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希望 (第2/2页)
听到这话,花映雪身上,控制不住的浮现出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脑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现出了大火之中,一群人带着满身的火苗,痛苦挣扎的场景。
一想到那样的场景,花映雪不自觉的感到了一阵恐惧,无声的攥紧了拳头。
杨卫青过去听到的,只是东宫起了大火,太子妃和太孙郡主都被烧死了这样一句轻飘飘的话,却从来不曾听到有人跟他描述过当时的惨烈情况。
偌大一个皇宫,那样多的禁卫军和内侍,竟然扑灭不了东宫莫名燃起的大火,甚至连勉强逃出来的人都会被重新推回去。
这里面,到底隐藏着多深的黑暗,想想,便让人不寒而栗。
谢知韫面色已经几近冷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我谢国公府作为先太子的母族,能相信谁?又该相信谁?”
杨卫青无法回答,只能避开了他冷漠的视线,心中不断告诉自己,大人,跟此事是无关的。
要不然,谢世子方才也不会说亏欠了大人的话……
谢知韫看着杨卫青,将他的慌张尽收眼底,“当时的我们,谁都不能信!
更何况是当初,突然搬进了东宫,又因为吐血晕厥,因此逃过一劫的徐太傅。
所以,我承认,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怀疑过徐太傅的,也急切的想要从他口中问出一些蛛丝马迹。
但当初东宫大火之后不久,徐太傅便辞官隐退了。
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发现,他隐居在西南的深山之中。
我当初去寻他,便是想要问当年的东宫大火,原本,我确实是带着怀疑去了,但后来,这个怀疑,被徐太傅亲自打消了。
他向我重新讲述了当年的事情,也告诉了我一些更深的内幕,让我谢国公府多年来的追查,终于有了意义!”
杨卫青迫切的看向谢知韫,“大人都说了些什么?”
“徐太傅将他生辰那日的真相,告诉了我。
在世人眼中,太子为徐太傅所排的那一出《桃李》,是为了赞颂师恩,但只有徐太傅这位老师,看出来了太子这出戏的深意。
《桃李》表面是在赞颂师恩,其实,重点却在于学生向老师的诀别。
太子早就知道自己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因为那时候的谢国公府,也已经是风雨飘摇,无力再给予太子更多的支持。
因此,太子才会以这一出《桃李》,向徐太傅辞行,也有将自己的孩子 ,托付给徐太傅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徐太傅,会在生辰当日,泪洒当场的原因。
不是感动于太子的心意,而是悲痛于太子的诀别,只是,这其中深意,却无人知晓。
生辰宴后,徐太傅便不顾家人的反对,搬去了东宫居住,有他的震慑,东宫尚且安分了些时日。
可不久后,太子遇险的消息传来,东宫便再也太平不了了。
徐太傅知道消息后,在众人面前,吐血晕厥,没多久,徐府便急匆匆的来接徐太傅回府修养。
也正是这一次,他们从东宫之中,带出了我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