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知错就改 (第2/2页)
朱允煐表情严肃,缓缓说道,“大明将士兴义兵、伐不臣,诸司当恪尽职守。抚恤、筹功诸事不可耽搁,此事都督府与兵部早日核定,尽早上奏。”
大家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这是应有之意。大明朝的军队取得了大胜,当然是需要论功行赏的。这些事情,也是需要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合力,到时候好由皇帝亲自批复。
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是谁都知道以皇帝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强势,文官集团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这么明显的事情一目了然,虽然不至于五军都督府的意见都会被毫无保留的执行,文官集团肯定会在核查的时候严格一些。但是大体的方向,基本上也是可以确定的。
小小朱这个时候依然是闭口不言的,这个小家伙实际上也是非常聪明的。
他确实不是什么神童,可是这么些年的历练,老朱和小朱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也让小小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中人之姿,可是好些事情知道有样学样。
知道自己这一次上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那么就踏踏实实的办好那件事情,其他的暂时和他这个皇太子可没有什么关系。
父皇都没有问,那么就更加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主动揽事。想要表现自己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只要站在朝堂上就行了,而不一定非得是办了什么事情。
看着自家宝贝儿子的表现,朱允煐自然是再满意不过了,起码小小朱现在的表现挑不出来任何的毛病。
徐辉祖和常茂领旨,常茂自然也就是觉得有着这个任务,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他来说,领旨也就行了,只要交代好陛下交代的事情就好。
但是徐辉祖不一样了,昨晚他可是辗转反侧,也是一直在想着一些办法为太子殿下敲边鼓。
要润物细无声的将某些事情给牵扯出来,要让太子殿下理所当然的站出来举荐一些人。这可不是小事情,太子殿下可以不在乎,皇帝陛下更加不需要多想。
但是徐辉祖不得不多想,这些事情要是都做不好,他就有愧于朝廷重臣的名声。更加现实的来说,作为皇太子的亲舅舅,他要表现出来自己办事得力的样子。
现在看起来就算得上不错的机会,徐辉祖也觉得这个事情就算是不错的由头了。
徐辉祖这个时候出班,说道,“起奏陛下,臣此番辅左颍国公出征高丽。若是由臣核定军功,此举怕是有些不妥。”
对啊,既然徐辉祖都这么说了,本来还有一些意见的文臣们自然也不会耽搁。他们不敢直接反驳皇帝,或者是不想得罪徐辉祖。但是现在中山公自己都提出来了,大家就不需要装聋作哑了。
杨靖这个时候就出班了,他本来就是清廉刚直、智略过人,说起来就是不怕得罪人。
“起奏陛下,臣以为中山公所奏在理。中山公久在军伍,此番出征高丽独领大军,账下将士无数。若是中山公核定军功,怕有偏私之嫌。”
陈迪也忙不迭的出班奏报,说道,“陛下,臣以为中山公中正端庄,自是无可辩驳。只是兹事体大,但凡有流言蜚语,有碍中山公清名不说,怕是也有违朝廷论功行赏之初衷。”
看起来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也都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考虑改一改,现在的决定不是最合适的。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本来徐辉祖就是武勋之首,在军队当中经营许久。再者就是这一次徐辉祖虽然是副将,但是一直都是独领一军,麾下将士如云。
要是让徐辉祖主持论功行赏、核定军功,确实会有一些不太妥当的地方。
就算是徐辉祖比较谦逊恭敬,但是难免也会有流言蜚语。假如麾下将领得到了赏赐,说不定会让人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有徐辉祖偏私徐系一脉的嫌弃。
这要是有一些将士不太满意赏赐,也可能会传出徐辉祖打压傅友德等人的传言等等,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哪怕徐辉祖就算是保持着公正,只不过人心是最复杂的,谁知道到底会传出什么样的一些流言蜚语呢。真到了那个时候,伤的也是朝廷的颜面。
朱允煐似乎有些后知后觉,缓缓点头说道,“此事确实有些不妥,是朕思虑不周了。那就由开平公与曹国公处理此事,诸位爱卿以为可否”
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常茂本来就没有在军队太多的经营,常系将领现在多是在西北。就算是也有去了高丽的,但是也不好多偏私,因为大明朝的几个山头也是你中有我,皇帝肯定是要掺沙子的。
曹国公李景隆就更加不用说了,他的身份非常特殊,算得上是军方的一大山头。但是外戚的属性、宗室的属性,让他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超然而独立的,哪怕是徐系、常系也不会招惹,更何况傅系呢,不忙着交好都算是客气了。
既然皇帝从善如流,大家自然也就开心起来了,英示皇帝虽然很多的时候独断专行,也会比较固执。只不过很多的时候,皇帝还是善于纳谏的。
这是一个好皇帝应该有的品质,英示皇帝大部分时候还是有着明君之相。
皇帝也需要知错就改,皇帝也不是每一次的决定都是英明睿智的。及时的改正,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也不会损害到皇帝的权威。
朱允煐看着小小朱,缓缓问道,“太子,在朝堂上也莫要一言不发。朕此前决议,你以为如何”
嗯
轮到本宫出场了!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