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只狒狒消失在水里 (第2/2页)
他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为啥那些食肉动物不选择在河流边上蹲点呢。
辛辛苦苦狩猎食草动物多麻烦,直接蹲点在岸边,饿了就逮猎物吃,这可比守株待兔靠谱的多。
刘畅看着河流边上的平地,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食肉动物狩猎食草动物,风险其实很大,对自身体力的消耗更大。
最好的狩猎方式是拉近和食草动物的距离,趁其不备发起进攻。
食肉动物在平地上,通过奔袭的方式狩猎食草动物,是一件非常愚蠢的方式。
食草动物又不傻,不会等着食肉动物过来咬自己,起码会逃跑。
它追它逃,肉食动物因为体型较大,很难维持长时间的奔袭追捕。
即便追捕上去,成功狩猎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累的哆嗦,也守不住自己的猎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动物不会说话,但它们明白这个道理。
捕获了猎物,也得守得住猎物才行。
最好的狩猎方法,还是偷摸接近猎物,一击必杀。
刘畅思索间,大量食草动物喝足了水,离开岸边。
也有很多干渴难耐的动物朝着岸边走来。
他看到了各种食草动物,甚至还有食肉动物。
例如落单的雄性疣猪,雄性野狗,雄性猎豹等等。
大草原上,雄性动物在成年后,会开启长时间的流浪模式,寻找配偶或者新的族群加入。
雌性则负责生育和养育后代的任务。
例如雄狮,花豹,猎豹,鬣狗,野狗,甚至疣猪也是。
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一片土地上只能养育一定数量的同类型动物。
例如狮子这类大型肉食动物,如果在五平方公里内有两群狮子,它们都会饿死。
唯一的办法是强大的狮群将弱小的狮群,驱逐出自己的领地。
疣猪同样如此。
两群疣猪在同一处地方啃食青草,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个族群都吃不饱。
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传承本能。
所以雄性动物成年后要出去流浪,不能继续在本族群繁衍,扩大自己的族群。
众多动物罕见的在河流边上保持了平静的姿态,仿佛它们之间并不是生死相向的敌人。
刘畅又看到几只斑马过来岸边。
一只斑马妈妈带着它的幼崽,在河边喝水。
而一只成年斑马喝完水来到幼崽边上,非常突兀的冲着斑马幼崽踢出一脚。
汪喔!汪喔!
斑马幼崽发出惨烈的叫声。
斑马的叫声和马的叫声不一样,类似于狗和驴的集合体。
刘畅看到斑马幼崽的一条前肢已经弯曲,明显骨折。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救助,这只受伤的斑马,很快会被食肉动物盯上,变成一道自助餐。
亲眼目睹一场窝里横的事件,让刘畅对斑马的下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食肉动物狩猎,那是肚子饿,得吃饭。
生物本能如此。
成年斑马没事把斑马幼崽前肢踢断,真能说是纯纯的坏。
完全是损马不利己的事。
斑马妈妈气的发狂,伸出蹄子想要攻击伤害自己孩子的雄性斑马。
雄性斑马撒腿就跑。
两条斑马在岸边你追我赶,激起大量灰尘。
刘畅发现已经有落单的鬣狗和野狗,盯上了那条受伤的斑马幼崽。
前肢受伤,斑马幼崽无法奔跑。
哪怕斑马妈妈拼死保护它,它的结局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