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301节 (第2/2页)
孩子们上学路上花的时间太多,这会儿家长也没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念书很少。
抚养她长大的那些干部,也没多高的学历,学历都是初中毕业的。
一个高中毕业就很了不起了
而那些干部,现在目前还是正要读书的适龄儿童。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小严村的教育……不,应该是花岗公社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啊。
现在建学校也来不及了,好在公社也是有学校的,苏青玉准备先鼓励孩子们都去上学,然后再筹备办学校的事情。
她现在这个情况,也不好办学校,因为她不是主管教育的,光是目前尴尬的身份就让她这个工作不好开展了。
她也不可能拿那五十万里的一点钱去建设学校,专款专用,这个口子可不能她自己去打开了。
所以还是得等队里赚钱之后,鼓励几个大队一起建学校。
鼓励儿童入学这件事儿,苏青玉就专门和队里开了个会了。
“我当初在苏家屯,首先做的就是建学校。事实证明,这件事儿非常重要。因为摊子大了之后,你们会发现找不到人才。别想着矮子里找高个儿,那样只会制约发展。咱们得优中选优。所以让这些孩子读书,不止是为了孩子本身,也是为了队里的发展,这事儿你们得当做重点工作来做。我在这里也给你们传授点劝学的经验。”
她将当初苏家屯那一套告诉了这些干部们。
就是用岗位,用看得到的未来,来引起老百姓对教育的看重。
老百姓难道不想念书?要是不愁吃喝,谁家不可以送孩子去学习?
他们只不过是觉得读书无用。觉得农民的孩子读了书,也用不着知识,也进不了城里当工人。
但是现在机会摆在面前了,他们看得到读书的希望了,就会让孩子入学了。
这一招,不管是在哪里,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
“苏社长说的对,这阵子大家对扫盲班这么积极,也是因为看得到希望,应该有用。”
严队长提出问题了,“男娃子上学倒是问题不大,就是女娃子比较困难。”
其他干部没说话,重男轻女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自己家里也有这个想法。
毕竟男娃子是要养老的。
女娃子嫁人就是别人家里的了。
苏青玉严肃道,“我们致富的道需要更多的人才,谁家要是不送孩孩子上学,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这都是和我们致富的道路相违背的,那我们到时候招工,也是优先考虑思想积极的同志。谁让人家家里付出的多呢?我们也要回报他们的。”
“……”
还能这么说?不送孩子上学就是不做贡献?
苏青玉笑了笑,这个思路还是苏家屯的社员们提供给她的。
那会儿社员都不乐意吃亏,就用这话拿捏其他家里不乐意送孩子上学的,所他们不乐意为队里做贡献。
苏青玉又道,“孩子上学如果没钱,可以找队里赊欠。”
严队长担心,“到时候可能会还不起。”
苏青玉笑道,“不可能还不起的,放心吧,会还得起的。”
她来搞发展,还能让人连学费都还不起?那还扶贫致富做什么。
本来苏青玉是没这个权利管教育方面的事儿的,可何穷这个书记对她马首是瞻,她又给队里带来了这么多的利益,所以干部们都乐意听她的。
也知道她做的这个决策是对队里好,都愿意去执行。
会议结束之后,这些干部们就分了任务了,去队里做宣传。
同时,养殖场也正式出了文件。
为了鼓励小严村大队培养人才,未来能够为养殖场发挥更大的贡献,小严村水产养殖场招工优先录取家里入学率最高的家庭。
有些家里孩子生的多的就慌了,“我们家五个孩子啊,也这么算吗?”
只生了两个孩子的社员就笑了,“谁让你们生的多呢,像我们家这样,生两个多好。”
“我们家还只生一个呢,这下子好了。”
“……”
虽然这个政策对于小严村一部分家庭是不利的,但是一部分家庭也是受益的,所以谁家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队里都给解决念书困难的问题了,学费都可以借了。有钱读书了,还怕什么?
这么好的事儿,有钱都没有过的,现在队里送上门让你占便宜了,你不占不是傻子吗?
考虑到学费送上门来了,而且渔场招工还有特殊限制,所以临近开学这几天,小严村大队的社员也忙碌起来了,在家里给孩子们剪头发,补运费,做书包,准备收拾收拾,都送到学校去了。
好些孩子们不敢相信,特别是一些十来岁的女娃子,本来在家里带弟弟的,这会儿也要被送去学校了。
有兄弟姐妹五个的严大丫高兴的捂着嘴,“妈,我真能去上学啊。”
“去去去,不去不行,你不去,以后你弟弟都不能去参加招工。”
严大丫顿时笑了,“我去我去,我好好念书,以后也当工人。”
“妈可不指望你了,就指着你弟弟以后长大了,当工人。”
严大丫已经习惯她的说法了,但是还是很高兴。想着自己也能背着书包了,不用在家里带孩子,做不完的家务活,还能去学字,心里就特别高兴。