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量地 (第2/2页)
因为几人要啥没啥,不管是社员帮他们盖房,还是他们花钱买土坯买房梁,都是给社员增收入,而且他们走了房子还是队里的,队长何乐而不为?
很快这件事情就敲定了,新来的几人明天不上工,于是约好明天早上队长给社员们派完活就过来给大家量地基。
趁着还没到秋收,赶紧抽时间给他们把房盖好。
众人听后都很兴奋,今天晚上吃的那顿饭如当头棒喝,没滋没味不说,清汤寡水的还有人争抢着吃。
这让他们实在觉得难以接受,刘广生是不接受也不行,谁让他条件不允许。
众人将事情已经说好,跟队长道谢后一路有说有笑,充满憧憬的回到知青院。
当晚,众人为了洗澡又吵吵了一阵,还是新来的三个男知青打着手电筒跑了好几趟,把刚冲澡用干的水缸挑满后才消停。
当晚,郑明月挨着许茉莉睡,她悄声跟许茉莉道:“就这光景,我感觉多一天都待不下去。”
许茉莉也小声对她道:“你们最多在这住一两个月,忍忍就过去了。老知青一住好几年,还不照样住。”
炕上其余知青干了一天活,她们没敢多说,躺了一会就睡着了。
第2天一早,钟声响起后其他知青起来上工,顾盼盼好心让大家只管把粮食拿出来,她中午给大家露一手,把今天轮班的闫美娟和温玉娇高兴坏了。
众人兴冲冲的拿出各自的口粮,大家也知道她爸是大厨,希望她中午大展神威,让他们吃顿可口的饭菜。
等众人走后,几人拿出各自的干粮对付了一口,然后商量房子到时候怎么盖?
许茉莉率先发言,自己要两间房子并一个小院,她打算把其中一间房子盖的长一点,届时给中间彻道墙,安两个门,这样房子不用太大,弟弟和他都有各自的空间,外边是堂屋,堂屋一小部分用来盘个锅灶。
这样冬天就可以在房间做饭,灶房连着里边的炕,到时只要做饭里边的炕也是热的,房间的温度也能上来,可谓一举多得。
院子里盖一间小厨房,旁边挨着搭一间柴房,后院做个厕所。
然后砌上三米高的围墙,院里还可以种点菜,再养几只鸡,这是她理想中的农家小院。
她估计八九十个平方就够了,两间房最多用40~50个平方,厨房12个平方,剩下的几十个平方圈起来,她估计得花百十块钱。
而另外几人都是每人一间房,因为顾盼盼做饭,他们打算只盖一间大一些的厨房,除了锅灶案板之外,最好再放一张桌子,这样吃饭也方便。
现在是三女两男搬出来,再加上每人只是一间房,只有许茉莉是两间房,他们决定盖一个大院子。
在男知青和女知青的房子中间用篱笆修一道墙,这样比较省事。
三个女知青共用一个院子。许茉莉想想觉得这样也行,等到77年恢复高考弟弟也才十七岁,所以先不用避嫌。
众人决定好之后,队长手里拿着尺子带着会计上门了。
大家打过招呼,跟队长说了想怎么盖,队长抽着烟袋点点头,觉得这帮知青计划的挺好。
既不浪费土地,也不存在男女关系混乱,在心里算过他们需要的住房面积后,一行人就往知青院外走去。
知青院独立于村子外,当时盖的时候想着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再一个也担心知青住在村里惹出什么纷争,所以把他们和村里人分开了。
知青院独占村尾一块地,后院是厕所和自留地。
左侧靠近山坡,地上盘根错节长着各种杂树和野草,那就只有右侧可用。
于是,队长跟会计丈量过土地,考虑到他们还要修厕所建柴房,大方的给他们划了300个平方。
他们谢过队长,等两人准备走时,郑明月极有眼色的上前给队长塞了一包烟,悄悄跟队长说:她要和许茉莉一起打猪草。
说完还拿出一张医院开的病历,上面写着她贫血,不能干力气活。
对此,队长也没啥可说的,这帮城里娃只要不出幺蛾子,饿不死自己就行,他已经麻了。
这帮小年轻说是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可一个个都是生瓜蛋子,而且以女娃子居多。
他只要保证让她们在这里有粮食吃饿不着就行了。
至于别的,随便吧,爱干不干。
他算是看透了,这帮城里娃一开始喊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上山下乡,扎根农村。还有什么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天天的口号喊的比谁都大声,结果一到地里干活比半大孩子都拉垮,幸好这山上有出产,平日里挖野菜摘菌子也能凑合吃饱。不然他会愁死。
接下来又跟他们商量了需要买的材料,今天下工后就动工,接着大家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需要多少钱?
队长道:“按照你们这个需求,一间房子二十来个平方,六十块钱就能盖好。”说完队长和会计就走了。
等他们走后,大家便开始期待新房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