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政大论第七十(三) (第2/2页)
如果太阳大爷突然心情大好,决定亲自下凡来巡个逻,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在中医的世界里,这叫做“太阳司天”。太阳一来,寒气也跟着凑热闹,从天上嗖嗖往下窜,好像冬天的寒流提前来访。这时候,咱们的心火小弟可不含糊,它“嗖”地一下往上窜,要和这寒气斗个高低。于是,天空中仿佛燃起了一把无形的火,照亮了天际,却也预示着大地即将经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这心火一旺,人就开始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像揣了个小火炉,烦躁不安;喉咙干得能冒烟,喝水都不解渴;鼻子也不安分,打喷嚏、流鼻涕成了家常便饭;心情还莫名低落,动不动就悲春伤秋,打个哈欠都能连成串儿。更绝的是,这热气在体内乱窜,搞得人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但别急,寒气也不是吃素的,时不时来个“回马枪”,霜冻提前降临,让人措手不及。记性也跟着变差,严重点的,心脏还会隐隐作痛,仿佛在说:“这天气,我也是醉了!”
不过,大自然的平衡之道总是那么玄妙。土地因为水汽的充足而变得湿润,河流湖泊也水量充沛,但别忘了,寒气可是个不速之客,它一来,整个世界都变得阴沉沉的,湿气重得能拧出水来。这湿气啊,不仅让环境变得黏糊糊的,还悄悄侵入人体,让人食欲不振,肚子胀得像气球,皮肤也变得粗糙不堪,筋骨不利索,严重的还会肿成“包子脸”,背后还长出个痈来,疼得人直哼哼。
对于“太阳司天”带来的心火旺盛,我们可以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这个穴位就像是心灵的开关,轻轻一按,就能让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再配上一杯清热的菊花茶,简直是夏日里的清凉小确幸。
说完太阳大爷的热闹,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大佬——厥阴风木。这家伙一上场,那就是“风起云涌”的节奏。它带着一股子不可一世的劲儿,从天上呼啸而来,直接影响了咱们的脾胃大哥。脾胃大哥一看,风这么大,赶紧往上顶,生怕自己被吹跑了。结果呢,这土就堆得老高,一片黄澄澄的,看起来挺肥沃,实则暗藏危机。
水元素一看不对劲,赶紧撤退,生怕被这股子风气给卷跑了。这下可好,水灾变成了旱灾,河流湖泊都干了,土地干裂得像老树皮。人体呢,也跟着遭殃,体重莫名增加,肌肉开始萎缩,吃东西没胃口,嘴巴里还老觉得不对劲。风在天地间肆意游荡,云彩被吹得七零八落,人走在路上都得眯着眼,生怕被风沙迷了眼,耳朵里还嗡嗡作响,像是住进了一群小蜜蜂。
更有趣的是,当火气也加入这场混战,那简直是热上加热,烤得大地都快冒烟了。动物们纷纷提前结束冬眠,出来找水喝;河流即便在冬天也不结冰,仿佛在说:“这天气,我也是醉了!”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来得那么突然,仿佛是大自然在跟我们玩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游戏。
对于“厥阴司天”引起的脾胃不适,我们可以尝试艾灸“足三里穴”,这个穴位被誉为“长寿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让你的脾胃重新焕发生机。同时,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让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出健康的气息。
如果天空有个总导演,每年还换班,今年轮到了“少阴”这位大佬来掌舵,天气可就热闹了!少阴这家伙,一来就带着一股子热腾腾的“热气”,直接从天上降临人间,仿佛开了个大号的暖气机。这下子,地上的小伙伴们,特别是咱们的肺脏,可就得忙着应对了。
肺脏啊,它本是个清高的主儿,喜欢凉爽的环境,结果现在被这股子热气一撩拨,嘿,它也不甘示弱,直接“上从”起来,跟那热气玩起了对抗游戏。这一对抗可好,白色的雾气(代表金属性的气息,也就是肺气的象征)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就像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看,这就是金的力量!”
不过,别光顾着看风景,这变化对自然界和咱们人体可都是不小的考验。草木们首先遭殃,不是枯黄就是生病,仿佛在说:“热死我了,水呢?水呢?”而咱们人呢,也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喘啊、呕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就像是在玩体温过山车;还有那喷嚏、流鼻涕、流鼻血,鼻子堵得跟个猪八戒似的,难受极了。更夸张的是,如果这热气太过嚣张,还会引发大面积的“大暑流行”,热得跟烤炉似的,人走在街上都能听见“滋滋”作响,好像连石头都要被烤化了,真是“金烁石流”,场面堪比科幻大片!
但别急,好戏还在后头呢!虽然天空上热得不行,但地面却渐渐变得干燥而清新,仿佛是大自然在自我调节,一阵阵凉爽的风(咱们就叫它“凄沧风”吧,听起来就很有诗意)频繁造访,让人暂时忘却了头顶的烈日。不过,这风也不是省油的灯,它一来,有的人就开始感觉胁部隐隐作痛,还老爱长叹一口气,仿佛能借此把胸中的郁闷都吐出来。这就是“肃杀之气”开始发威了,连草木都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纷纷开始换季换装,展现出了秋天特有的风姿。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点实际的,聊聊怎么应对这“少阴司天”带来的种种不适。首先,得学会“顺天而行”,饮食上多吃些清热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百合、银耳这些白色系的美食,它们就像是肺脏的小保镖,能帮咱们抵挡热气的侵袭。经常按揉“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这可是肺经的原穴,按一按,就相当于给肺脏做了个SpA,舒缓又解乏。
至于方剂嘛,咱们可以来个“清肺润燥饮”的dIY教程:取桑叶10克(清肺热)、百合15克(润肺止咳)、麦冬10克(养阴生津)、甘草5克(调和诸药),加水煮沸后小火慢炖20分钟,一杯清甜可口的润肺茶就出炉了。喝上一口,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起来,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更加顺畅了呢!
咱们再来聊聊脉象。在“少阴司天”的时候,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不妨自己摸摸脉,看看有啥变化。虽然这里不能手把手教你摸脉,但简单来说,如果脉象偏浮数(就是摸起来感觉脉跳得又快又浅),那可能就是体内有热了;如果脉象还伴有弦紧感(就像摸到一根紧绷的弦),那可能还有气机不畅的问题。这时候,就更要注意调整饮食、作息,必要时还得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哦!
话说这“太阴司天”啊,就像是老天爷派了个高冷女神来掌管一年的气候大权,她一出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整个自然界都得跟着她的节奏走。
想象一下,女神轻轻一挥衣袖,天地间便弥漫起一股子湿漉漉的气息,这就是“湿气下临”了。这湿气可不是一般的潮,它带着点神秘,仿佛能渗透到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甚至咱们的身体里。这时候啊,咱们体内的肾气,就像是被这股子湿气勾了魂,不由自主地往上窜,这就是“肾气上从”。您还别说,这肾气一乱窜,身体可就得闹别扭了。
您瞧,天空开始变得阴沉,黑云压城城欲摧,仿佛连颜色都染上了水墨画的韵味,这就是“黑起水变”。紧接着,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雨云交织的味道,就像是老天爷在抽烟斗,不小心把烟灰洒到了人间,这就是“埃冒云雨”。
这时候啊,咱们的身体也开始抗议了。胸口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呼吸不畅快,这就是“胸中不利”。更糟糕的是,有的人还会觉得下半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儿,这就是“阴痿”。这肾气一乱,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跟着大衰,感觉就像是手机电量瞬间掉到1%,想动都动不了,这就是“气大衰,而不起不用”。
更有趣的是,这时候你要是扭个腰、转个身,嘿,那叫一个费劲儿,就像是老旧的机器零件生锈了一样,这就是“反腰脽痛动转不便也”。更别提那手脚冰凉的“厥逆”感了,简直是冬天提前到来,让人直呼“冻手冻脚”。
再来说说这自然界的变化吧。大地开始悄悄收藏起它的阳气,准备迎接大寒的到来。那些冬眠的小虫子们,一个个都提前找好了温暖的窝,生怕被冻成冰棍儿,这就是“蛰虫早附”。而咱们的心下,也就是胃那块儿,也可能会隐隐作痛,就像是吃了什么不对付的东西,这就是“心下否痛”。再看那地面,冻得跟镜子似的,裂缝里都是冰,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留神就摔个屁股蹲儿。
说到这,您是不是觉得这湿气跟肾气的事儿还挺有意思的?别急,咱们还没说完呢。您知道吗?这湿气要是太过猖狂,还会影响到咱们的五脏六腑。比如说,它要是欺负到肺(金)头上,那肺就得找肾(水)来帮忙镇压。结果呢,肾一忙起来,水就多了,咱们吃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味道特别咸,这就是“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但您也别以为这是好事儿,因为水多了,身体里的水液循环反而会变慢,这就是“行水减”了。
说到这儿,咱们得给那些被湿气困扰的朋友们支几招了。首先啊,得注意饮食,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点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薏米、红豆啥的。还有啊,多运动运动,出出汗,把体内的湿气排出去。当然啦,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是得找专业的中医大夫瞧瞧,开点方子调理调理。
至于穴位嘛,咱们可以揉揉足三里、阴陵泉这些健脾祛湿的穴位。足三里啊,就像是身体里的“除湿机”,多揉揉它,能让身体里的湿气少很多。而阴陵泉呢,则是身体里的“排水沟”,多按按它,能让身体里的水液循环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