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药开始 (第2/2页)
有这样的收购价,他们巴不得赶紧卖掉,见了钱心里才踏实。
往年,很多时候家里晒了一院子的草药,就是不见药贩子上门。
等药贩子终于来了,院子里的草药也损耗的差不多了,药贩子挑挑拣拣,最后贱卖不说,还挑出一堆发霉的。
很快,好几个村民都背着尼龙袋,麻袋,以及背篓上了门。
钱如玉手上拿着个小本本,胳膊上挂着个小包,里面装着零钱。
刘晓伟拿着杆秤,和前来卖药的村民一起抬着称秤。
钱如玉负责记账,付钱。
“王叔,你的蒲公英总共四十五斤,一斤七毛,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总共三十一块五,你数数。”
王叔接了钱,脸上的褶子都褶成了包子,“好,好,我数数。”
“花姐,你这才十斤啊,七块钱,明天赶紧上山吧。”
何赛花说道,“这是我老公公挖的,他叫我过来卖,我没上过山。”
何赛花是刚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家里舍不得她干重活,老公公也特会讨好儿媳妇,自己挖了草药让儿媳妇来卖,卖了钱给她买零嘴吃。
“来,给李婶子称药……”
“五斤野黄芪,二十五块。”
等几个村民的草药全部过秤,老王叔小心翼翼的将钱揣进裤兜里,八卦的打听,“如玉,你们真一直收下去吗?你收了卖哪啊?”
“王叔,暂时以蒲公英和白蒿需求量最大。过段时间这两样饱和了就不收了,不过我会提前通知你们的,野黄芪和柴胡价格好,你们可以多挖点,还有半夏,大家上山多挖这些压秤的药材,下山也轻松。”
她笑笑,含糊其词的回答了王叔的另一个问题,“我认识城里的药材商,跟对方合作。”
有人说道,“野柴胡和黄芪两年才长一茬,找起来费劲,还是蒲公英挖起来容易,一会就一背篓。”
“各位叔婶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种药材卖呢?”钱如玉试探着问,
村民们惊讶,“自己种?”
“对啊,这山上的草药,总有被我们挖光的时候,你们看,背靠大沃山这几个村的村民,几乎都是全村出动,每年都这么挖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就没得挖了。”
有人附和,“如玉,你这话不假,我觉得,今年就已经没去年挖的快了,以前那漫山遍野的蒲公英,炕大的一块就能挖一袋子,现在是满山跑,挖不了多少,还累的半死。”
听到大家伙对她的话感同身受,不置可否,钱如玉又说道,“听说咱们政府打算扶持陇山的农村种植药材,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种,等我咨询一下专业人士,问问这一块适合种啥药材,明年咱可以尝试一下,不管怎么种,都比种粮食利润高。”
“好,如玉,你给咱打听打听。”
收药第一天,村里人将最近挖了晒干的草药都背了过来。
钱家简直门庭若市。
钱如玉和刘晓伟忙着称药,付钱。
杨雪琴今天也没上山,帮忙装药。
有些晒的不是很干的药材,需要再晒一晒才能装起来,杨雪琴真正干起活来,也是麻利的很。
钱有财老两口坐在一边看着院子里堆着的小山一样高的一堆草药,看着儿媳妇和孙女“孙女婿”有条不紊的忙活,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晚上,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