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胡匪倭寇 (第2/2页)
“其二,鼓励一些士子参加书学、算学、律学科举,多为朝廷输送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我个人出资成立一个画学书院,招收士子,家境贫寒、资质好,肯吃苦上进的士子可以免除束脩,生活由书院负担。”李元婴见卢承庆不说话,又说出了第二条。
“滕王殿下高义,卢某替洪州士子谢谢滕王殿下。”卢承庆拱手称赞。
这一条无关紧要,科考除了已经停考的秀才科,明经科与进士科是众多士子最为看中的,象书学等其他科参考士子人数少之又少,即使能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他们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几乎不可能担任要职,更多的是副手,甚至于毫无地位可言的吏人。
李元婴推崇这条,要是做好了,朝廷也不会少了他卢承庆的功劳,他没理由反对。不但不反对,还要极力赞成。
“其三嘛,就是科考的事儿了,这次春闱之后科考要有大的变动。”李元婴往前探探身子,眼睛看着卢承庆没继续多说。
“滕王殿下可是指的《五经正义》?”卢承庆思索良久才慢慢说道。
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科考试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以哪家的经典注释为考试蓝本。
儒家经典流传至今已经变得晦涩难懂,儒林大大小小的名士注释经典又各不相同,他们又做不到说服其他人,只能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之间喋喋不休地争论,互相攻讦。朝廷对此也无好的办法,就由着他们去争论,经过若干年的争论,不断地兼并融合,到李唐太祖和太宗两朝形成南北两大阵营,北方以孔颖达为首的先师派阵营,南方以马嘉运为首的革新派阵营。
多年来南北儒林争来争去,互有胜负,谁也说不了谁。对此朝廷不胜其烦,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这里,他下令弘文馆,召集南北如林明宿集体修书,最终确认孔颖达博士一众德高望重的人整修《诗》《书》《礼》《易》《春秋》,统一内容作为明经科考的标准书,帖经考试内容就从这里面摘选。
贞观十六年《五经正义》完书了,只是尚未推行就被以马嘉运为首的一众学者联名反对,认为先师正统随着“衣冠南渡”已经南迁,音律如此,其他也是如此;北方遗民的所谓的正统掺杂了五胡的东西,变味了,内容还有待勘误,他们拒不承认正统地位,无奈之下朝廷让他们勘误,又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成书,由于被删改内容多偏向于南学,成书后又被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再次修改,终于尘埃落定。最近这几年朝廷上商讨最多的就是何时推出《五经正义》,最终定下来是明年。
“正是,《五经正义》修订版最终敲定,明年朝廷就会加以推广,到时候朝廷会根据道府州不同情制定书籍分发的数额,我准备在朝廷的既定的数额基础上多刊印出一些份额,到时候就用多出来的份额奖励成绩显著的官学,也可以赐予乡贡中的优秀者作奖励。借此,激励更多的人努力读书治学。”李元婴两眼直盯着卢承庆。
“滕王殿下,你要印刷更多的《五经正义》,这花销从何处来?”卢承庆皱皱眉头。
印刷书籍一事儿,不算纸张额费用,但就木板雕刻反字有多难?一块木板上有一个字雕刻错了,整个木板上的字都不能用,就更别说还存在别字和漏字等情况,一套书籍耗费之重难以想象,知道你滕王李元婴厉害,你再厉害也跳不过这些消耗吧?这还是最直接的东西,间接地有更多了,比如说给乡贡士子书籍,世家会插手搅和的,搅和的方式很多。
“洪州都督七州一府负责,不说别的就说洪州、江州和吉州三州商业所带来的收入怎么都能负担这些。”李元婴灿烂一笑。
“难道殿下想……”卢承庆话说一半觉得不妥,转而又说,“殿下想怎么推行下去?”
“我想后天在都督府举办文会宴,到时候洪州地界士林有头有脸的人都请来,再请一部分优秀的士子。我来宣布政令,洪州下各州共同推行。”李元婴说。
卢承庆闻言皱皱眉头:“滕王殿下,每年的文会宴都要提前半个月准备,定出席人的名单,定菜单,定位置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后天就举行是不是仓促了?”
“不仓促,名单和请柬都订好了,卢长史派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去,再让公车接他们由官道加急而来,七州一府的人没有赶不到的;至于宴席就一道菜暖锅,鹿肉、兔子肉和羊肉管够,再加一些蔬菜足够,工作量不大,都督府的厨房就够了,位置就定在都督府。”李元婴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郭淮,伸手点点条案上的一摞请柬。
郭淮会意走上前搬起请柬送到卢承庆面前,说了句卢长史请看。
卢承庆看了一眼郭淮,伸手拿起请柬上面的请柬名单,名单上顶头是洪州八大世家:洪州涂氏、罗氏、章氏、端木氏,江州陶氏、周氏、翟氏和吉州刘氏,接下来是洪州地界的大大小小的世家,还有当下在洪州的名士宿老与各个书院的有名的士子,及其一些乡贡士子,可以说洪州地界跟士林有关有头有脸的人都请了。
看完名单,他又回头盯着八大世家,好一会儿才说:“滕王殿下的文会宴这把火明面上是烧洪州士林,实际上是在聚拢洪州八大世家吧?”
“姜是老的辣,仅仅从一份名单就能看出的我的打算。高,实在是高。”李元婴一挑大拇哥,邪魅地一笑。
卢承庆又缓缓说道:“滕王殿下是想直接跟八大世家摊牌?”
“是的,我就是这样打算的。洪州城外南平和刘玄意告诉我你卢承庆在洪州做长史我就知道洪州事情成了一半。”李元婴轻轻击了一下手掌。
“那需要我做什么?”卢承庆眉头轻微一动,不知道李元婴提起刘玄意和南平公主是什么意思,索性不猜,放下名单看着李元婴问。
“正常来说举行文会宴,宣布完了政令我会和八大世家在都督府大堂宴饮,其他人的活动还需要卢长史来照看。”李元婴说到这眼中精光一闪。
卢承庆端起茶碗慢慢地喝茶。李元婴说的事情简单明了,分工也清晰,但事情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一定会发生的,可能要发生的、意想不到要发生的都会来,一定要事先部署到位才行。
不过这个李元婴还算是讲义气,最难啃的骨头自己来啃,他则配合敲边鼓。这一刻他是思绪万千,想到了很多事情,最后轻轻拍了一下桌子:“滕王殿下,干了。这些请柬安排下去吧!”
李元婴朝郭淮点点头。郭淮走上前搬起请柬走了出去。
卢承庆又喝一碗茶,聊了几句闲话,借故起身准备告辞,只是还没等转身,长史府丞卢阳疾步闯了进来:“郎君,大事不好,胡商和倭国人跟僚人要打起来了,由于双方参与冲突人手过多,咱们在那边的人手不足,领头的说恐怕难以控制局势,派人来请卢长史再派些人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