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当堂 (第2/2页)
太苦了,苦不堪言。
太惨了,惨不忍睹。
她至今都记得那一点点渗入泥土里的滚热鲜血,记得那掺着血肉腐烂腥臭味的山风,记得牺牲将死的士兵渐渐涣散开的眼瞳,记得孩童声嘶力竭的那一声“娘”,记得那个数日未曾饮水却还有眼泪的干瘦妇人,记得灶台锅炉里用浑浊雨水烧着的白骨肉,记得用那干瘪的唇舌麻木的吞咽同胞血肉的饥民......
世间的刀兵金戈下总有太多无辜百姓的血泪,而凡人一切的悲欢离合总是那样的寻常且沉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轮回。
只“太平盛世”这四个字轻的如天光,重的如神佛,高悬于苍穹,让乱世苦海里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可望而不可即。
姬月白确实是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可是她马上就要死了,这些遗憾却全都是不能与人说的。她只能尽力睁大眼睛,用余下的一点力气看着站在床边的男人,玩笑般的开口道:“昔日,我在宫里曾听皇姐盛赞你‘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令她临镜必叹......而后,皇姐与南平郡主更是为你反目.......”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当年的永熹公主多少还是有些矜持,没有当着妹妹的面把后半句话说出来。但是,能够令那样一位美貌骄傲的公主亲口盛赞,甚至为此而自惭形秽,不顾身份体面的与南平郡主反目——可以想见,那是何等样的容色和人才。
姬月白的喉咙依旧干灼如火烧,她咽了一口口水,只觉得每一个字都是从石缝里面挤出来的甘露,但她还是竭力往下道:“再后来,听说你驱逐北蛮,收复失土,我亦心向往之,只恨这样的人物,我却从未有幸能一睹真颜......”
“实在是,有些遗憾啊......”
姬月白这样感叹着,在最后的清明里,她依稀可以看见那个男人因为她的话而微微睁大双眸,淡漠冷定的目光里第一次露出了讶色。然后,他抬起手,修长的手指覆在玉石面具上,似要在她的面前将那张面具揭开。
姬月白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
然而,她终究还是没有看见那张脸——那张曾经令无数少女痴恋心碎,也曾经令无数敌寇望而生畏的脸。
她死了。
死在新朝将立的前夕,死在那位结束乱世的新帝目光下,死在那明媚的春光里。
她死的干干净净,可又满腹遗憾。
因张淑妃嫌弃昨夜里下过雨,外头风冷湿气,故而殿中窗扇都关得紧紧的。也正是因此,摆在榻案边上的药汤热气袅袅,却是熏得满殿药香。
姬月白上前去,面色如常的与张淑妃行了礼,仿佛从昨晚起便因张淑妃而挨饿受罚的不是她一般。
便是张淑妃看着也不由暗暗道:果然是天生的臭脾气,便是这样了,竟还硬着骨头不肯服软!
没等到女儿服软,张淑妃心里颇是不悦,脸上难免也跟着显出一些儿来。她抬了抬眼皮,看了姬月白一眼,指了指一侧的椅子:“坐吧。”
姬月白便一声不吭的坐下了,那模样真是故意装出来的乖顺。
张淑妃:“.....”她瞧着姬月白这模样就气闷——真是连句伶俐讨喜的话都不会说!
好在,她们母女也没等太久,不一时便听见从外面传来的击掌声和太监拉长了声调的通禀声。
张淑妃作为“病人”,这时候自然起不来身,但是其他人却还是起身接驾的。姬月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状若无意的往立在一侧的翡色处扫了一眼。
翡色心里有鬼,立刻便注意到了姬月白的目光,眼神游移,秀容微白。
姬月白却很快便收回了目光,仿佛只是不经意的一瞥。
只听帘拢轻响,便见着皇帝阔步进了殿。
姬月白上前去行礼:“见过父皇。”
皇帝亲手扶了女儿起来,仔细看了她的脸,低声道:“脸色怎么这样难看?”他顺势将女儿抱了起来,掂了掂重量,总觉得自家女儿瘦了许多。
张淑妃闻言,心头一紧,不由抬眼去看姬月白。直到此时此刻,先前对女儿百般苛待的她总算是后知后觉的生出几分后怕来——要是姬月白与皇帝说起自己苛刻饮食的事情,这可怎么好?
姬月白自然是注意到了张淑妃紧张的目光,可她却还是状若无事的抬手去搂皇帝的脖颈,像是和人说悄悄话似的,小声的与皇帝诉苦道:“我,我担心母妃的病,昨晚上都没睡好,只顾着抄佛经给母亲祈福了。”
张淑妃心头一宽,暗觉女儿饿了两顿,到底还是懂事了些。她难得笑应了一声:“是啊,皎皎她一晚上便抄了许多,难得她小人家竟也能耐得住性子。”说罢,又叫人拿了姬月白抄的佛经过来给皇帝看。
皇帝仔细看了看,不禁又赞了一回女儿孝心,随即心疼的伸手捋了捋女儿鸦黑的鬓角,疼惜不已:“哪里就要你这样紧赶慢赶了?太医都说了,你母妃这病只要静心养着便好了,你只管放下心来便是了。”
姬月白垂下长睫,细长浓密的眼睫就像小扇子,在玉白的肌肤上落下淡淡的影子。她怯生生的道:“可,可徐嬷嬷她说母妃病得厉害,让我少吃些东西,多抽时间给母妃抄抄佛经,也好给母妃祈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