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乌尔比的抉择 (第2/2页)
而且,即使这五万禁卫军,也并非隶属于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也不受摄政女王莫米娅的直接调遣,甚至连那位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时的罗马帝国首席执政官(相当于华朝内阁首辅)卡西乌斯,也无法对其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这些负责守卫罗马帝国首都的精锐禁卫军,他们只忠诚于一人,那便是禁卫军的首领——乌尔比,一个以其铁腕手段与深不可测的智谋,将这支精英部队紧紧握在手中的传奇人物。乌尔比不仅将这五万禁卫军锻造成了他个人的权力基石,更将其塑造成为了他意志的延伸,一支只知服从、不知反抗的忠诚之师。
对于那些胆敢挑战他权威,或是阳奉阴违、不听从他命令的禁卫军成员,乌尔比从不手下留情,他的手段既冷血又残酷,总能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清除掉那些潜在的威胁与不安定因素。
前年,就有两位副统领,因贪婪于更大的权势,妄图发动政变,效忠于皇帝,以期在权力的游戏中更上一层楼。然而,他们的野心与阴谋却未能逃脱乌尔比那如鹰隼般敏锐的洞察。乌尔比迅速联合摄政女王莫米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两位副统领及其党羽彻底铲除,其手段之果断、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从此之后,乌尔比对禁卫军的控制愈发严密,无人再敢轻言背叛,更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如今的禁卫军,几乎成了乌尔比的一言堂,他的意志就是禁卫军的行动指南,他的命令就是禁卫军的行动号角。手握如此庞大的军权,乌尔比在罗马城中的地位无人能及,他如同这座古老帝国中的无冕之王,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尊严。
若以东方的语境来描述,他便是那“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臣,其权势之大,已近乎于皇权,令人敬畏三分,也让人不禁担忧起罗马帝国是否会被这位权臣的野心所吞噬。
当然,在往昔的岁月里,尽管乌尔比手握五万精锐禁卫军,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但在罗马帝国那庞大而强盛的上百万海陆军主力面前,他的力量仍旧显得相对渺小,仿佛夜空中的一颗星辰,虽耀眼却不足以照亮整个夜空,更不足以撼动罗马帝国那根深蒂固的皇权根基。
正因如此,当华朝的间谍曾接近他,暗示他有机会成为那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时,乌尔比展现出了与其铁腕手段截然不同的谨慎与克制。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游戏中,一步错便可能步步错,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智,未敢轻易表露内心的异心与野望。
毕竟,在前些年,他内心深处并不认为华朝能够给予他超越罗马帝国的无上利益与荣耀,更不愿因一时的冲动与贪婪,将自己和手下的五万禁卫军置于危险之中,成为那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然而,世事无常,时移世易。当华朝的谍报人员再次如同幽灵般悄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带来那令人震惊、几乎颠覆他认知的消息——华朝已经成功渡过那危机四伏的黑海海峡,以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之势歼灭了由普利乌斯·卡托统率的八十万罗马大军主力,几乎将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一扫而空时,乌尔比瞬间被巨大的震撼所笼罩,心中既惊又疑,仿佛置身于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之中,难以置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也看到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正悄然摆在他的面前,等待着他去把握,去抉择。
他深知,这份战报若真如其所述,那将不仅仅是对罗马帝国政权的彻底颠覆,更将为他乌尔比个人的未来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一场充满未知与变数的风暴。
但是,在权力斗争中摸爬滚打多年的铁腕人物乌尔比并未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昏头脑,也没有被华朝间谍承诺的权势与荣耀所迷惑。相反,他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潜伏的猛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冷静,心中充满了对华朝可能编织的谎言与陷阱的深深戒备。他害怕这一切不过是华朝为了诱使他背叛罗马帝国,而成为其傀儡或走卒所精心设计的诡计。
因此,尽管内心如同翻涌的江海,波涛汹涌,乌尔比还是强行压制下了那份震撼与不安,没有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更没有轻举妄动,将自己和五万禁卫军置于危险的境地。他选择了一条最为稳妥的道路——暗中备战、静观其变,以待时机成熟再做决断。
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时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他必须谨慎,再谨慎,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