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国葬 (第2/2页)
赵祯见此说道:“自今以后,凡有大功于国者,不论文臣还是武将,朕一律准其国葬,此事就这样定下了,众卿不必再劝,至于具体的事宜,责令礼部尽快给朕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退朝!”
武将们见此率先跪拜道:“陛下万岁!臣等恭送陛下!”
文臣们相视一眼,不由得苦笑,而后跪下喊道:“陛下万岁!臣等恭送陛下!”
......
天圣九年,四月一日,开封各家各户门前,以至于沿街的商铺都悬挂着白色灯笼,这一天举城齐哀。
齐国公曹玮的灵柩自南门在皇家仪仗队的护卫之下缓缓驶入官道,而后沿街的开封百姓纷纷跪拜,及至朱雀门,宰相王曾率领文武百官前往迎接,而后由内侍位都知张茂则宣读圣旨。
待圣旨宣读完毕之后,将由皇家仪仗队护送至太庙,文武大臣随行其后,行至太庙之后,宰相王曾宣读赵祯亲手写的祭文,而后安葬于太庙。
发哀三日,民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赵祯更是身裹素服,连续三日三餐皆是素食。
......
几日后,崇政殿内,赵祯召见了王曾、吕夷简和晏殊。
赵祯并没有说废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大宋立国七十年,其中有大功于国者的文臣武将亦不在少数,朕认为凡是为大宋立过功劳的文臣武将都该被后人所铭记。
因此朕打算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成立凌烟阁一举,但唐朝的凌烟阁不区分文臣和武将,而朕打算将文臣和武将区分开来,不知三位相公如何看!”
王曾出言道:“官家!将文臣和武将区分开来,臣无意见,只是不知官家打算如何施行?”
赵祯见此说道:“朕打算成了文忠阁和武忠阁,阁内人数没有限制,但入阁要求却很高,至于何人入阁,众卿回去之后需仔细考虑。”
晏殊出言道:“官家此举既能激发文臣们勤于政事,又能让武将们为国尽忠,臣深表赞同!”
吕夷简转而问道:“官家!不知入阁的要求是什么?”
赵祯笑道:“自然是有大功于国者,至于何人入阁,还需你我君臣共同商议而定!”
三人自然是不反对,因为宋朝立国至今,文臣颇多,武将相对来说就比较凋零了,先前曹玮的葬礼让文臣们输了一头,但眼下,当今官家要成立文忠阁和武忠阁,那么文臣们已经在心里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一定要让文忠阁的人数远远超过武忠阁。
最终经过几日的商讨之后,第一批入选文忠阁的文臣总共八人,分别是赵普、薛居正、李蒙正、李沆、王旦、石熙载、寇准、张知白。
第一批入选武忠阁的武将总共八人,分别是李继隆、曹彬、潘美、曹玮、杨业、王超、王全斌、曹利用。
本来文臣们奏报上来入选文忠阁的文臣是十二位,而武将仅仅是四位,文臣们打得什么注意,赵祯自然清楚,因此以文武不能失合为由,加上又是第一批入选文忠阁和武忠阁的文臣武将,因此赵祯将文臣和武将的人数都定为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