权力。”
“轧钢厂就算了,照旧吧;
“合资公司的股权结构上,轧钢厂要占据主导,投资者不参与管理,只有监督权;
“除此之外,我希望合资公司有真正的自主经营权,能自主设定薪资,自负盈亏经营,这样也能减轻集体负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阿姨瞪着他,一时无语。
这哪是一点点权啊!
工厂改革试验先行。
改的东西,挺简单直白。
头一条,是权限,自己说了算的权力多了。
主要是经营上,能新订厂规,调整工资制度,还有调动岗位这些。
生产的东西,只要不太离谱,也能换换样。
就像轧钢厂不再光搞钢材,转头去做不锈钢,这都算合理的小变化。
但要是轧钢厂突然跑去炼钢,那就真乱套了。
第二条,分利。
工厂属于大家伙,挣的钱自然也是大家的。
以前,厂长对财务没多大话语权。
改革后,挣的钱能留下一部分,用在扩大生产上。
这也是敢去郊区盖新轧钢厂的胆气所在。
第三,减税,这个没啥好多说的。
总的看,改革对工厂是好的。
但实际上,自己说了算这事,还有点水分。
厂规厂纪、工人薪水这些方方面面,理论上想咋整都行,前提是先报上去,批不批还不一定。单说工资吧,
想激励大伙儿干劲,工资翻几番都行。
但考虑到工人普遍工资水平,差距也不能太大,轧钢厂工资翻一倍,基本到顶了。
还想再涨,报上去也没戏。
只能想别的法子,给工人多些好处。
比如说,一万五千人的工资总额,挪出五千人的,剩下那一万人都分这总额,也算是变相加薪了。
所以,这自己说了算,还只是理论上的,顶多是因为在试点,前辈们都盯着,有些事儿能特事特办。
合资企业要是真有了自己做主的权力,那才叫破茧而出,真正的独立运营。
而且,这也立了个榜样,给以后吸引投资、合资经营积累了经验。
也给工厂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从院子出来。
何雨柱觉得阿姨能答应,也是这么考虑的。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肯定有特殊照顾。
这照顾不是因为关系铁才给,是为了发展积累经验。
至于跟台商合作的经营方案,
何雨柱写了个书面计划,供前辈们讨论。
合资企业,以集体为主导,这才是借鸡下蛋的好路子。
要是以投资方为主,那就是侵占集体资产,穿集体的马甲吸血长胖。
当然,啥事都有两面,集体主导是好,但眼下这格局,也容易外行人指手画脚。
所以呢,特别设计了给投资方监督建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