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95mf.net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154章 清口之战2

第154章 清口之战2 (第2/2页)

在渡淠水的时候,受到驰援而来的杨行密主力的截击。半渡而击之,汴军损失惨重,溺水而亡的士兵不在少数。渡河之后,天降大雪,逃归的汴军四天不得饮食,绝大部分幸存官兵又被冻饿而死,最后跟随葛从周回来的,仅有不到一千人。

坐镇宿州的朱温,得到了前线战报,两路大军几乎被全歼,又得到了杨行密的来信:“庞师古、葛从周都名过其实嘛。老朱,你应该亲自来淮河,陪我耍耍。”

朱温按下书信,仰天长叹。

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清口之战”。虽然“着名”,但因这段历史时期(五代十国)的整体低迷而鲜为人知。

实际上,“清口之战”的历史地位是与汉末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相提并论的。

“赤壁之战”的广为人知,离不开脍炙人口的经典小段,例如庞统的连环计、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诸葛亮借东风、蒋干盗书……

“清口之战”同样具备这种潜质:卧薪尝胆的朱瑾、循规蹈矩刚愎自用的庞师古、葛从周大战朱延寿……

本书忠于客观的史实,着眼于政治博弈,拨云见日,从看似一团乱麻的地缘冲突中探索其背后的必然逻辑,发现历史“偶然”中的必然。所以,“葛从周VS朱延寿”不在我们的演绎之中,而整个“清口之战”也因史料的严重匮乏,其过程亦不做展开。

但这并不妨碍它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是朱温遭遇了出道以来最严重的惨败,“自古丧师之甚,无如此也”。

其次是确立了杨行密的地区霸主地位,“由是行密据有江、淮之间”。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清口之战”也同样奠定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从五代之首的后梁,直至五代之末的后周,中央政权几乎无力向江淮地区渗透,而江淮地区也因此酝酿出了两个实力相对较强的大国:南吴(南唐)、吴越国。

汴军溃军经颍州北逃,颍州刺史王敬荛为溃军供应粮食,并在大道上聚集柴薪,大火焚之,以阻断淮南追兵,为汴州保全了不少有生力量,立了大功。

王敬荛本非朱温旧部,属于汴州势力的边缘人物。他是颍州本地人,黄巢之乱时为颍州军官,率部抵抗草贼侵袭,从黄巢至秦宗权,王敬荛威武不能屈,一直拒绝向草贼低头。据记载,王敬荛魁梧英勇,所用枪矢全为纯铁锻造,枪重三十余斤,摧锋突阵,贼军无人敢挡,在黄巢、秦宗权时期,颍州在王敬荛的保护下得以保全,成为远近闻名的避风港。

而每当朱温过境,王敬荛又总是竭力供应,特别是这次“清口之战”,王敬荛再立大功,于是被朱温表奏为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后来又调入中央,先后出任右龙武统军、左卫上将军。最后得以善终。

在“清口之战”中为杨行密出谋划策、制定水攻战术的,是河东援将李承嗣,而在战场上出力最多的,是朱瑾。

跟随朱瑾败逃而来的河东援将史俨、李承嗣,都得到了杨行密的厚待,别墅美女、金银珠宝,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地丰厚赏赐。二人都心甘情愿为杨行密效死力,虽然李克用写信请求杨行密将二人送回,杨行密也已经答应,但二人都没有再回到河东,一直在淮南效力,最终也都死在了淮南的土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